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举权平等作为一项原则,主要由选举法来保障;选举权平等作为一项实践,主要体现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名额分配方案之中。2010年修改 《选举法》,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同时对体现选举权平等的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原则进行了形式新颖且更为丰富的概括,即“三个平等”———“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2012年的代表名额分配方案是“三个平等”的技术性落实措施。本文以历次《选举法》和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为主线,分析选举权平等的实现路径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2.
依据选举法第九条规定可知,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负责本辖区内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主要职责是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进行选民登记、确定选举日期、确定公布候选人、主持投票选举、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等.由于选举法并没有对选举委员会任期做出明确规定,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结束后,选举委...  相似文献   

3.
关于进一步完善选举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称选举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也包括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文中不仅涉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也涉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有关选举的法律规范。我国自1995年修改并施行选举法和组织法以来,民主政治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其中有些或多或少地与选举法的不完善有关。笔者认为,要使选举真正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形式,选举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进一步的完善。 一、明确规定竞选制度 现行选举法一个明显的不足是缺少有关竞选的规定。按现行…  相似文献   

4.
选举法是一部调整全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法律,包括由选民选举的县级及乡镇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和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上一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但重点在直接选举方面。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把“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正式写入选举法,这是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标志性事件,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张天蔚 《法庭内外》2009,(12):39-39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规定。  相似文献   

7.
郝铁川 《法律科学》2004,22(5):12-14
一、缩小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是一个渐进过程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了我国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 ,即 :在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和省级、县级人大代表名额时 ,要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来分析。按此规定 ,农村人口在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中的被代表权便只有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例如 ,2 0 0 2年 3月 1 5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 ,农村按人口每 96万人选代表 1人 ,城市按人口每 2 4万人…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14,(17):49-49
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选举人大代表。按照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各级人大代表都由选举产生。我国的选举,实行普遍性和平等性原则。凡年满十八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相似文献   

9.
根据选举法,某行政区域的人大代表的名额为该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加上按照法定人口数增加的代表数.由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基数相同,不同地区同一级人大代表的名额最终取决于该行政区域的人口数.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增加代表数的"人口数",是指"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修改后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第一次.目前,我国在流动人口参加人大代表选举问题上,一般实行流动人口回原户籍地参选的做法,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也限制了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有违选举平等原则.解决流动人口参加人大代表选举难的问题,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关键就是实现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参加选举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颂词 《法治与社会》2011,(12):29-29
一是依法界定。新修订的选举法规定的“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和“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等法律规定。是界定“基层代表”的最好法律依据。只要是在这些原则下严格按程序进行选举,并确定为选区选民所认可,就可以认定为“基层代表”。  相似文献   

12.
曹众 《江淮法治》2012,(5):16-17
2010年3月14日,顺应时势之变的选举法再修后施行。约一年后,我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启动,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对选举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将人大代表的名额分配按城乡居民四比一比例计算人口数修改为按相同比例计算人口数进行分配。即城乡居民在选举时,不仅一人一票,而且每票同值。这一修改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巨大进步,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需要解决的观念与技术上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此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参加这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分别达到9亿和6亿多人。  相似文献   

15.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选举法是关于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监督和罢免制度的重要法律;地方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政权制度的重要法律。尽管两部法律此次修改的条文并不多,但却是循序渐进、稳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构成,逐步克服“官员”代表、“老板”代表偏多,基层一线代表偏少的现象,去年选举法第五次修正依法增加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选举法第六条之规定)。今年,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将陆续拉开帷幕,新选举法将首次“落...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选举委员会制定的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需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我国各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全国人大、省级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选举属于间接选举,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属于直接选举,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因为间接选举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与直接选举相比,工作量相对要少一些,也便于组织,所以不设选举委员会,而是由各该级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选举制度中的差额预选制江晓阳一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时、...  相似文献   

19.
1.怎样选举人大代表? 《选举法》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10,(4):8-11
有权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公正、合理和完善的选举制度来支撑。半个多世纪以来,《选举法》历经多次修改,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逐步得到发展,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