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萨维尼主导的历史法学派旗帜鲜明地揭示了法律发展中的历史面向。对德国法学家而言,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便应该是去追寻他们的历史。萨维尼并没有在理论上讨论这个原本很重要的问题,而是不动声色地将罗马法的发展默认为德国历史之理所当然的一部分,并为此倾注了毕生精力。萨维尼的这种大度的历史观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法学界对萨维尼的拟制说存在重大误解。在萨维尼笔下,法人仅仅意味着一种私法上的财产能力,为抽空法人概念的内涵立下基调;法人具有全然不同于其成员全体的独立实体,为凸显法人相对于国家的派生性埋下伏笔;罗马法本文被有选择地运用和再造性诠释,成为证明法人是拟制之物的法学证据;德国伦理哲学也得到了重申和强调,引以为证明法人不具伦理性的哲学基础。因此,萨维尼的拟制说表面上是私法理论,实质上却是反映其政治前见的公法学说——国家拟制说。  相似文献   

3.
物权行为理论肇始于德国法儒萨维尼对法律行为理论的再发展,是一项存在较多争议的法律制度。在我国,随着制定民法典进程的加快,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并对是否应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夏欣 《法制与社会》2011,(28):296-296
潘德克吞法学对德国民法典的编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潘德克吞式民法典编纂体例也为近代许多国家的民法典所采纳。由海瑟、萨维尼、温特沙特等人奠定理论的潘德克吞法学一经诞生就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了德国民法典所使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萨维尼作为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法学家,他的学说理论通过其著作在英美的翻译和传播,不仅在大陆法系国家,而且对英美法系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19世纪英国历史法学派的产生,美国南北战争后关于法典编纂的讨论,19世纪英国和美国大学法律教育的改革,以及美国司法实践等方面,萨维尼所产生的影响都为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所不及。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萨维尼个人声望的原因,法律历史观在19世纪的兴起,但更重要的还是两大法系之间逐渐产生的互相交流的趋势。考察萨维尼对当时英美法学的影响,就是对两大法系之间长期存在的学术交流的一个有力例证。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1861年是历史法学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萨维尼“平静而满怀希望地”死去。[1]在他去世之前,德国历史法学派就已经分裂为日耳曼学派与罗马学派,前者专注于对传统的日耳曼法的整理,后者则专注于从罗马法中建构一个抽象的法律体系。某种程度上,这一分裂其实也象征着德国历史法学理论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葛洪义陈年冰一、问题的提出1814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的《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发表。在这部对整个十九世纪法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小册子中,萨维尼提出了法律应与民族精神相一致这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物权行为的无因性问题,首先应从物权行为的定义谈起。物权行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在其著作《当代罗马法制度》中作为系统的理论提出的,其后为德国民事立法所接受。但长期以来,法学界对于什么是物权行为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物权行为是...  相似文献   

9.
李梦醒 《江淮法治》2009,(22):48-49
纵观国际私法的发展史,其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学说或者理论的形态。其中,德国国际私法学家萨维尼提出的法律关系本座说是一个亮点。他的理论被喻为国际私法上的“哥白尼革命”,他也因此被尊称为“近代国际私法之父”。然而其固有的死板和僵硬使得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私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萨维尼为19世纪历史法学流派的先锋人物,其提出了德国法构建中的民族精神性,即认为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自给自足与自我演进的过程.乡土中国法治进程举步维艰,个中原因不外乎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冲突,面对冲突,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法治社会的进程应当认真品味萨维尼“民族精神”的法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物权行为理论肇始于德国法儒萨维尼对法律行为理论的再发展,是一项存在较多争议的法律制度。在我国,随着制定民法典进程的加快,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并对是否应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人类法律思想的发展史上,萨维尼始终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世纪的伟大转向,与此同时,在他的身上,也汇聚了足以让人窒息的讼争纷扰。因此,在现今重提萨维尼的潮流中,再添些解读乃至误读萨维尼的文字并非全然没有意义。本文因而试图就萨维尼的历史法学方法论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3.
历史法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思想背景和法律思想背景。历史法学,一般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国形成的以胡果和萨维尼为代表的,以历史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的一种思潮。历史法学对德国和其他国家法典的制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物权行力理论的概述 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于19世纪初指出的,为履行买卖契约或其他以移转所有权为目的的契约而实行的交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行为,而是含有一项移转所有权为目的的物权契约。交付是一种真正原契约,因为它具备契约概念的全部特征;包含着双方当事人对占有物和所有权移转的意思表示,但仅该意思表示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交付是不够的,因此还必须加上物的实际占有取得作为其外在的行为。①同时,萨维尼为进一步确立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提出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理论,强调物权契约在法律效力和法律效果上必须与其原因行…  相似文献   

15.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被《德国民法典》所采纳,该理论不仅具有无可指摘的法律技术,也具有深刻的法理智慧。但从各国民事立法来看,完全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的国家很少,尤其是对被认为是物权行为理论核心的无因性原则。本文分析了正反两方观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物权无因性理论在我国能否适用。  相似文献   

16.
一《论占有》〔1〕是萨维尼的成名作,他在此书的第四版序言中简要说明了写作本书的缘起。在萨维尼之前的对于罗马法的研究中,占有这一问题受到了忽视。萨维尼在对于罗马法进行研究时将这个被忽视的问题拉到了前台,于1802年完成此书,1803年出版。此书一问世便为萨维尼带来了极大  相似文献   

17.
谭津龙 《研究生法学》2008,23(1):103-113
引言 物权行为理论^[1]作为法学巨儒萨维尼(Savigny)的突出贡献,继而为《德国民法典》立法所采纳,因而以流光溢彩,对后世影响颇深。自其诞生后,对其的褒扬与批评伴随而来,愈益引发了法制史上逾百年的论争。从发源地德国,至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当前渐有一种压倒性的趋势:善意取得制度足以取代物权行为理论——应当废弃物权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法向何处去?这是当下国内民法学界关注的热点。法国模式?德国模式?还是中国特有的模式?在民法典的建造过程中,学者对此争论不休。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法律移植之风日益盛行,然则忽略了法律的民族性。本文以萨维尼的法律思想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民法的历史及现实,呼吁重拾法的民族精神,在民事立法和司法中重视民间习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冲突法中复合准据法的适用问题王瀚准据法的选择方法历来就是冲突法的核心问题。早在1849年,近代国际私法鼻祖,德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就发表了《论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近代国际私法奠基意义的“法律关系本座”理论。他从判决的国...  相似文献   

20.
构建德国民法典体系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萨维尼的法律关系理论和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理论,并具有概念法学特色,其指导理念是个人主义。德国民法典在理论上具有先进性,在体系上具有科学性。随着社会和法学理论的发展,德国民法典的指导理念和体系显现了它的局限性。我国民法典应当借鉴和变革德国民法典体系。"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法的指导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是个体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体;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每个人也都以他人为目的。我国民法典规范结构应当以民事法律关系为核心;不根据基础权利构建请求权体系;区分履行义务请求权和承担责任请求权,构建与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相对应的请求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