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威  程现昆 《世纪桥》2009,(5):23-24
通过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来达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和总结,党和国家在发展问题上先后经历了侧重思考“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到侧重思考“怎样发展、怎样更好地发展”的认识过程,最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表明中国将走上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文献》2012,(4):23-36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阐释中国道路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选择”,讲我们党的成立和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中国道路的开端;“奠基”,讲毛泽东思想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奠定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讲邓小平同志领导改革开放,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讲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党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发展”,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通过这五个部分,希望把我们正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发展关系讲清楚,把这条道路的内涵和实质讲清楚,把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的道理讲清楚,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客观依据。那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内部结构关系,其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是主题的基础;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是主题的核心;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是主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生长成熟起来的,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探索将中华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密相联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本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规定了政治发展遵循“三位一体”的目标指向,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突出了坚持四项制度的具体内容,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实践载体和形式等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范围的广泛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对待政治发展,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态度。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艰巨、复杂、繁重的任务依然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体现着一种现代化文明形态,它指引着中国人在实现富国强民目标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对中国在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重新审视.中国因其特殊国情,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并且必须结合新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立场和战略方向。以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阐述,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蓝图;以“五位一体”布局,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以拓展党的建设的新部署,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13):45-49
一个党员的提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宪政”概念受到一些人追捧。他们甚至宣称宪政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良药,认为中国梦应该是“宪政梦”。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时指出,坚持依宪治国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具体表现就是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李慧娟  白宇 《新长征》2007,(8):57-5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有一个内容是贯穿始终的,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作为东道主,我们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中国代表团将会以什么样的成绩告慰中国人民?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吴寿章讲自己经历的奥运故事,讲中国奥运战略的制定和取得的成绩,讲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亿万中国人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问,当前的这一次解放思想。与过去若干次解放思想有什么区别?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先来看一看我们党历史上曾经经历的两类思想解放。我认为,当前这一次解放思想,需要解决新的关键的问题是,要选择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什么样的具体体制及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实事求是》2012,(4):89-93
文化发展观是对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居于文化理论的核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地位、目标以及文化建设格局,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分析了其历史地位,并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体系视为同一层级的理论概念相提并论,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增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新目标,深化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刘晓凯 《当代贵州》2012,(35):18-18
报告鲜明阐述了十八大的主题,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完全符合党心军心民心,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人为此的努力几乎贯穿了整个世纪。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丰富与发展科学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内涵、本质、目的和动力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科学方法论,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邓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探索道路时的一种谦逊,那么,习近平同志的“鞋子论”则可以说表现出了我们党在当今国际背景下对自身发展道路的一种自信,两者有内涵、思维方式、目标上的一致性。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已胜利闭幕。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9.
冯刚 《党建》2013,(4):44-44
党的十八大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等教育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明确了方向。高校党的建设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中心设定什么样的目标,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潮流和中国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同时也是中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在“和平发展”战略指导下,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外交理念、外交方式、外交布局、外交内容、外交策略等各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外交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