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曦 《人民论坛》2010,(8):246-247
图式化是一种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艺术表达形式。大量的广告、报刊、杂志以鲜明、直接、简约的方式冲击着人们的"视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从历史、社会意识状态等几个方面理解图式化发展的现状、主要特征以及与大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3)
<正>6月19日上午,论坛继续召开"青春力量助力成长·两岸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主题峰会"。峰会由台声杂志社、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社、中华文化促进会传媒中心、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台湾《两岸民间交流》杂志、《远望》杂志、《两岸犇报》  相似文献   

3.
李志强 《群众》2010,(1):43-44
<正>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成为人们掌握信息、互动交流、开展服务的重要渠道。因特网形成的网络虚拟世界,是党建工作必须面对、必须驾驭、必须主导的一个崭新世界。"网络力"已成为党的执政能力新的  相似文献   

4.
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尺度与规范.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这是因为,媒介不只是人们须臾不可离身的信息工具,它还包含着"一套与新技术特质互动的社会关系"[2] ,"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地改变人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并深层次引起"人的尺度"的变化.正如书籍养成了人们线性思考、主动思考、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式;声画同步的电视更容易让人处于被动接受、消极思考的状态;网络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让阅读更偏向于短、浅、快;短视频的兴起则从根本上消解了人类自有印刷文明以来养成的阅读、思考习惯.媒介在带领人们观看世界、了解世界、参与世界的同时,不同的媒介技术,由于其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展现信息的方式各有差别,这些差别在无声无息间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并在漫长的改变中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意识形态.从人类早期延续至今的口语媒介,到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形态,媒介技术已经渗透当下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3]的重要指示,需要直面智媒时代媒介技术迭代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传媒日益多样化发展的今天,现代传媒的舆论力、信息力甚至价值观均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文化生活等产生着巨大影响。现代传媒如同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学习模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又给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带来负面影响。本文旨在研究现代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从政府、团组织、传媒产业、学校等角度,提出解决构建现代媒体与青少年价值观之间和谐关系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报刊、广播、电视、还有正在崛起的互联网络等共同组成了现代社会的传媒体系。在人们日趋快节奏的生活中,传媒已经成为了相互之间建立联系必不可少的纽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博士认为,传媒的表现形态丰富多彩,但其主要功能还只是局限在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7.
1958年,商城县超英人民公社的经验和做法引起了报刊的广泛关注.从报刊的文章看,思想宣传在超英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今 《今日浙江》2007,(9):17-1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曾经读到如此美的诗句就如同遇见一个世外桃源.而如今,当数字化、信息化进入我们生活时,高山,阻隔着交通,物产无法快速流通,成了人们追求现代文明的屏障.  相似文献   

9.
第五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它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必然结果。它是调节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的消费,是集文化娱乐、新闻媒体、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第五产业的崛起将未来的经济和文化合二为一,将成为拉动内需、繁荣市场、发展经济的强力催化剂,并成为21世纪光芒四射的“朝阳”。 媒体“钱”景迷人,产业风光无限 传媒主要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迅速普及的因特网及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的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分配、提供文体娱乐等。传媒产业作…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政治结构,而政治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形成.这使得新闻传媒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一种被操纵的工具;而传媒也反过来影响政治及统治者本身.政治与传媒的互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传媒政治化、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翻阅一页页杂志,犹如重温改变了数千万残疾人生活的这项事业的历史.一年一年看,也许变化尽在润物无声中;以百期为节点,反而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本杂志所呈现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桂海论丛》2003,19(1):66-6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也给高校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文章从分析互联网社会的特点出发,阐述其对高校"两课"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状是落后的,其原因之一就是第三产业的极为不发达.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巳成为改变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落后状况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生活方式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生活和活动的典型形式.从空间上看,它包括人们的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从时间上看,它是人们在社会必要劳动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0,(7):62-64
新航路的开辟、中西物产的交流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活动;甚至能够引发意想不到的社会风潮。闽商在海外贸易中主营的丝、瓷、漆器等商品就引发了欧洲17~18世纪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15.
张桂远 《传承》2010,(3):80-81
1958年,商城县超英人民公社的经验和做法引起了报刊的广泛关注。从报刊的文章看,思想宣传在超英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有近万种报刊,分散在数千家出版单位。报刊业目前主要有两个不足:一是资源重复构建,出版单位集约化弱;二是难以抵挡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因此,报刊市场正不断萎缩,部分报刊甚至陷入生存困境、绝境。与此相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却呈现"逆生长"态势。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扎根主业、艰苦创业,成为全国高校期刊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首家高校期刊传媒集团,是自治区首批直属重点文化企业、自治区期刊业的领航集团,其期刊品牌优质,年销售总量  相似文献   

17.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程宪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撰文提出:宗教是一种维系生命和生存态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对世界具有认识和说明作用,而且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人生观,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系统。从历史上看,...  相似文献   

18.
许敏 《公安教育》2014,(9):16-21
正一、引言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高效。我们的生活被"微"化,世界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微时代",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营销等微事物的兴起,人们的阅读和学习生活的习惯在逐步微化,基于"碎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9.
正祭祀仪式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存在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展演,是内心信仰世界的外在表达,隐含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导致原始宗教因素得以较多保留,祭祀行为较为常见。祭祀仪式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灵魂",内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祭祀仪式的各种器物如同人们生活中的密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网络时代的兴起,不仅改变着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政治生活方式。上海"钓鱼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事件都是人们以互联网作为政治参与的平台,通过网络获取社会信息,又通过网络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褒贬评议,并发表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