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亚保 《新东方》2000,(5):32-34
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这些国有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指出,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又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国有大型企业提出了新的任务,那就是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骨干作用,积极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加大改革力度,使国有企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了属于自身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为了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就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现代化进程。因此,国家在通过法律移植快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水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既存的本土化法律资源,必须通过法律融合实现两者的协调。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地区法律规范、法律文化特征两方面入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法治化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本质上都属于第二语言教学,二者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内在和外在的诸多不同。从发展状况上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形成了自身完备的理论系统、教学方法、课堂模式和考评体系,学科性较强。反观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推广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在对比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和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刘洋睿  张宝成 《前沿》2014,(17):164-167
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睦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保障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现状研究和对加强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对公民身份认同以及国家认同重要意义的叙述,提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培养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儒学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贵州建省后,封建王朝在民族地区广设学校、书院,传播儒学对少数民族的道德观念、政治思想等产生深远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对儒学特别是王阳明学说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儒学写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功能上说,公共文化是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下,其文化主体为边疆各少数民族农村群众。建设和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客观要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现实特点,就其发展现状来看,需要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本土资源、多元投资渠道等方面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8.
蒋琳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99-102
贵州省是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业既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县保险的发展,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保险现状进行了综合调研,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金华  赵淑芳 《前沿》2014,(13):41-43
纵观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发展历程,群众路线从形成的那一天起,渗透到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加强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成为在新形势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和特点,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在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中,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巩固,推动我国各个地区同步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福顺 《前沿》2001,(12):59-6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也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 ,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成本管理 ,不仅因为成本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 ,而且因为产品成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竞争的根本 ,只有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所以 ,强化成本管理 ,大力实施降本增效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更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一、产品成本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问题。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但历史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使少数民族在享受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影响;传统的经济布局,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加之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相似文献   

12.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经济上看,贫困不仅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少数民族人民对现存制度和规范的认同,制约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从文化上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会使民族文化的发展缺乏物质动力,阻碍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娟 《传承》2009,(14):122-123
婚恋习俗是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当地婚俗的特色,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又要注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婚俗的影响,保护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试论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恋习俗是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当地婚俗的特色,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又要注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婚俗的影响,保护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应对WTO的挑战,最根本的就是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大开发的“瓶颈”是人才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严重的人才匮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大开发战略,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开发,只有加快人才开发,集中人才优势,使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立在高科技、高智能的基点之上,走科技振兴少数民族地区之路,少数民族地区大开发才能迅速步入正轨,并获预期效果。人才开发是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战略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投资的比重高于…  相似文献   

16.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是影响湖北省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强化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投资,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是该地区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对提升民族地区经济自身的发展能力,缩小湖北东西部差距,促进湖北区域的平衡发展,实现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中土家、侗、苗、瑶等民族人数较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特点。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民族特点建设精神文明,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促进各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面向西南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变成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教育问题正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在此,立足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国情,在分析语言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或冲突后,探讨了外语教育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族》2005,(5):53-57
●抓调研,当好党委和政府参谋助手●抓协调,形成民族工作合力●抓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稳定●抓要务,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培养,促进少数民族干部快速成长●抓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民族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扶贫开发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梯度扶贫”,使得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户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了当今区域经济的极贫地带。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极贫问题,重点是扶贫到户,不断增加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是优化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构成各要素的配置,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立足点是依靠于少数民族极贫地区艰苦努力,同时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发达地区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