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证与我     
饶伟 《中国公证》2005,(9):59-60
说实话,在学生时代,我的理想是去做一名律师,除恶扬善、维护正义,但佛法讲求缘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得不说我与公证有缘.记得2002年的一天,我陪一个同学去公证处应聘,前来应聘的其他人不是嫌工资不高,就是畏惧工作辛苦,纷纷"落马",结果我却意外地留了下来,从此踏进了公证之门.那时,我只是从课本里抽象地了解公证,公证在我的脑海里就犹如一张白纸.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在公证处摸爬滚打三载有余,这三年,记录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历程,这三年的经历告诉我,选择公证是对的,我为我所从事的这个职业感到深深的自豪.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律工作者.我和公证有着三十多年的缘分.不仅参与了河北公证制度的恢复重建,也见证了中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壮大。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司法人员,但我对公证工作的热爱,对公证事业的拳拳之心却一直未变.而且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3.
文中 《中国公证》2002,(4):46-49
这一章主要通过对公证制度的渊源及其在两大法系国家的不同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世界各国现行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五种类型的公证职业方式进行评介,从而总结出公证职业具有法律职业性和自由职业性双重属性,得出公证职业是法律职业、公证人是法律职业者的结论;然后,以此为对应,从我国  相似文献   

4.
陈丹 《中国公证》2004,(2):20-21
一、从私办公证处看国家证明权行使方式改革的度 如前所述,公证制度诞生的最初,公证活动本来就是国家机关或社团中的一种个人官职或职业(代书人或书记官)的行为,由个人代行一些国家职能.在法国,其公证的效力尽管远大于美国,但至今采取的仍是由公证人代理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中 《中国公证》2002,(3):55-57
本文围绕公证人这一主题、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公证价值;二、公证职业及角色定位;三、公证职业素质要求及职业素质养成。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三条线索”贯穿起来:应然、实然、如何实现实然到应然。应然,即应该是什么,侧重于理论分析;实然,即实际情况怎么样,侧重于现实状况的介绍(包括国内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法国考察公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爽 《中国公证》2004,(11):28-31
一、法国公证人及公证机构的情况 在法国,公证人为自由职业者,其从业活动是独立的,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必须多少人方可组成公证事务所.最早多为独立的,一般由一个具有公证人资格的人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组成.随着行业发展趋势,法国公证事务所由独立向联合发展,进而发展成公司形式,成为一种组织机构,在办理公证业务方面没有管辖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陈思可 《中国公证》2009,(12):64-64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以某种原因并以临近退休的“高龄”从律师行业转到公证行业.这大概是命运使然吧。加入公证队伍一年多,各种感触颇多.但最让我割舍不掉的是我与公证结下的不解之缘,这段缘分值得我倍加珍惜,并且注定会一直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思维指导着他的行为,任何行为都反映出行为人的思维,而职业思维是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思维状态,这种思维状态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公证人的思维也必然带有公证行业的职业特征.  相似文献   

9.
许育红 《中国公证》2004,(11):50-53
姓名,是指人的姓氏和名字.姓氏,是表明家庭的字,姓起于女系、氏源于男系,现姓氏专指姓;名字,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与姓合在一起,用来代表一个人,以区别于他人的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10.
蒋燕 《中国公证》2008,(12):63-64
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人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而有的人却会用心地阅读,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每一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三十多年已走过,回想起来有太多的感慨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那就是公证照亮了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一年开始了,《中国公证》杂志以一个新的面孔跟大家见面了。去年延续了前年的封面设计,本意是尽量保留杂志的一种风格,但大多数人喜欢每年有个不同的封面。我们不是固执的人,所以今年就改了。改之前,我们寻思了好几个月。杂志内容的几大板块也做了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证》2014,(3):32-33
正很高兴能和年轻公证人员一起交流。现在我把这些年来关于公证执业区域的一点思考和大家汇报一下。现行的公证执业区域是由《公证法》第25条规定的,这个区域和以前的规定相比,主要是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把原来的公证管辖变为公证职业区域;第二个是规定了职业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第三个是规定了当事人的协商权和处理冲突的规则。按照解读,它的作用主要有四点,第一个是淡化公证机构的行政色彩;第二  相似文献   

