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徐明  傅利民 《党史纵横》2004,(11):40-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指导原则.科学的发展观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保证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2.
论新发展观的科学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观的新发展,是新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展观有其新蕴涵,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必将促进中国的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廖清胜 《唯实》2005,(3):40-4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观又被称为"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以下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经济建设,对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和落实《决定》所提出的这一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促发展,不能只及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就是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一段非常重要的论述。胡锦涛同志鲜明地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的丰富和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于指导当代中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党文件中的首次表述。  相似文献   

14.
李抒望 《实践》2004,(5):15-1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因素,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lt;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gt;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倪志安  李丽昆 《探索》2006,1(5):179-182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到底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才是科学的?以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以人为本"发展观,以增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  相似文献   

18.
王海滨 《实践》2004,(4):11-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的发展观,概括地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的发展观,摒弃了传统的以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念和模式,转向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模式.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了"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这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明禄 《当代贵州》2004,(18):28-2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