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宁 《台声》2014,(12):78-79
<正>我的外祖父李应章(又名李伟光)1954年10月2日在上海去世时,我才4岁,我家已经从上海搬到北京,对外祖父只有很模糊的印象。长大后,从家里的照片上看到外祖父很英俊潇洒,从父母的口中了解到外祖父是一名医生,领导过台湾彰化二林的农民运动,在厦门、上海参加中共的地下党活动,在上海领导旅沪台湾同乡会……他的传奇人生,使我感到外祖父是  相似文献   

2.
儿子的珍藏     
儿子的珍藏○秋仙在儿子的珍藏柜里,有他小时候玩的变形金刚、泥塑娃娃、长短玩具手枪等什物。在这些珍藏中,还有一顶警帽。这是一顶真的警帽,是一位老公安送给儿子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爱听与坏人作斗争的故事,每天晚上临睡前,他总要缠着我讲这些故事给他听,听到...  相似文献   

3.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4.
<正>我出生在大陆,目前在高校从事继续教育工作。我的姥爷是台湾阿美人,新中国建立前他来到大陆,由此有了我们一家。我们家就是"两岸一家,同根同源"的一例。小时候,姥爷常常给我讲台湾的历史。从他那里,我知道近300年来,台湾经历了太多磨难,自17世纪起,台湾先后遭受到来自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入侵。《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战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怀胞。虽然大陆与台湾至今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当今世界的普遍共识。一个中国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原则,是共识,更是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他是对国民党叛逆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没能看见他,他在哪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知道他在台湾,可是在哪没有人告诉我们。我念书时,每当老师讲到历史,讲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因为我坐在教室里头,  相似文献   

6.
“哇爱哇的妹妹呀;妹妹哇爱俚……”这是一首情歌,是一首早年台湾民众熟悉的民歌,它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爱我的台湾呀,台湾是我家乡……”曾几何时,有人旧曲填新词,唱道:“……我们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兄弟们呀,姐妹们,不能再等待。”多么强烈的诉求,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番眷恋、一份挚诚的爱。曾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他1948年回家乡台中拍了一部电影《花莲港》,那首“哇爱哇的妹妹呀”就是影片的主题歌。正因为台湾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因为有这份剪不断的真诚挚爱,在我心中从幼年时就留下了抹不掉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早就见过他的名字:在农工党中央委员名单上,他是农工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在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上,他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专委会委员;在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参政议政高层协商名单上,他是医药卫生界的专家。一直都想采访他,但是,听人说采访他很难,有很多人要采访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倒不是因为他架子大,而是因他忙,再就是他为人低调。我的采访没有那么正规,他的回答也很从容。从小崇拜中医,梦想当一名医生说起为什么学中医,于文明陷入了回忆。他说,有两件事使他对中医很崇拜。第一件事是他小时候,母…  相似文献   

8.
<正>正午。电炉,铁壶;水沸,茶香。听张洪玮讲茶。"我"—张洪玮的自述我叫张洪玮,是南京"我茶台ONE味人文茶馆"的投资人。这间茶馆的投资人一共两位,另一位叫许中豪。他卖卤肉饭、牛肉面,我卖台湾乌龙茶。他好动,我好静。我籍贯福建诏安,生于台湾南投,长在台北。大学读的是电机专业,因为从小喜欢拆东西嘛,闹钟啊,电灯啊。我是双子座的,思想蛮活跃的那种。我家五代做茶。听爷爷说,台湾茶最早是从大陆传  相似文献   

9.
远嫁大凉山     
爱情来时,人就是这样疯颠的。因为你毫无准备;因为你措手不及;因为你心一动那心就不听你的话了。你还执拗什么?心就跟爱一起走吧……决定嫁给他是相识3个月后,我急急地开了证明就要同他登记结婚了.因为老公是土生土长在大凉山上的彝族.婚礼要专程赶到大凉山上  相似文献   

