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若素 《重庆行政》2010,12(4):93-95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在实践中检验。通过实践不断地实现理论的创新,又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它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开创了截然不同于历史上和当代世界其它曾经处于和正在处于分裂或分治状态的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统一之新道路、新模式,充分显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优势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徐久刚 《前进》2013,(3):29-31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十八大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全新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备鲜明的守正创新特质。“守正”体现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正经、科学社会主义正道、无产阶级先锋队正气、为人民服务正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根,保持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传承。“创新”体现在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方面进行了许多原创性的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阐释,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守正创新因其世界观意蕴、方法论意义,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源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实践,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丰富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是我们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逻辑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表明其理论发展逻辑与实践发展逻辑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张谨 《前沿》2009,(3):73-7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光荣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广东要继续解放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新贡献,必须扫除阻碍思想解放的认识误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多,可谓前所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何以能呈现出井喷之势?这既源于客观实践的动力,更要有精神的动力。当实践发生深刻变化,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客观基础的时候,能否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关键要看创新主体是否具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对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切,等等这些方面一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精辟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鲜明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点基本要求和两个百年目标,号召全党要坚定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9.
林云峰 《新东方》2013,(3):32-35
我们党具有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辉历史,具有立足实际,根植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还能够不断纠正自身错误和偏差,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领导人民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并且其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建设格局不断完善。经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清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着中华民族迈出新的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以当代中国的时代条件为背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措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两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当代中国大地上从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源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及时进行反思、梳理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这既需要我们立足于基本理论观点,又要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彰显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现代化的模式创新和路径创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了人类文明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用辩证智慧处理好坚持性与发展性、规律性与价值性、借鉴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道路探索、理论创新和制度建构的统一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对道路的自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对理论的自信深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文化自觉和理论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制度的自信可以归结于:制度建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它高度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徐汉明 《政策》2008,(10):37-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为指导,适应我国政权性质和政治体制的要求,适应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需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实践基础.反映当代检察制度现代化要求的一种制度创新。其特色及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在科学的方法论前提下,对作为主体实践的“理论先导”的自觉和自信,对由主体实践孕育而成的“理论抽象”的自觉和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的话语自觉和话语自信.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造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实践体现,是增强实践自觉和实践自信、推进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有利于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一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二是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努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形成的原因及背景;三是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研究,注重运用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践;四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徐久刚 《前进》2008,(2):24-26
党的十七大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是提出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此,我们必须解决好理论上的认识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学习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具体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批驳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重要理论武器;其理论意义集中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是新时期党和人民的行动指南,而且给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也将为全人类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中国作为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示范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产生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