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牵涉到方方面面:工会维权是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牛鼻子”,“欠薪欠保”是阻碍劳动关系和谐的“绊脚石”,劳动保护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保护神”。因而,我们从工会组建、工会作用、克扣工资、偷逃保险、劳动保护五个角度切入,透析劳动者维权现状,分析其中原委,寻找解开维权之锁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克服劳动关系双方地位、能力失衡的状况,因而离不开工会维权作用的充分发挥,现行的工会体制显然不能适应严峻的维权使命。要构建与工会的维权使命相适应的工会机制,通过工会维权实现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的作用,进而从一个侧面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信春鹰 《中国人大》2009,(21):27-27
要重视行业工会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工会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对于工会维护劳工权益讲,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也就是维权,应该落实在基层工会。现在看来,全国总工会高度重视维权,  相似文献   

4.
梁玉秋 《前沿》2010,(16):180-182
新形势下高校工会维权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的协调职能,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同时由于高校工会维权工作在新时期呈现出多层次性及高校职工的高素质,因此需要维权工作呈现出多层次性和高水平。基于高校工会新形势下的新特点,高校工会维权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工作思路,建立起工会维权的源头参与机制、监督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应急机制、学习机制等系统的、配套的长效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权》2006,(4):21-26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2005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蓝皮书共分11个部分:坚持中国工会维权工作的正确方向、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组织和代表职工行使平等协商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和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创新工会维权的手段和方式、动员和组织职工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现将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在产业集群迅速发展、产业工会和劳动者力量逐渐增强的新形势下,我国现存劳动关系状况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面临的问题,都离不开产业工会的构建,而且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产业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需要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新形势下国企工会的维权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会组织在如何维护好职工合法利益的同时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干部维权中面临职工队伍分化、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工会干部在开展工作中,从建立高素质维权干部队伍、完善维权机制、注重维权的方法、强化维权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思路与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站在宪政的立场观之,“工会维权观”在基本内涵、价值目标、维权理念、维权机制、工作格局等各个内在层面上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体制息息相通,体现了宪政的基本精神,顺应了宪政发展的时代潮流。要贯彻落实好“工会维权观”,要求广大工会工作者应当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底广西工会十二大对今后五年全区工会工作作了战略部署,要求全区工会要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取得新进展。这一重大决策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运动的发展规律,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要求,顺应了广大职工对工会充分履行职工权益代表者、维护者职责的新期待。新形势下,工会尤其是企业基层工会履行维权基本职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切入点、着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工会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手段予以解决。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维护者,其在劳动争议处理方面存在着参与协商的操作性规范缺失、在调解制度转型中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可以通过探索工会处理劳动争议的新路径,保障争议处理中劳动者权益的实现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论工会组织在劳资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芝 《湖湘论坛》2009,22(6):44-46
研究和解决劳资冲突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在加强劳动立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建立相应的维权机制,平衡劳动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非常重要而紧迫。要认真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剖析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强化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早在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的劳动关系领域里,由于没有工会组织,工人们虽奋力反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但仍一次次地惨遭失败。进入19世纪末,由于"三方协商机制"的出现,资本主义各国的法律纷纷开始承认工会组织,确立工会的合法地位。在我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我国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地位、职能和作用,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3.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就工会组织如何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谈以下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邱小平 《时事报告》2010,(12):40-4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关系问题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写进中央的决定,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波 《重庆行政》2016,(5):47-48
正群团改革是群团自身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和谐劳动关系,既是党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乎我国改革攻坚的基本政治环境。这不仅存在于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之中,也内涵于改革与利益的平衡之中。工会作为具有广泛职工基础的群团组织,其是否能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决定群团改革的成效,也将深刻影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进程。本文以效用和价值两个维度来考量重庆市工会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构建和谐劳动,试图诠释"以职工为本"的工会维权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08,(11):4-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典》第13章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保护的专门规定,体现了俄罗斯对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进行倾斜性保护的立法思想。我国与俄罗斯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同样面临着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任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关键在于劳动者权利的保障,《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典》主要从工会、国家监督、劳动者权利的自我保护几方面规定了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我国应在劳动法法典化、加强工会权利保护作用和劳动监督制度等方面完善劳动立法,加强劳动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18.
张宇 《前沿》2012,(5):151-152
高校工会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对普通高校的工会作用来看,还存在着其职能发挥的障碍,本文通过厘清高校工会职能、确定其性质出发,阐述高校工会的职能作用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并对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隆 《北京观察》2011,(8):18-20
随着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者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猛增,成为影响首都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此,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专题调研组,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就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劳动争议调处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楚卿 《学习与实践》2007,(12):102-107
从武汉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现状看,劳动关系基本稳定主要表现在:劳动关系运行机制市场化;劳动关系管理手段契约化,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法制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弹性守法问题;劳动争议问题;建立工会难度较大,工会作用参差不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缺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的建议: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建立三方协调机制,构筑和谐劳动关系沟通平台;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力度,实现监察方法、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