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如何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的"三步走"战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方式与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有力保障,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贺州市的广大农村正向着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百姓富的繁荣景象大步迈进。乡村旅游、质量农业和农业示范区成了撬动贺州乡村振兴的"三驾马车"。创建生态村屯让农村变美富川瑶族自治县虎头村地处龟石水库边,耕地面积少,生态保护严,全村种养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是"十三五"贫困村。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7,(5)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用分层次管理理论,科学识别乡村发展层次,制定层次适配的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对策。系统实施、全面落实,努力实现各层次乡村发展升级,建成美好新乡村,为实现中国新的"三步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中国乡村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村党支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领导村级治理,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党支部建设,打造出一个个能力过硬、堪当  相似文献   

5.
正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有条件的乡村率先建立美丽乡村。——摘自政府工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省未来五年,特别是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一时间,"乡村"如何"振兴"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8,(9)
正今年3月发布的《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明确提出:"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从2017年10月民盟湖北省委启动"江汉平原乡村振兴"课题的调研工作,到12月底杨云彦主委在省委书记蒋超良主持召开的党  相似文献   

7.
<正>内乡县岞曲镇魏营村是一个浅山丘陵地方,由于水源缺乏、传统产业单一、群众收入不高等因素一直是困扰该村发展的主要"绊脚石"。如何让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在魏营村落地生根,成为摆在县人大代表、魏营村党支部书记魏文献及村"两委"一班人面前的重要任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现阶段,魏营村发展落后,  相似文献   

8.
宋菲菲 《人民论坛》2020,(11):74-75
实地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存在"浪漫的田园牧歌式情怀"和"似是而非的逆城市化暇想"两种思维倾向,值得我们警惕。这对当前正在贯彻落实的乡村振兴战略产生了明显的干扰和冲击。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个时代大背景和发展大趋势,分析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积极推进本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农村向现代农业农村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正这次参加市里组织的乡村振兴培训班学习,聆听了浙江大学几位教授和安吉鲁家村朱红斌书记的专题讲座,特别是到安吉余村、桐庐荻浦村、环溪村实地考察,让笔者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它的总要求是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引入"家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家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努力探寻乡村振兴战略下"家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开启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征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全过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我们考察了安吉余村、璜溪等美丽乡村建设标杆村,余村、璜溪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被安吉县选定作为乡村振兴培训的示范基地。余村是一个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的自然村,三面环山,村庄整体环境规划有序,建筑协调精致。该村最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丰富、人居优势突出。余村的功能定位是"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发展态势良好。一、考察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9,(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市璜土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兴村、共建共享"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了从化工之村向美丽乡村的蜕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重点发挥书记的"领头雁"作用、"两委"班子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扛好乡村振兴大旗。坚持"把家园当公园建设"理念,村委班子带领党员群众齐动手、巧苦干,把一个经济薄弱村建成了经济小康村。村集体资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统领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逻辑涉及因果逻辑、主体逻辑、实施逻辑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规范理念和产业思维。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是要精准规划乡村振兴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二是要精准识别客源市场和贫困农户,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三是要精准开发特色商品和"三农"人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资源丰富、乡村田园风光优美以及瑶族民俗风情浓郁等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瑶乡特色的"美丽乡村经济",规划了20个美丽乡村经济示范点并成功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效益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乡村文化振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乡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未能"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地处豫东南的典型农业村沈丘县北杨集乡林寨行政村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级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股份制改革试点村、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村,林寨乡发展路径上有何对策?对其他村实施振兴有何启示?日前,沈丘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采取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实地视察、座谈分析等方式对该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林寨村实施乡村战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振兴乡村,既要有传统农耕文化的风俗余韵,也要有现代与时俱进的崭新面貌,这是十九大对乡村振兴的一个科学定位。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内容和要求概括为5句话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18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内容也概括为5句话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是侧重从一个村的角度提出的,十九大则是侧重乡村整体发展,从农业现  相似文献   

19.
正"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如是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区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好生态孕育乡村发展的后发优势,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好景色、干净无污染的农产品以及那一抹安详宁静的乡愁,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是重要一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认真谋划,精心部署,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重庆市率先探索乡村振兴的理论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引和路径探索,破解乡村发展的应对措施,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一、重庆市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