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忠鹏 《广东民政》2009,(11):12-13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肇庆市各地相继兴办了敬老院,将部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逐步形成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供养模式。然而,时至今日,肇庆市一些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促进农村敬老院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肇庆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安徽省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敬老院”)建设纳入28项民生工程,这为安徽45万多五保对象带来了福音。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六安市结合具体情况,联系民政工作实际,努力探讨敬老院建设的新机制,50多年,敬老院建设走过风风雨雨,是什么因素困扰敬老院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难以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尽管六安市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并结合民政部“星光计划”、“霞光计划”和各级福彩公益金的补助,才勉强使集中供养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但到2008年底,六安市现有乡镇敬老院156所,集中供养5571人,集中供养率仅占五保对象8.34%。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芳村镇是浙江省常山县的山区贫困镇.镇、村集体经济薄弱,办敬老院缺乏资金,集体无力承担听有孤寡老人的供养问题。镇党委、政府采取了镇、村、组分级管理的办法,安排部分孤寡老人投亲靠友,镇里给以经济救济。投亲靠友的孤寡老人,他(她)们不愁吃穿,不耽心求医看病,不顾虑重病护理。前溪村的孤寡老人鲁玉莲、吴有根,落实到亲戚家供养.生活得很好。大处村孤寡老人郑鸿皮(烈属)落实到近邻供养,料理周到,相处和睦。这样做,既减轻了集体的负担,又体现孤寡老人的心愿,是贫困地区解决孤寡老人供养的较佳途径。芳村镇这一工作做得…  相似文献   

4.
《广东民政》2011,(3):20-20
近几年,惠东县不断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奴隶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惠东县五保供养人数为2859人,五保供养金每人每月362元,达到了省政府《五保供养条例》要求的五保供养标准。领导高度重视,把五保供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汕头市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做好各项供养工作的同时,着力加强敬老院的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010万元,新建敬老院11所,对原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修缮及配套功能室31所。42所镇级敬老院基本达到等级敬老院的标准,使该市的敬老院建设达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汕头市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做好各项供养工作的同时,着力加强敬老院的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010万元,新建敬老院11所,对原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修缮及配套功能室31所.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计划经济环境创办的农村敬老院,如何适应体制的转换,求得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这是农村社会工作部门近年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江苏省建湖县农村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以院办实体补院的做法,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一)建湖县从1984年开始,用4年时间在18个乡镇中心建起了18所敬老院,还发展村级敬老院54所,集中供养五保户993人,集中供养车376%。在乡镇统筹供养经费仅能保障五保户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他们以敬老院为基地,办实体,抓经济,农工商副业全面发展,经过近几年棋而不舍的努力,院办经济已形成了“五…  相似文献   

8.
《广东民政》2011,(6):35-35,14
我县现共有敬老院9所,五保供养对象519名,其中,集中供养197人,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敬老院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县民政局主要做好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9.
赵荣华 《中国民政》2010,(10):46-46
<正>入院集中供养已成为当前五保供养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管理好敬老院,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甘肃省华亭县当前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一)做好"三定"工作。定性、定位、定编不明确是造成农村敬老院建设诸多问题最为深层次的原因。建议省、市民政部门和各级编委联合出台文件,先解决敬老院的  相似文献   

10.
龙游县至1994年底,全县五保对象721户,756人中,由村分散供养的不到10%,集中供养还是一片空白,五保对象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维护。主要历因是乡村干部畏难情绪大,感到矛盾多,缺办法,得过且过算了。于是一拖数年,等待观望。拖与等的结果自然是原地踏步。全国第十次民政会议要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要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逐步向集中供养过渡。”逐步向集中供养过渡,我们如何过渡法?大家讨论感到,怕艰下行,等待不行,要下决心干,要有实际行动,并保证在卜95年实现乡乡镇镇有敬老院。决心一下,大家找路子,想点子,一些积压多年…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今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令遵照施行。下面是文件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以乡镇办为主,五保对象较多的村也可以兴办。提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兴办和资助敬老院。第三条敬老院坚持依靠集体,依靠群众,民主管理,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Ic第四条敬老院所需经费实行乡镇统筹,并通过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之路,将敬老院建设下移到村,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截止2006年底,全市建起镇村级敬老院570间,解决了五保户7752人的住房困难,集中供养率达14.2%,供养标准每月达100元到160元。一、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切实把村级敬老院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为切实帮助五保户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市政府明确提出把村  相似文献   

14.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全面建立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村五保对象基本生活,全省农村敬老院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李健珍  杜强 《中国民政》2011,(10):59-59
江西省南昌市力推全市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工作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和服务优质化建设。具体作法:一是资金保障有力。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纳入县、乡财政预算专项保障,由县(区)统筹解决五保对象的吃饭、穿衣、居住、医疗、丧葬和敬老院管理经费。二是推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确定后,农村敬老院已由原来的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转变为以政府投资兴办为主的公益性机构,具备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条件。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宣汉县把五保供养工作纳入全县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五保供养工作出现了可喜变化。一是按照国务院《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干56元.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三是五保供养金由县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建立健全账务,实行专账、专户管理,有条件的地方五保供养金由银行直接发到五保对象手中,杜绝了克扣,挪用五保供养金的现象;四是建立定期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督促五保供养政策的全面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工作的同时.县民政局提出用3—5年的时问,将全县52所旧型敬老院进行改造、扩建或新建14所“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的新型敬老院。  相似文献   

17.
李建豫 《中国民政》2008,(12):56-56
河南省南阳市辖13个县市区,236个乡镇(办),有农业人口910万,其中农村五保对象82760人,占农业人口的0.9%。2006年以来,南阳市从本地五保对象多、经济基础弱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扎实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连续三年把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十大实事,共新建、改扩建乡村敬老院705所,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每年提高十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40%,促进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09,(9):49-49
安徽省泗县民政局薛峰认为,新时期.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应做到六到位:一是规划制定到位。要在全面掌握本地五保供养和农村敬老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即了解辖区内五保户人数,要求进院人数、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院内集中供养能力等情况,结合县、乡整体发展规划和财力情况.制定科学并切合实际的敬老院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资金筹集到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饶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五保供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大资金投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开创了全县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在最近召开的全省五保供养工作会议上,该县被表彰为“河北省五保工作先进县”,县中心敬老院被命名为“河北省三星级五保供养中心”,同时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亦应水涨船高。如何实现这一要求,我们的做法是;既建乐园,又安“新家”。建乐园是提高集中供养的水平。我们市建有敬老院对所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09人,集中供养率达40.6/。建立敬老院,提高集中供养率,这是一个工作目标。但我们觉得光这些不够,还要不断提高办院标准,使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的乐园。提高标准,提高多少?我们定的目标是实现8化:即“住房单间化、设施配套化、管理制度化、服务优质化、生活多样化、娱乐健康化、环境优美化、卫生经常化”。我们先树立了一个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