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史实支撑。思政教师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党史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德育为首的育人功能。用好、用活党史资源,坚持学科育人;弘扬优秀党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树立"大思政"理念,迈进社会大课堂;遵循党史足迹,重视实践教学,着力打造培根铸魂育人思政课程。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作用已经十分明确,但如何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却仍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和阻碍。其中,没有好的实践模式作为抓手是影响实践教学落地的关键。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资源单一、课程安排困难、风险难控和组织实施难度大等多方面问题,进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既是思政课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思政课需要解决的教学论核心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讲,思政课之所以值得学生学,并且会学有所获,盖在于思政课之于学生具有极强的生存论意义。而这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来说则意味着:思政课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智慧的课程,是学生为生存而主动学习的课程,是通过学习最终成为行动者的课程。从生存出发,为了生存,青年学生才会自觉成为思政课学习的主体,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此,学生才会自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被虚化和弱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缺乏清晰认识,资源匮乏、现有资源缺乏整合,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举步维艰。受美国高校"服务性学习"的理念和方法的启发,分别从加强理论研究,科学确定实践教学内涵;结合课程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点面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整合资源,发挥校园网络与社会网络的交互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灵动的智慧空间,"活"的思政课堂应该是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思维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是充满着"真"、洋溢着"善"、体验着"美"的课堂。推动思政课堂教学转型,主体、形式、内容是思政课的核心要素。因此,上"活"高中思政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思政课教师要有"活力";第二,思政课教学形式要"活用";第三,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活化"。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可以在思政课上实现契合,灌输是启发的基础,启发是灌输的延伸,对分课堂为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融合提供了平台。对分课堂讲授阶段能实现灌输目标,内化、讨论阶段则与启发高度契合,实现思政课"灌中有启,启在灌后,灌启结合"的良好循环。在对分课堂中,为更好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融合,要合理把握灌输力度、启发程度、课堂控制,才能如愿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思政课态度的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较强,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知行不一的现象时有出现,对当前思政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整合到"9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学思政课教师树立德法兼修教学理念是中学思政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德治和法治价值一致、道德和法律相互转化以及中学思政课教学目标一致的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横向有机融合和纵向有机衔接,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做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学思政课如何落实入脑入心入行,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回应的时代命题。在思政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思路,从知、信、行三维度让思政课"动"起来,在"动脑才能入脑""动心才能入心""在行动中实现统一"中推动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真知、真信、真行。  相似文献   

10.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思政课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务实之举,是协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主题教学具有层次性和进阶性,是连接、整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方式和抓手。深挖以主题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定位、根本遵循和实践进路,能够在实践中推动学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要办好思政课,应坚定主心骨,掌好思政课建设之"舵";唱响主旋律,扬好思政课建设之"帆";夯实主渠道,奠好思政课建设之"基";筑牢主阵地,固好思政课建设之"锚";建强主力军,抓好思政课建设之"本"。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思政课教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会报告和过去十年的伟大成就,不仅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鲜活案例,更是最好的教科书。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好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让思政课教学有高度;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非凡成就,讲好中国故事,让思政课教学有温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讲透中国成就之因,让思政课教学有信度。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是"八个统一"的明确要求,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性强而学生主动性弱的矛盾却突出存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行动指南。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打造"协作备课空间""线上学习空间""线下学习空间"和"反馈提升空间",运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实现师与师在课前以及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全时空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促进教学同构、师生协同,为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提供了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有效评价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价目标与原则包括评价主客体多元化原则、评价方法多样性原则、评价指标多维性原则。"以学评教"模式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学生基本状态、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水平、学生对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凤玉  ;徐洪刚 《传承》2010,(30):72-73
新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师资相对短缺、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来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既可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又能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加强高中与大学阶段思政课有效衔接,既是由这两个学段的特殊性决定,也是出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与大学思政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考评等方面存在的脱节现象值得高度重视。新时代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有效衔接的路径举措,包括加强高中与大学思政课课程及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以及建立思政课教师的相互交流渠道,从而形成高中与大学思政课建设的合力,助力于时代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不同学段“同上一堂思政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一大亮点。基于整合智慧与资源促进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可以通过统筹规划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衔接、筹划多种教学方式等措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全面联动的融合式整体框架,助推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的落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案例教学作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引起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广泛关注。2016年11月,公安部举办了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案例教学是明确要求的基本教学方法。思政课作为九门参赛课程之一,案例教学更是引起了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的高度关注。如何推进案例教学的深入发展已成为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校本"案例教学是推进公安院校  相似文献   

19.
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关键在教师。高中思政课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自主研修,掌握思政课程科学理论,坚定使命担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探索创新高效思政课堂构建方法;潜心磨课,打造生命课堂,修炼跨学科教学能力;探求育人之道,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演绎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1)
正思政课完全可以做到内容有新意、教学手段灵活,并且让学生参与进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好的思政课要能回应学生需求,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能用、好用、管用、受用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突出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