10.
一天,收到父亲的一条信息:“孩子,我爱你。”我流泪了,很久。在我的印象中,与父亲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少的。因为他总是非常非常忙,早出晚归。我已经习惯了他经常不在家。偶尔在家的时候,我们之间仅限于简单的对话。他从来没有向我表达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正如我爱他一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全部都是父亲的影子。开始记事认人的时候,妈妈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给我穿衣,做饭,送我上幼儿园,每天中午给我买一个水果做零食。整整3年时间,我都是和父亲  相似文献   

11.
正记得小时候曾听爷爷说,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台湾。他们掠夺台湾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稍有反抗,日本殖民者就会疯狂报复,许多少数民族同胞有家不能回,也包括我的爷爷。由于爷爷的反抗,触犯了日本殖民者,爷爷无法回家,只能连夜逃离台湾搭船北航,漂泊到福建,后来定居莆田平海。家仇国恨一晃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台湾虽无日本的殖民统治,但我的家  相似文献   

12.
大爱无爱     
我们之间,从来不说“我爱你”,因为说的人觉得别扭,听的人也觉得浑身肉麻。有时,看到他——我丈夫的笑脸,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心中涌动,  相似文献   

13.
<正>小时候,我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常常会拿出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书信和照片,拿出照片告诉我,哪一位是她的父亲,哪一位是她的母亲,哪一位是她的姐姐和妹妹,教我该如何称呼他们。稍微认字,外婆会从那一包塑料袋里拿出书信让我念给她听,我想,这也许是20几年后我到了台湾对繁体字没有障碍的基础吧。我常常在想,时空与缘分的奇妙之处,小时候外婆常常跟我提起的故乡竟是我如今生活的地方。1988年10月,外婆托人辗转从香港带了一封家书到了金门,联络到她的胞妹——七妹,并在1988年12  相似文献   

14.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3,(12):61-61
有一头驴,非常喜欢听蝉唱歌。于是,它对蝉说:"蝉小姐,我很爱听你唱歌。我也想唱,但是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不知道你吃什么东西,才使自己有如此美妙的歌喉,能告诉我吗?"蝉听了驴的赞美后很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爱台湾”似乎已成为岛内一种口头禅,而且用“爱台湾”与否作为区分省籍、分裂族群的尺度。其实,一个人爱不爱台湾完全在于他对台湾社会是否有所贡献。凡对台湾社会有贡献的人,即使不是在台湾土生土长,也算是爱台湾;凡对台湾社会不但无贡献, 而且有危害的人,即使在台湾土生土长,也不能算是爱台湾。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听了一位领导关于对干部"盯得紧"就是"爱得深"的辩证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近年来我们各级组织出台了多种措施,加强了对干部的监  相似文献   

17.
他乡遇老乡     
去年年底,我参加福建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锦绣海西·福建作家漳州汕头采风行”活动。在广东汕头市,我遇到一个来自故乡的创业者——余德金,他是福建泰宁人,听了他颇有戏剧性的故事,令我敬佩。因为,他确是一个敢冒风险,爱拼才会赢的闽商。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2)
正我的祖父、外祖父皆出生于20世纪初期几年间,那时台湾刚割让给日本大概10年左右,但对于子弟的教育仍以汉文为主,曾祖父、外曾祖父坚持自己的子弟要拜汉文老师,读汉文私塾。小时候的记忆中,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各自拿着古书,督促我背诵古文,所以,直到现在,将近半世纪以后很多的古文如三字经、千文字、弟子规、唐诗等等,我仍可以背出大半,兴致来时,也会想模仿两位老人家用闽南语吟哦一番。人说,闽南语是活化石,是中原传下来的瑰宝,用闽南语读诵古文,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讨厌唐僧,搞不懂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固执,不听悟空的建议,还总把悟空赶走,结果自己却被妖怪捉去。但是,当我成为一名管理者后,我开始理解唐僧的苦衷了。  相似文献   

20.
叫他"黑猫警长",因为他的工作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的"黑猫警长",保护动物、保卫森林:"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你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安宁,森林公民向你致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