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黄埔》2016,(5)
正用兵如神露锋芒1930年冬,国民政府中央军教导第2师改番号为陆军第4师,师长是徐庭瑶。该师第11旅(后改为独立旅)旅长是关麟征(黄埔1期),第11旅第21团(后改为第1团)团长是张耀明(黄埔1期)。覃异之(黄埔2期)任第21团第2营少校营长。1931年7月19日,原西北军冯玉祥部将石友三通电反对蒋介石,  相似文献   

2.
杨大昆     
《黄埔》2012,(5):40
杨大昆,男,1924年8月3日出生,88岁,四川乐山人。1942年6月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第五期战车学生队,1945年4月毕业(学历为黄埔十九期)。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46年1月,分配到北平参加接收日军在华北的装甲  相似文献   

3.
平型关大捷     
《黄埔》2015,(2):2-9
<正>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为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成立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改称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改称副总司令),参谋长叶剑英(黄埔军校教官)、副参谋长左权(黄埔1期)。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每师辖2旅,每旅辖2团,每师定员1.5万人。全军共4.6万人。3个师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宁夏有一位黄埔老人,名叫苏赓泉,如今已是百岁之龄,他最爱称自己是"黄埔一兵"。苏赓泉,民革党员,生于1917年8月17日,1939年11月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第15期步兵科。他是一名抗日老兵,也是宁夏健在的黄埔同学中的最长者。老人百岁生日前夕,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一行人,驱车来到中卫市,为他送去祝福。苏老家住在中卫市区临街的一栋楼上,当我们敲门时,屋里早早应  相似文献   

5.
开国少将朱家璧曾经担任过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广大黄埔同学和后代亲属对这位毕业于黄埔第8期的革命前辈有太多的追思和怀念。1910年11月,朱家璧出生在云南省龙陵县象达乡。他早年参加滇军,1930年考入黄埔军校第8期。1938年2月,朱家璧毅然离开滇军,经八路军高级参议周素园介绍,不畏艰险,辗转到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9月,陈云指派他回云南开展工作,到重庆时,周恩来就他回到滇军中开展工作作了具体指示。  相似文献   

6.
拜谒中山陵     
吴钟祺 《黄埔》2006,(6):16-17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父亲吴子培早年跟随孙先生荐身军旅,东征北伐。我于1924年即黄埔军校创建同年出生,和黄埔同庚,命中注定后来投笔从戎,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八期炮兵科,1942年毕业后奔赴抗日战场。1949年4月21日,解放大军渡江时起义。1950年,我于华东  相似文献   

7.
侯松平 《黄埔》2013,(3):9-10
由于我的父亲侯炳垚先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我——便与黄埔有了"血缘",一辈子与黄埔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埔精神是什么?我从父亲身上看到了她的核心——爱国。因为爱国,在全国抗战烽火连天的1938年,为抗击日寇,正在洛阳读高中的父亲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父亲毕业后跟随部队在抗日战场上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我看黄埔精神,真了不起!为了国家,她可  相似文献   

8.
我于1916年12月出生在确山县顺山店乡袁庄村,幼年入信阳明港高小读书,后考入信阳县立初中,毕业后考进河南省立第三师范(现信阳师范),1934年夏,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3期,校址在南京)。193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军陆军第一一一师(张学良部)三三三旅六六六团一营二连三排任少尉排长,当时驻防河南淮阳县。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14日,从黄埔机校毕业的同学们从海内外汇聚南京,参加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机校原名交辎学校,1936年3月在南京丁家桥成立。机校同学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5月15日上午,纪念会在南京理工大学紫麓宾馆的会议室隆重开幕,会议由机校战五期同学杨大昆(黄埔十九期)主持,同学们纷纷发言,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胡念恭学长在会上以自己在黄埔炮校十七期毕业为例,说明机校和炮校都是黄埔军校的一部分,都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现在都要团结海峡两岸同学,为祖国统一作贡献。最后由机校一期的阚士元学长(黄埔十三期)提议,成立恢复重…  相似文献   

