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我国企业在选择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解决争议注意事项(一)注意与仲裁相关的费用——做好充分完备的预算通过SCC规则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去SCC仲裁院进行仲裁会产生的仲裁费用,但是对一个跨国的、标的额巨大的且社会影响广泛的国际仲裁案子而言,SCC仲裁规则费用表格中所列的仅是一个很小的部分。通过上述所提到的达能案和百事可乐案,就可以清楚知晓要想在国际商事仲裁案件中取得优势,不仅要在法律问题上下工夫,还要在做足预算且能够坦然面对结果上充分做  相似文献   

2.
仲裁费用收取与分配在我国是一个敏感度很高的话题,然而它却是商事仲裁活动中最基本和最实际的问题。仲裁费用是对仲裁服务的提供者——仲裁员(机构仲裁时也包括仲裁机构)所付出劳动的全部经济价值体现,又是商事仲裁服务提供者从经济意义上所追求的目的。如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仲裁基本原理的仲裁收费与分配体系必将有助于商事仲裁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仲裁法》并未对仲裁地和开庭地点进行规定,而是使用了仲裁委员会所在地这样的术语。我国实行机构仲裁制度,然而即使在机构仲裁的前提下,也有必要区分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地和开庭地点。界定并区分仲裁地、开庭地点具有重要意义,这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实践和趋势、有利于仲裁裁决的国籍确定、可以有效解决网上仲裁的仲裁地问题、有助于澄清和解决外国仲裁机构到我国境内仲裁的问题。由于我国《仲裁法》未规定仲裁地这一核心概念,我国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此都存在理解偏差,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尤为明显。我国应该在立法上应明确界定并区分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地和开庭地点这三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机构仲裁与特别仲裁的关系。指出两者各有特长,难分伯仲;第二部分从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缺失特别仲裁制度的原因并以海事领域的仲裁为例说明引入该项制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引入特别仲裁制度后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引入特别仲裁制度之后。我们有必要在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仲裁员的回避及费用、专家证据以及缺席裁决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刘俊霞 《时代法学》2010,8(6):92-98
最新修订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于2010年8月15日生效。此次修订紧密结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和现代国际仲裁实践,涉及的事项比较广泛,如简化了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明确了仲裁中的通知形式和多方当事人下的仲裁庭组庭方式、确立了仲裁的目标、扩大了仲裁第三人加入仲裁庭、完善了仲裁庭采取临时措施的权力范围、进行短员仲裁庭的权力,规定了仲裁机构及仲裁院的免责、加强了对开庭方式、仲裁费用的控制、设置了仲裁保密性的突破例外等等。  相似文献   

