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近年来,“民生”一词被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上,甚为热络,以致到和“中国模式”联系在了一起。比如,前一阵子听到学界议论,中国是否可以走一条先民生、后民主的道路。我不反对从民生着眼来发展民主,而不是就民主谈民主。  相似文献   

2.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之声不绝于耳。他们针砭时弊,如滚滚春雷振聋发聩;他们各抒己见,如阵阵春风提神醒脑;他们出谋划策,如绵绵春雨细致入微。“两会”见证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阔步前行的步幅。观察近几年“两会”自身的变化,民主气息日渐浓厚,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这首先得益于党中央以人为本、开明治政。就在人大开幕当天,胡锦涛总书记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曾明确要求全党“要时刻关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切实把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到发展的各个方面。”正是出自这种“关注民生、了解民意”的热望,才有了“两会”民…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08,(4):61-61
一、3月,全国“两会”隆重召开。会议发扬民主,凝聚力量,党的主张与代表、委员们的思考共融共鸣。“两会”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开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境界。希望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314”总体部署进一步落实到重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两会”,中央决策层和众多媒体不约而同地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民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十二五”开局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民生与民心     
“民生”一词同“和谐”一样,是今年两会召开以来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用语之一,当然也是中国百姓如今最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语之一。这反映了党和政府把民生这一重大社会问题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深入民心,深得民心。  相似文献   

6.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全省人民瞩目的我省“两会”已经胜利闭幕,全国“两会”即将隆重召开。无论是已经结束的我省“两会”还是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发展”和“民生”无疑都是最强的声音和最重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重庆经验在三个方面具有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意义:一是“唱读讲传”活动对于重新树立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具有支柱意义,二是“三项活动”是新时期实践共产党宗旨的一种新探索,三是“民生十条”及其实践是破解新时期中国民生难题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8.
用“民生两会”来形容今年全国“两会”。是非常贴切的。在“两会”上,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正是国家要解决的重点议题。“两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既是国家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节奏的治国大计,又是国家充分尊重民意、切实维护民生的利民大计。民生催生国计,国计直面民生。“两会”向世人宣告:民之生乃国之计。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新概括和理论表达,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价值旨归。全过程人民民主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探索的百年民主新路,具有自主性和历史性。作为当代中国的民主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体现“两个结合”的思想结晶,人民性是其鲜明特质,其一切制度安排皆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发展性和效能性,着眼于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是实现“四个统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十七大作出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承载着中国人百年梦想的奥运年;2008年的“两会”是换届的大会,是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御罕见雪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之时召开的大会,是日益开放的中国召开的一次更加开放的大会。民意、民智、民主在这次盛会中熠熠闪光。数字并不是苍白无力的.2008年“两会”上闪动的数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具体而生动的写照。  相似文献   

11.
王如松 《前线》2013,(2):41-43
十八大报告的特色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民、生、和、信。一是“民”,民生、民主、民心的“民”;二是“生”,生态、生产、生活的“生”;三是“和”,和政、和谐、和平的“和”;四是“信”,信心、信念、信实的“信”,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在刚刚结束的省十一届人大乏次会议和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民生”无疑成为了“两会”上的最强音,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还是对新的一年的工作安排;无论是代表、委员们的众多提案、议案,还是会中的热议话题,“民生”都是最重的音符。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从全国“两会”的最高政坛上,刮起了一股以“让老百姓听得懂”为宗旨的“白话新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这些含义丰富、口语化十足的语言,是中国民主政治在语言层面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4.
谈心谈话,是党内过民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开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个步骤不能少。怎样才能在民主生活会上既谈出问题,又谈出团结?笔者认为,谈心谈话要做到“真”“实”“好”。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12,(2):11-15
又是一年春来早。在龙年新春来临之际,重庆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胜利召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围绕“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认真审议、讨论,为重庆科学发展谋大计,为“缩差共富”献良策,为民主法治建诤言,充分展示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责为民的共同心声和政治责任。深入聚焦全市“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时下的“重庆号”,正奔驰在民生幸福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两会举世瞩目,而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关注。去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且愈演愈烈,对中国也产生了少有的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和全球的媒体及有识之士聚焦中国“两会”,就是看“两会”对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有何应对的上全之策。如今“两会”业已圆满落幕,我们看到了诸多关系民生、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的许多亮点。  相似文献   

17.
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特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伴随着“民生”二字成为党的许多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惠及亿万民众.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史坤坤 《世纪桥》2013,(14):61-62
“大民主”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极盛于“文革”,终止于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上的“大民主”自始至终与中国政治运动相伴,其本身也加剧了政治运动的剧烈性。研究毛泽东晚年“大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8,(4):116-117
新中国最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是我们党关于人民共和国思想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名称虽无“民主”一词,却蕴涵着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本质。  相似文献   

20.
观点集萃     
《当代贵州》2007,(18):6-6
解放思想要以关注民生为动力;保卫“中国制造”是一场持久战;这种“引进”无异于“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