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龙 《法治与社会》2011,(11):56-5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立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公众讨论质疑也随之而起。如何看待这项司法解释的出台,人们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婚姻?这是不是"新结婚时代"的权利宣言?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已在8月13日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公众讨论质疑也随之而起。如何看待这项司法解释的出台,人们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婚姻?这是不是"新结婚时代"的权利宣言?  相似文献   

3.
上期答案     
《江淮法治》2007,(4X):63-63
无效婚姻通过司法或行政程序矛以确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七条规定,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无产的主体是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1)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4.
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有关婚姻家庭法律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8月13日起实行。《婚姻法解释(三)》几乎囊括近年来有关婚姻的所有热门话题,房子、孩子、外遇、共同财产分割等,使我国针对婚姻法的具体实施与执行有了更进一步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1,(9):F0003-F000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于2011年8月13日正式施行。该司法解释是继2001年12月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一)》、2003年12月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二)》之后,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多发性的法律问题出台的第三部司法解释,进行了多项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1,(19):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出台至今,一直处于被高度关注的火热状态。由于其中重点规定的夫妻婚前和婚后财产的归属问题,尤其是涉及房屋等重要不动产问题触及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人们因此担忧新解释会改变人们的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7.
武军 《中国司法》2012,(6):61-6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是最高人民法院对现行《婚姻法》的有效补充,于2011年7月4日颁布实施。该解释涉及的诸多条款,例如: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该不动产的归属的认定以及父母为子女结婚购买不动产的归属的认定等,  相似文献   

8.
赵率帆  胡宇 《法制与社会》2011,(36):290-290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其中涉及了房产分割、生育权利、确认亲子关系、关于第三者索要补偿等婚姻官司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房产分割的问题上,可谓是引发了一场男女双方口水大战。有人称,新婚姻法一出台,老公变房东,腰板变硬实,靠结婚狠狠捞一票的时代要中止了,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此规则对于没有付首付但共同还贷的另一方是不太公平,也给婚姻、社会增加了动荡的因素。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法律永远是滞后的。婚姻法应该起到促进家庭关系团结,维护婚姻稳定的作用。但是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能否起到稳定婚姻的作用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婚姻法》颁布60周年。1950年4月,刚刚从废墟中站立起来的共和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毛主席曾称《婚姻法》是"有关一切男女利害的、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根本大法",足见其之于任何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婚姻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对婚姻关系的法律调整,涉及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切身利益。恐怕没有哪一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能像《婚姻法》这样牵动着亿万人的视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修改过程中人们不同的认知理念、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的激烈碰撞,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现代社会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生动画卷。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1年12月21日起公布施行。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解释》的内容,笔者将《解释》起草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及对部分条款的理解与适用问题作一介绍。一、对《婚姻法》“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问题的理解(一)对《婚姻法》禁止家庭暴力中“家庭暴力”问题的理解《婚姻法》及《解释》中规定的家庭暴力问题与人们正在研究的反对家庭暴力运动中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是不一致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对暴…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第5条,对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的,是作为事实婚姻还是同居关系处理,按时限作了明确界定。这里所称的同居关系,是被赋予特定涵义的一种新提法。本文通过对一起具体案例的分析,揭示同居关系的新内涵,并对解除同居关系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实体处理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田某(男)与邹某(女)同系四川省宜宾县农民。二人于1998年12月经人介绍建立恋爱关系,于1999年3月一同赴北京打工。在…  相似文献   

12.
如何界定婚姻关系的本质,法学界众说纷纭。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清晰地感受到:婚姻关系既具有身份性和伦理性,又有财产性和契约性,它是社会综合系统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便是对婚姻关系的现实反映。其在规制婚姻领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同时,适时弥补了婚姻立法的不足,彰显了婚姻领域的人格独立与人格自由。  相似文献   

13.
阮啸 《中国公证》2012,(2):26-28
一、《婚姻法解释(三)》的变化 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次日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婚姻法解释(三)》不仅从司法实践方面对婚姻家庭生活作了新的规范.而且对婚姻家庭法原理进行了新调整。  相似文献   

14.
潘攀 《中国律师》2011,(9):50-51
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开始实施,重点对婚前贷款买房、婚后父母为子女买房、夫妻之间赠与房产等争议较大的问题作出了解释。一石激起千层浪,该解释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公众讨论质疑也随之而起,“失落的丈母娘”一时成为微博最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婚姻法》第四十一奈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采“共同生活”标准,更符合婚姻本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则采“身份关系”标准,更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二者在成立标准和效果方面的不一致尤其是简单适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在司法实务中易造成两难。故应根据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把两者做整体适用,并综合运用日常生活经验和举证分配制度等裁判方法,平衡保护夫妻非举债一方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离婚诉讼中应注意审理尺度,不应过分延迟诉讼,对未经夫妻双方共同认可、且因证据复杂难以认定的债务不予处理。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解释(三)》),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奉爱之名     
橙子 《法治纵横》2011,(19):1-1
婚姻法司法解释3(简称“解释3”)一经出台便引轩然大波,多地风潮涌动般地出现财产公证、房产加名,一时间新解释陷入舆论漩涡。支持者认为“把财产的事说清楚。婚姻更纯粹”,反对的人则觉得它“撕碎了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更有人称其会破坏中国传统婚姻家庭作为伦理共同体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孔祥征 《法制与社会》2011,(31):298-298
《婚姻法》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调解夫妻双方婚姻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我国《婚姻法》自1950年颁布实施以来,先后经历过若干重大修订,其中最高法院颁布的三个《婚姻法》司法解释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婚姻法》三个司法解释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变迁。本文以新近颁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为重点,着重分析了该司法解释的特点及其对完善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婚姻法》作为一部婚姻家庭财产法,其中的身份部分相对稳定,但财产部分多有司法解释,其自2001年修订后,已经出台过两部司法解释。2011年经征集意见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下文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并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陈燕 《中国法律》2011,(6):29-32,90-93
拉德布鲁赫尝言:“法律是人类的作品,并且像其他的人类作品一样,只有从它的理念出发,才可能被理解。”在《最高人民法院关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中,没有哪一条比第七条第一款更能激起当前婚姻家庭理念上的“诸神之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