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体现在国家关系上就是指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国家的利益决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战略,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和最高准则。 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指导,在总结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对外战略的最高准则的战略思想。他认为国家利益是衡量我国对外关系实践的价值尺  相似文献   

2.
张志 《湖湘论坛》2008,21(5):45-47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对外行为的动因。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国家利益的内容分布和轻重缓急也不尽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复杂变幻的国际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受到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利益认知的影响。正确分析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对国家利益认知和维护的不同特点,总结中国领导人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有力驾驭复杂局面,制定有效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关系中,利益关系是影响国际行为的基本因素,而国家利益则是在国家对外行为中发挥作用的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某种外交政策,实施对外职能,是与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分不开的。可见,国家利益是目的,外交政策、对外行为则是为保证、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而服务的手段。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斗争与合作并存。斗争并不完全排斥合作,合作中有斗争,在斗争中合作。合作与斗争都是受国家利益制约的。斗争是利益的驱使,合作是利益的需要,国家之间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对外援助是实现国家利益和扩展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对外援助战略在大国的对外战略中也至关重要。本文以战略学理论视角为指引,尝试分"道"、"术"、执行机制三层次完成重新部署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战略的参考设计。  相似文献   

5.
杨光海 《新东方》2012,(6):10-16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最高指南,南海问题的处理也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指导.南海问题涉及的我国国家利益完整地看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土主权、资源开发、睦邻关系和战略安全.由于这四方面利益都很重要,而且前两方面利益与后两方面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必须把寻求利益平衡作为我国南海政策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杨琳  陈林 《人民论坛》2012,(35):210-211
马克思克服了十八世纪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利益问题的直观见解,认为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源动力,其本质是谋求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和谐,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应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唯物主义利益观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助于对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家利益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利益是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依据,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加深对国家利益属性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界定、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具有客观性,全民性,系统性,运动性,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及其演变?国家身份是国家基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际影响状况而对本国国家特性及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知,也是在与其他国家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体间认同。国家身份的选择与定位对于一国国家利益界定、外交政策制定、对外关系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面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在多方面呈现出双重发展趋势:国际政治整体性与分散化趋势并存,国家间合作加强与竞争加剧趋势并存,国际政治民主化与霸权主义趋势并存。面对这种趋势,必须努力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在对外交往中应注重把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对外战略文化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为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相对稳定的战略思维、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建国以来,中国对外战略文化大体上经历了"革命的国际主义"、"和平共处中的反对霸权主义"、"超越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以及"和平发展"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基于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反对霸权主义"等一直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基本立足点.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文化更加突显其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核心思维和价值取向--"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繁荣"、"和平发展".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演变趋势,它更适合于中国树立新形象、担负起世界大国的责任、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