10.
黄埔风云     
吴昌华 《黄埔》2006,(1):33-36
本刊2005年第6期介绍了毕业于黄埔军校二十二期的吴昌华,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历时半年撰写了章回体文学巨作《黄埔风云》的情况。全书80回,近90万字,时间跨度从1924年至1976年,涉及黄埔师生108人,洋洋洒洒,大气磅礴,极富传奇色彩。吴老在百忙中修订了书稿,授权本刊连续刊登,让您在阅读中体味中国现代史上那波澜壮阔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郑琦 《黄埔》2006,(2):36-37
1924年11月30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计有学生456人。他们中出现了一批著名将领。其中胡宗南是黄埔系的代表人物,国内许多报刊、传记、回忆录称他为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个上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黄埔学生在大陆时期获得上将军衔的仅有一人,那就是陆军副总司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7,(2)
正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辉煌厚重的一页。其时,黄埔4期生王子伟就职于陕西警备第一旅,经历了这次事变。王子伟,1906年生,陕西渭南人。1926年毕业于黄埔4期,先后辗转于邓宝珊、张治中、张钫等部。1932年考入陆军大学第10期。因家境贫寒,负担又重,经济颇为拮据,后经同乡引荐,得到杨虎城、孙蔚如来信嘉勉鼓励,并得到第17路军驻南京  相似文献   

13.
何兰生 《黄埔》2007,(2):23-24
姚子青(1908-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附。1935年改任营长,1936年升任陆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一营中校营长。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父亲李善勋,1914年出生,黄埔军校第十五期毕业。原任傅作义第十六军少将副参谋长,1949年1月随军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五军任军后勤部副部长。2010年11月1日去世,享年96岁。至死不渝的黄埔情结父亲生长在苏北农村,祖辈种  相似文献   

15.
远声  廖加强 《黄埔》2006,(2):64-64
《黄埔》杂志编辑:新的一年刚开始,读到2006年《黄埔》第1期,使人十分高兴与喜悦。在编辑部全体同志辛勤劳动努力下,有着海内外黄埔同学、亲友和广大读者的支持,杂志页数增多,内容更加丰富,绚丽多姿,封面和版式设计更显大方。编辑部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实现,争取提供更多稿件,让编辑部选用,实现共同的理想,使《黄埔》杂志成为一朵精神文明之花。新春伊始,对编辑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浓浓的敬意。深深地热爱我们的《黄埔》。麦成坤(十八期同学)河南省88岁的十四期同学郭宗昌1月19日给本刊寄来贺年片,他在贺年片上写道:我收到了2006年第1期《黄埔…  相似文献   

16.
刘良惠 《黄埔》2008,(2):34-34
抗日开始后,我前线部队急需大批干部予以补充。在此形势下,我们黄埔十六期三总队学员,就在1940年4月23日,于四川成都本校提前毕业了。我和张鸿基、葛义明、温广义共四位同学,一起被分发到抗日前线太行山区第二十四集团军任少尉见习官。该集团军直辖三个军即四十军、二十七军和新编第五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兼四十军军长,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22,(1)
1926年8月19日,黄埔军校第4期学生毕业时,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员恽代英在《黄埔日刊》上发表了《本期同学录序》,第一次提出黄埔精神。此后,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感召激励了一批批、一代代黄埔人舍生取义投入东征北伐,慷慨赴死抵抗日寇入侵,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以及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18.
正由黄埔十九期同学何兰生先生历经15年时间辛勤收集、整理、编辑、撰写而成的《中国抗日将领英烈谱》(上下卷),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800余位国共两军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团以上军官的传记、略传。何兰生学长以八旬高龄和病弱之身,孜孜不倦,执著追求,呕心沥血地完成了这部近120万字、252幅珍贵照片的抗日英烈传谱,  相似文献   

19.
于岳 《黄埔》2013,(4):58-60
2012年11月,我从台湾购回一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六期第十五总队同学录》,这是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的珍贵文献资料。这本同学录是一个64开精装小册子,历经沧桑,已非常陈旧。其中收录了全部1583名毕业同学的姓名、籍贯、通讯地址等,并且每个人都有照片,这是非常难得的。需知抗战时期的其他分校,可不是都有条件能做到这一点。我曾整理了武汉分校第七期同学录的资料,一经发布于博客上,找我寻求长辈资料的黄埔后人络绎不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项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529旅旅长许权中,1918年参加陕西靖国军,先后任营长、团长,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1925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国民2军旅长,曾留学苏联。1933年在抗日同盟军任师长、副军长等。1057团团长阎揆要是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中共党员。这个旅1937年8月下旬调到河北省易县、涞源、完县、唐县地区以后,坚决执行命令,积极支援友军,就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汉奸,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