13.
罗润祥 《中国公证》2004,(10):35-36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表述.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是邻近属概念加种差的方法.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了一个概念全部外延的与该概念最相近的概念,种差则是指同一邻近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定义的定义项又必须遵守与被定义项相应相称、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清楚确切、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的规则.明确"公证"这一概念,下定义是最好的途径.定义就必须使用定义的方法、遵守定义的规则,才能真正揭示出"公证"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
贾琼 《中国公证》2011,(7):26-28
在公证处工作了多年.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哪个公证业务的办理难易程度.而是我们遇见的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所带给我的不同感受。由于我们从事的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不可避免地.我们每天都要与很多职业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性情迥异的当事人打交道。很多时候.我们的喜怒哀乐受这个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的影响和左右。喜自不必说,当事人感激.我们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  相似文献   

15.
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以后,在公证机关内部及社会上形成一种认识的误区,那就是公证处摆脱行政编制成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公证员脱离公务员队伍成为职业公证从业人员,不再承担有关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一、公证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建设对公证业有何重要意义?这是在加强公证人职业道德建设中首先应当回答的问题.在现实语境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目前对职业道德建设意义的认识还受到较为明显的"实用主义"的影响,即仅仅把职业道德的意义归结为遏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有用性上.不可否认,职业道德自然具有道德的归制、引导功能,但这种认识的局限在于把职业道德同职业自身的特性和需要剥离开来,将其看作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简单延伸,而忽略了职业道德对职业自身特性的反映和对职业需要的满足.这种认识上的偏见使我们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而无法深入下去.因此,我们应当转变视角,从职业本身出发去认识职业道德的深刻意义.简单地说,公证人职业道德是公证人职业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7.
效仿企业,立足实际,合理建立运行机制 作为全国公证行业首家整处改制试点单位,南京市第三公证处改制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公证处以一个什么样的机制运转工作。经过征求全体人员意见,我们认为既然已经走向市场,就要像企业那样,结合实际,建立一个适应市场规律需要,有利于开展竞争的灵活的内部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合理设置机构。公证处的合作人会议是公证处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它是公证处常设机构,也是执行机构,在合作人会议休会期间代表合作人会议行使权力,执行合作人会议决议,对合作人会议负…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经济与民事交往中,发生一定的纠纷属于常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作为准司法制度的公证制度应当积极地面对各种可能的纠纷以充分地承担其对于社会的责任.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背景下,公证制度中以非诉的方式预先赋予民事与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的正当交易以强制执行效力不失为公证制度积极参与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证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法定证明职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非诉性审判制度的角色,从而在另外一个侧面保证了公证制度与审判制度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实物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从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变的过渡期.实践证明,在信用经济时期,无论经济抑或社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信用的竞争,而不是政策的竞争.于是,一种集法律制度和非诉司法制度为一体的职业化信用司法制度--公证制度逐渐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实际上,公证制度属于以向社会专门提供信用作为职业的司法信用制度①.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仅对公证制度的基本理念以及公证社会信用、国家信用、国际间信用和公证非诉司法平台以及公证司法平台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戚磊 《中国公证》2014,(3):91-92
正在从事公证工作之前,我在自治区司法厅当公务员,后来又当过执业律师。在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依然任重道远、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的配置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和谐的状态、当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要继续重申"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时代,作为一个公证人,我们所肩负的法律责任、所承担的社会使命,与我们现有的执业能力、执业环境相比,确实还不大相称,我们行业的力量还不够强,我们的职业地位还不够高,我们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发挥。在这样的职业生存状态中,公证人应当如何实现自我的发展、行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