6.
"仲裁认驰",是指仲裁委员会在裁决商标纠纷案件时是否可以对涉案商标是否驰名作出认定的问题。本文认为从我国所参加的国际条约来看,"仲裁认驰"具有某种可能性;从我国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看,仲裁认驰尚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种法律既未明文禁止又未明确授权模糊状态,并不能使"仲裁认驰"具有合法性;其次,尽管仲裁认驰不具有现时合法性,但具有未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以金融仲裁的方式解决金融纠纷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仲裁是根据金融纠纷的特点所设计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仲裁制度不同于诉讼和劳动仲裁,并且在金融仲裁制度中仲裁员的专业性、程序的高效性、费用的经济性、执行的广泛性等特点对于解决金融纠纷更有独到的优势,对金融仲裁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文针对金融仲裁本身的局限性也作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仲裁地在仲裁制度中是一个重要的连结因素。本文首先明确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地的概念及其在仲裁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讨论了仲裁地的确定方法,进而在面对“非当地化理论”及“网上仲裁”的挑战的情况下进一步讨论了仲裁地的确定;最后,指出我国《仲裁法》的缺陷及立法建议,以期我国的仲裁制度可以更加完善,适应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实在的法律的规定并不足以为中国仲裁协会提供无可置疑的合法性支持,并且,中国仲裁协会在行业规范、监督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定位亦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我们应当在仲裁民间性的讨论框架下,将是否成立及成立何种形式的仲裁协会交由仲裁机构自己决断。一种悬搁中国仲裁协会的宏大叙事并淡化仲裁协会地方色彩的,以行业力量形成多个仲裁协会差异化合作与竞争的仲裁协会组建模式似乎可以成为支持中国仲裁事业发展的或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无权仲裁在谱系类型上应当包括因管辖机构和裁决事项两类原因而导致的四种情形,我国现行立法仅对其中三种无权仲裁之情形提供司法救济,对非属当事人约定的仲裁机构擅管双方争议之无权仲裁情形,则处于无可救济的司法困境。此种无权仲裁情形于逻辑上固能成立,但于实践而言则实属反常和罕见。贸仲委内部机构的非合意裂变所引起的系列仲裁案例将此种逻辑可能(其中潜伏着无权仲裁之危机)造就成了现实。鉴于其根本否定仲裁自治的基本法则,扰乱了仲裁机构彼此之间的管辖秩序,故应在规则层面补全其救济依据,并通过在仲裁管辖、裁决执行和域外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三阶段的制度安排,建构起针对此种无权仲裁及其裁决的综合救济体制。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投资争议的“强制性仲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爱民 《行政与法》2008,37(1):113-116
传统理论与实践都认为,自愿性是仲裁的基础和核心。但随着国际社会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在国际投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性仲裁。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强制性仲裁的出现,对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新动向,而且随着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日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度,强制性仲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所涉及范围也可能从投资领域扩及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2.
13.
网上仲裁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仲裁的出现不仅是在形式方面对传统仲裁的突破,更是需要人们来认识既有的仲裁法律制度所面临的新课题,包括:在线仲裁协议的形式要求,网上仲裁的仲裁地问题,网上仲裁裁决及其撤销、承认与执行以及网上仲裁是否适用现有的国内和国际仲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现有仲裁制度的局限与不足日渐明显,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包括:应减少对仲裁机构的行政干预,确保其独立的民间地位;借鉴外国相关立法和经验,对仲裁协议作比较宽松的规定及解释;为提高仲裁效率,应赋予临时仲裁相应的法律地位;法院对仲裁的司法干预应不断弱化,而对仲裁的协助应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5.
范在峰  王虹 《河北法学》2008,26(6):110-116
证券投资纠纷仲裁是一项重要的纠纷解决制度。采用仲裁方式不但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解决证券投资纠纷,还可以为双方当事人保守商业秘密,是适合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最佳选择。重构我国证券投资纠纷的仲裁体制,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筹建解决证券纠纷的行业仲裁委员会,是完善我国证券投资纠纷仲裁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仲裁专业化发展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行业仲裁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方面。行业仲裁的不断发展给国内仲裁机构提供越来越多的机遇,同时也给仲裁机构带来挑战。本文从建立及完善行业仲裁制度的角度进行思考,旨在给仲裁同行提供行业仲裁发展途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乔生 《现代法学》2003,25(5):185-189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既包括仲裁程序法的适用,又包括仲裁规则的适用,两者既有联系而有所区别。当事人和仲裁庭享有适用仲裁程序法与仲裁规则的选择权与确定权已得到多数国家仲裁立法的肯定。非内国仲裁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是对"仲裁受仲裁地法支配"的传统观点的冲击,它在未来的国际商事仲裁实践,尤其是网上仲裁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伟东 《河北法学》2003,21(5):126-127
尼日利亚的普通法仲裁源于英国的普通法,由于其存在的一些弊端,现已很少使用。此外,在实 践中,很难区分一个产生于口头仲裁协议的仲裁是习惯法仲裁还是普通法仲裁。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past court practices, the Supreme Court of China promulgat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preme Court concerning Some Issues on Application of the Arbitr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justice-arbitration relationship and reflects the pro-arbitration idea, as well as making a new step forward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judicial intendance over arbitration. However, confined by current legislation and due to inadequate judicial experiences, some problems still remain in the judicial intendance mechanism for further solution. Yu Xifu, Ph.D, is a judge dealing with most maritime and foreign-related commercial cases. 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especially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His works include a monograph, i.e. Judicial Intendance and Assistance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And some articles, i.e. The relation between adjudication and arbitration, The definition and legal meaning of the place of arbitration, The choice-of-law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 Finding foreign law-difficulties and way-out.  相似文献   

20.
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际、国内关于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的发展趋势 ,如对《纽约公约》、《示范法》以及一些国家法律、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中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并紧紧针对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立法、司法状况做出比较 ,说明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立法适合国际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的发展趋势 ,而司法实践中尚存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