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价值观无疑是一种观念,而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价值观最本质的内容是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因此说,价值观应包含对现实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同时也包含价值主体对理想目标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方兴未艾的改革大潮催化着上海市场经济的勃起。这一全新社会运行机制迅速改变着沪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促使上海青年价值取向发生重大演变,尤其是青年群体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上海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更引起社会与人们的关注。客观地透视和评价上海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科学地研究和制定  相似文献   

3.
人活在世上,就总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无论是大是小,是高贵还是平凡,它都始终存在,除非到了生命的终结,才会最终消失。那么,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其自身价值的大小,能否通过他所处的位置来体现呢?恐怕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位置的问题,也就产生了位置观与价值观。原始人类群体的首领拥有与一般个体不同的位置待遇,从物质上的到精神上的。比如,对群体成员的支配权、对猎获物的分配权及养尊处优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价值观,是它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在评价和选择近期和将来要建立的社会形态以及相应的政策原则时所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与价值标准、价值尺度的总和。建国以来,伴随着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认识程度,党的社会价值观经历了三次调整和发展,分别突出了平等、效率、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大学生与捷克、中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主导思想经历了重大变革后,社会学家们开始对近十年来这些国家的青年学生价值观及其结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本研究也着眼于此,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我们所研究的主体是价值取向而不是价值观,因为价值取向的概念较价值观更为广泛一些;第二,所强调的不但是青年而且是大学生--社会中最求进步、最活跃、能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变革中价值观和前途的群体;第三,分析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不同的社会趋向.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系统,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中美文化属于世界文化的两极,其价值取向有着极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主要方面: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性本善与性本恶,个人取向与群体取向及未来取向与过去取向。  相似文献   

7.
搞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们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价值导向不宜过高,应该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必须把社会普遍性的价值要求从最高理想层面移到最起码、最基本的价值要求上来,也就是引导人们按照一种社会公共理性的基本要求确定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认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要求,要多元化、多样化。不同的对象,需要进行不同的世界观、人生  相似文献   

8.
董清义 《理论月刊》2003,42(3):56-57
当代发展观经历了单纯经济增长论、综合社会发展论和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阶段,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单纯经济增长论以经济增长为价值目标,而忽视了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综合社会发展论以社会的整体发展为价值取向,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以人类中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自然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是一次价值观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胡近 《探索与争鸣》2000,(10):13-14
价值观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的基础。目前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 ,这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基本轨迹。但是 ,还必须看到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敏感而不成熟的群体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 ,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失重感” ,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乃至变革 ,并日益呈现出多元取向的特征。当前 ,高校学生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个定位趋向 :一是 ,价值主体的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中的个体本位取向是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他们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体系 ,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一种对事物有明确取向的评价和判断,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阶段持久性。因而价值观是一种观念体系,人们的行为正是在价值观的指向和激励下,不断适应和创新的。人不是天生就有明确的价值观的,是经过后天的环境熏陶、教育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着。价值观对人生实践的导向作用非常强劲。  相似文献   

11.
价值是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类的需求、欲望以及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价值是与利益相关的,有利益就意味着有价值。价值表现于人们在评价过程中对意义做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公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文化体系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价值系统的差异。所以,在建设和谐人文环境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着很多从来未有的变化。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正逐渐与这种新的价值取向或相抵牾碰撞或相补充融合,从而逐渐产生着一种全新的价值观。青年军人的价值观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军营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军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军人初入军营,又涉世未深,青年军人的价值观出现的一些新变化,给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提出了一些新课题,值得很好研究与加强引导。青年军人价值观的新变化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自觉吸取历史资源,其中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就是梳理和吸取这一历史资源的重要途径。所谓价值"取向",其特定含义是指人们主要倾向于哪一种价值观。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土壤和时代特性之中。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至上和"穷即革命"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社会最具典型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走过了27个年头,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在改革进程中多种深层次矛盾的出现,以何种历史价值标准评价已经发生的改革,要不要继续改革,以怎样的历史价值观推动改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改革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势,以辩证的思维观察分析问题。评价改革必须坚持制度性标准、发展性标准和利益性标准的有机统一,以科学发展的历史价值取向积极把改革推向前进。当前,人们之所以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存有一些疑虑,甚至产生一些争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在促进发展和提高效率的同时,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目标受到冲击而使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深化改革必须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与思考》2012,(3):80-80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趋明显,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多元多变显著增强,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浙江全省广泛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价值观是判断事物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主要包含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对客观事物判断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等内容,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大共识、逐步形成自觉、持续积累升华的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此次大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指公民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正确科学、高尚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公民普遍认同、适用和遵循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劳动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取向。受"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一部分人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背离了"劳动最光荣"的核心价值观。要抵御和消除"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的劳动价值观对人们思想的负面影响,重塑"劳动最光荣"价值观,必须完善劳动保障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劳动分配的公平公正,营造体面劳动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的灌输和教育,丰富劳动价值观内涵,提升劳动者素养,以确立对"劳动最光荣"价值观的认同,重塑"劳动最光荣"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思想和价值观都具有支配人们行为的同一属性,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且价值观形成受制于思想意识。因此,抓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抓价值观构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有利于健康价值观成长的氛围条件。这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同时也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内容。一价值观的形成途径价值观支配人们的行为。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乐于奉献的人,很少计较个人得失,较少考虑个人利益,较多地考虑他人利益,把奉献看成是一种人生乐趣,看作是实现自己人…  相似文献   

18.
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一整套根本原则。军人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我军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影响着军人的人生取向。关乎着军人的价值追求。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由我军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是衡量“真、善、美”的不同标准,是人们在做出选择和解决争端时作为依据的一套社会准则。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西方的价值观也存在许多不同,主要是体现在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不是要评价中西价值观谁优谁劣,不是要以一种价值观来改造另一种价值观,而是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的冲突,要能从容地接受多元文化的挑战,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张瑞芹 《人民论坛》2010,(8):212-213
当前,社会的快速转型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对于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矛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我们应当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