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是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但更主要的是由其地缘--自然环境决定的,其特定的地缘--自然环境为古希腊人提供了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生活空间,也影响和制约其社会,£产生活的方式,进而影响到古希腊人的政治精神和政治制度的设计与选择.本文将从其地缘--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培养的古希腊公民精神、狭小的城邦为古希腊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地理上的可能、发达的奴隶制为古希腊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经济基础三个方面来探讨古希腊民主制度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创立历史叙述体,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人。他书中所体现出来的进步的政治观和平等的民族观等史学思想对西方史学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我们现今学习历史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学者,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两位学者都生活在奴隶制走向衰落的时期。亚里士多德师承于柏拉图,两人的学说有相同的内容,也有迥异之处。下面我将简单地从他们两人的哲学思想、国家理论和法律思想三方面做一些比较。一、哲学思想的比较柏拉图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神秘的“理念论”和“灵魂不灭论”,他宣布理念是神的创造物,是万物的根源,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宇宙有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分,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派生。亚里士多…  相似文献   

4.
袁永林 《学理论》2010,(8):69-70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其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和谐思想、平等思想、秩序与法制的思想、中庸思想以及毕达哥拉斯的政体思想等。其政治思想虽然有其固有的时代局限,但是毕达哥拉斯政治思想中的和谐、平等、法制等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政治改革与发展还是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古希腊,伴随奴隶制的产生,出现了城市团体“poliso”,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曰城邦国家。古罗马奴隶制的国家也叫城邦国家。一用“Civitas”表示,和希腊“Polis”相当;一用“respublica”表示。“国家”一词由法文“etat”,德文“staat”,英文“state”而来,而英文、法文、德文的“state”、“etat”、“staat”都来源于罗马语“status”(现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政治家,其政治思想非常丰富,监察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亚里士多德监察思想的来源、监察制度的设置原则、监察制度的评价,对于探究对我国监察制度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权分立”既是一种政治理论,又是一种政治体制。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它主张把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职权分归相互独立的部门执掌,并认为这是遏止专制和滥用权力、维护人民自由的最有效办法。最早接触分权思想的是古希腊的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当时,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正值繁荣时期。与东方的专制制度不同,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的中心不是帝王,而是  相似文献   

8.
董文江 《学理论》2012,(1):45-47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二人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二人虽然是师徒关系,但是由于两人在思想来源、历史思维和政治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两位大师在政治领域内的观点产生了诸多分歧。通过两方面的比较来说明二人政治思想的不同。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二人政治思想的比较,来回顾二人在希腊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来了解当时希腊社会主流的政治思想,以此来说明时至今日,二人的政治思想和哲学的思辨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复兴的产生并繁荣于古希腊时期的中庸理念,体现在它的自由观、个人观、公正观、国家观等思想当中,并且有着其理论和历史的必然性.同时,这种现象也对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6)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是与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紧密关联的。虽然奥古斯丁没有留下任何以"政治思想"为主题的著作,但是他晚年创作的《上帝之城》在批判异教徒思想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及其政治思想。他的一些观点对于基督教政治思想传统的形成,乃至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性问题历来是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点和出发点,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性的解读内容和方式不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无论是古希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性的哲学审视,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性自然性的追问,以及启蒙运动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的理性的彰显,都十分关注人的存在,注重以人性的视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其中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民主自由永恒”、“民主万岁”的大幅标语和口号,在去冬的学潮中不时出现。那么,什么是“民主永恒”、”民主万岁”呢?真的有一个什么“永恒民主”象物质不灭那样永世长存?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文就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和看法,提出来和青年朋友们一起讨论。民主不是一个抽象、永恒的概念“民主”这个词,起源于希腊文,其基本含意是指“人民的权力”,“人民的政权”,是指“多数人统治”的意思。我们今天使用的“民主”一词就是一个外来语。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公元前510年,“王政”被废除,建立了奴隶制贵族共和国。亚里士多德处于奴隶制严重危机的时代,站在中小奴隶主的立场上,要求建立一个以中小奴隶主为主体的共和政体,以缓和阶级矛盾。他提出了政体分类的标志,考察了审议、行政和司法系统之间关系,以及法治的主张,对后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的杰出代表,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二者政治思想,尤其是制度思想的比较相对欠缺,本文正是以制度思想为分析视角,通过对他们二者的制度思想的分析,指出他们二者对制度研究过程中所追求价值的不同,展现出共同体的目的的不同,而这种差异使得共同体与公民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影响了在不同的共同体下生活的公民的生活态度,这也表明思想家对制度的设计源于对现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塞诺芬尼明确批判了自古希腊宗教神话传统以来的"拟人神",并提出"理神论"(deism)思想,来支持自己所认为的神学思想。从"抽象概念"层面来说明"理神论"的属性特征,并为后来古希腊神学思想奠定了具有"道德性质"的理智思辨。其次,他试图借助于科学观察以及科学精神,采取新的"解释系统"来重释传统世界观,并且达到了"理神论"与科学精神的同一。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而他对音乐的表达亦对整个西方思想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柏拉图音乐思想的实质。首先,通过研究古希腊时代的音乐历史背景,从调式、节奏、乐器三个方面来考察柏拉图音乐思想;其次,因其没有专门的音乐著作,因此研究其音乐思想应从其《理想国》、《会饮》和《法律篇》等著作中入手,要系统的掌握他的音乐思想,我们只能将这些著作中有音乐思想价值的地方提炼出来,而进一步分析;第三,柏拉图的音乐思想与教育密不可分。从其现实意义上说,它一种注重实践的音乐思想,柏拉图试图通过音乐的教化,而使城邦公民达到对美的热爱,这又体现出其理论中现实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西方探索权力制约的渊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权力制约思想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在《法律篇》中曾构想过一种吸取君主制和民主制优点的"混合政体",认为,国家的目的是要在国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两方面都求得和谐。为此,就应使国家中的各种力量相互结合,从而保持一种均势状态。把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混合政体便是优良的理想政体。柏拉图的这一权力制约思想对他的学生亚里士  相似文献   

17.
一、古代社会的“城邦” 早至公元前1000年前,在地中海的东部、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就形成了古希腊文明。这种文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奴隶制的城邦形成。所谓“城邦”,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国家,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把周边的若干村镇附属于城市国家的统治之下。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8,(10)
阿那克西曼德是古希腊最早一批的哲学家,他以批判泰勒斯"定形"元素本原论以及古希腊神话宗教世界观为出发点,明确地提出了"Apeiron"(无定)思想。并始终贯穿于其他宇宙生成循环等思想之中。论及阿那克西曼德的文献颇多,其中"Apeiron"(无定)思想存在诸多争论。往往过分高估了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做出一些并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判断。深入探究"Apeiron"(无定)的概念、渊源以及形态内涵,以便澄清"Apeiron"(无定)思想的诸多误解,给予客观公正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周洋 《学理论》2014,(1):177-178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党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恰当地运用到党的工作中,加强了党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巧妙地运用到统一战线工作中,团结了民主党派,团结、改造了知识分子;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军队建设中,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的存在论思想开启了哲学的本体论转向。巴门尼德是开端,接着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与古希腊本体论思想有关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一时期本体论思想发展的脉络及其历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