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为了培养立志忠诚于国民革命事业的军事人才,1924年5月,孙中山接受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2.
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世称“黄埔军校”。该校于1924年5月成立。规定学制三年,后缩为六个月。1925年起,还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  相似文献   

3.
彭猗兰 《湘潮》2008,(8):30-32
黄埔军校女生队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创办了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干部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地名关系通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育部副主任,恽代英、聂荣臻、萧楚女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分别担任教官及负责各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远声 《学习导报》2011,(7):41-43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毛泽东叙述中国共产党战争史时指出:“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远声 《新湘评论》2011,(7):41-43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毛泽东叙述中国共产党战争史时指出:“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钱听涛 《党史博览》2004,(12):42-45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次大会的筹备是从1923年10月6日,苏联政府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后才逐步展开的。中间还经历了陈炯明的残余势力在11月上中旬从粤东进攻广州,一度到达广州郊区的叛  相似文献   

7.
110名共产党员毕业于黄埔一期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广州黄埔创办了培养军政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员入学,同年11月底毕业。  相似文献   

8.
<正>一、国共合作实现,孙中山决定加强宣传工作在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经三次来穗。192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来穗,出席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1924年1月,毛泽东第二次来穗,出席国民党一大。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来到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由于在上海积劳成疾,经中共中央同意,毛泽东于1924年12月回湖南休养。就在毛泽东回湖南前1个月,孙中山北上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谋求国内和平统一,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日益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早在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的时候,就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的基础。1923年9月,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11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建立革命义勇军的决议。2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次会议,议决建立军官学校的有关事项。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任命邓演达、王柏龄、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7人为筹备委员。1月28日,确定以原广东陆  相似文献   

10.
刘作忠 《世纪桥》2006,(6):76-78
1924年1月21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病逝,噩耗传到中国,正是国共合作高潮中的两党人士联合举行了一系列追悼活动,以下分段叙述。广州噩耗传到有25名共产党员参加(总代表175人)、于本月20日开幕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已是25会日。会议主持者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革命人才 ,壮大革命力量 ,孙中山于1924年1月24日下令筹办黄埔军校。2月4日 ,他又发布“着创建国立广东大学令” ,饬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广东大学 ,并派邹鲁为筹备主任。孙中山创办此文武两校的主要用意是 :“以黄埔学生为革命骨干 ,建立革命武力 ,并以广大学生作为革命党骨干 ,完成建国使命。”①为此 ,他不仅对广东大学的筹备和办学过程殷殷垂注 ,还常常亲自给师生灌输革命思想 ,培养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他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也注重鼓励学生参与革命事业。因此 ,从广…  相似文献   

12.
《军队党的生活》2008,(1):70-70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20~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有了国共合作才促使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13.
黄埔“陆军军官学枝”是中国现代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故通称“黄埔军校”。 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 同斗争”1921年又再次向苏联表达了要“以俄为师”的愿望。在共产党人李大钊的帮助下,1921 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秘密会晤了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马林。会谈中,马林不但向孙中山介绍了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且对中国革命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和建立军官学校的三点建 议,孙中山欣然接受。 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张太雷等4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 务和军事,学习创办军校的经验。10月又委派廖仲恺和李大钊等5人为国民党改组委员,加快了 改组国民党和筹办军校的步伐。不久,又在国民党中央通过了组织军官学校的决议。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下令成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任命蒋介石 为筹委会委员长,同时指定以广州黄埔岛上的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2月6日,又  相似文献   

14.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正式形成,到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人们常常把这次国共合作称作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握手"。  相似文献   

15.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于广州举行。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在这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统一广东财政,积极支持工农运动,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为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正>对黄埔军校,包括对武汉分校,许多人是知道的。但对武汉分校若干史迹,知道的人也许就比较少了。黄埔军校,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和孙中山创立的。它的名字是"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原来不是它的正式名称,因为它地处黄埔,故人们称"黄埔军校"。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成立后,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17.
从1923年6月12日到6月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开了9天。三大闭幕后,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两个"第一次":一是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帮助和参与下,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宣告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二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历程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确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突然在南京路上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民  相似文献   

19.
从1923年6月12日到6月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开了9天。三大闭幕后,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两个"第一次":一是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帮助和参与下,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宣告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二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  相似文献   

20.
1924年,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两党联合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合作.同年5月,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郊区珠江的黄埔岛上,故习惯地称之为"黄埔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