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南中部山区严格意义上指琼中、保亭、通什、白沙4市县。东方、乐东、三亚、昌江、陵水5市县各有约70%的地区也属山区或半山区。因此海南中部山区在宽泛的意义上包括了中部和西南部的9个市县,这些市县全部是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尤其是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中部山区经济和沿海地区一样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中部山区经济总的来说大大落后于海南沿海地区。9个市县中。国家、省确定的贫困市县就有7个。1994年,9个市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含农垦)为69.73亿元,占全省330.94亿元的21.1%,人均GDP3029元,为全省4820元的62.8%。1987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关系经济工作全局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市县在海南省中占地广阔,人口众多,全省十九个县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县占九个c因此,如何调整和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市县产业结构,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市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推进海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海南“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的要求。一、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市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方向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今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高度重视农业,加…  相似文献   

3.
海南建省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将民族地区的民房改造列为振兴民族经济、改善少数民族居住条件的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几年来,黎苗山区的民族纷纷告别船形屋。茅草房,乔迁新瓦房。自1992至1995年底的4年间,海南省民族地区一共改造茅草房71031户,建成砖瓦房或平顶房面积545.25万平方米,388797名少数民族同胞告别了世代居住的阴暗、潮湿的茅草房,住进了明亮、卫生的砖瓦房或平顶房。199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改造茅草房1.79万户,建成砖瓦房或平顶房137万平方米,又有9.71万名少数民族同胞喜迁新瓦房。在黎苗山区民房改造的…  相似文献   

4.
你们《关于撤销黎族苗族自治州、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和成立民族自治县或民族乡的请示》(海省筹〔1987〕1号)收悉。同意: 一、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原自治州所辖市县继续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优惠  相似文献   

5.
正海南建省30年来,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大跨越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初步具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海南省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中,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其余民族是解放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分散于全省各地。世居的黎、苗、  相似文献   

6.
王秋虹 《今日海南》2012,(10):30-31
约一万年前,一群骆越人跨海而来。从此,海南岛上有了奔放延续的生命,缔造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生动证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丰富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稿件旨在探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创新之路,为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勇 《今日海南》2009,(9):43-43
海南电梯业的发展,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建省以前,全省安装使用的电梯不超过50台。至2008年.海南电梯使用量增加到9700多台。尤其近几年,电梯数量的增长更加迅猛,从2005年至2009年已连续5年保持年均1500台左右的增长。从地区分布上看,全省各个市县都有电梯,而且电梯也走进了乡镇上的宾馆,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海南是一个建省时间不长的特区省份,与其他特区城市相比,海南的面积、农村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海南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远远大于其他特区。研究海南的地区差距,对于正确、全面地认识省情,科学、合理地进行宏观决策,以及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地区不平衡问题建省以来,是海南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建省前,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原始、单一,基础脆弱,各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建省后,海南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全新时期,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省人…  相似文献   

9.
1997年4月28日,海南省哲学学会在海南省委党校举行“海南如何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小型理论研讨会,到会理事就这一中心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海南特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经济特区的第一标志,没有对外开放就无所谓经济特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是海南经济特区的显著特点,又是海南再创新和再发展的支撑点,开放把海南推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自建省办大特区以来,海南全省工农业生产待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87年的55.88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383亿元。对外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党政机构的改革,对少数民族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一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世纪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因此,认真分析少数民族于部的现状,并按照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和探讨到本世纪末少数民族干部的发展对策,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本文拟以杂散区民族地区曲靖为例,剖析具体,探讨全局。曲靖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的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据1996年底干部年报统计,全区有少数民族干部6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83201人的7.5/,比1987年的3689人增长69.2/。其中少数民族女干部有1492人,…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民族市县是大特区中的“特区”,经济地位重要,近几年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加上发展的起点与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海南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在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市县经济发展快慢,必然影响到海南大特区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一、加快发展民族市县经济的有利条件(一)从经济体制上看,民族市县与海南率先在全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改革同步,在海南进行的一系列超前改革在民族市县也基本实施,如民族市县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竞相发展的基本格局已形成;…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宗旨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社会安定的基础和前提。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采取了多方面的有力措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13.
论大中型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作用及影响沃泽明一、大中型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现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结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旧中国没有一家大中型企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各少数民族要发展成为现...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区域经济带动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镇乐 《新东方》2010,(5):11-16
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起所实行的省直接管辖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市县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2年来,总体上看,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协调市县共同发展显得越来越紧迫。以2008年GDP为主要指标,18个市县可分为两类若干个等级。第一类是海口(443.2亿元)、三亚(144.3亿元)两个地级市;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日,2014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在五指山开幕。近万名全省各少数民族市县的黎族苗族同胞代表、五指山市民,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此次活动持续3天,包括"浓情三月三·幸福五指山"主题文艺晚会、黎祖祭祀庆典、原生态民歌对唱、黎锦苗绣技艺比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民族地区旅游推介会、黎族苗族特色美食商品一条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等10余项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16.
高泽强 《新东方》2009,(11):18-23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文化调查和民族识别等工作,首次对少数民族各方面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文化大革命”10年期间,少数民族文化在“封建落后”“破四旧”的口号下遭到严重摧残。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走出贫困     
走出贫困海南省妇联蔡黎明摄海南省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是除台湾外中国唯一的岛屿省份。全省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37个民族、701万人口。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海南1988年建省时,全省19个市县中就有12个贫困市县、120万贫困人口,其中妇女占到7...  相似文献   

18.
朱寒松 《今日海南》2014,(10):30-31
正海南中部地区包括保亭、白沙、琼中、五指山、屯昌和定安等6市县,是海南生态保护核心区域和全省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也是革命老区和海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它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保存较完好的热带雨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对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要搞好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深入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和民族特点,掌握实际情况,认识民族地区这项工作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相应的政策与策略,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发展。为此,笔者对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和初步探讨。一、曲靖市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位于滇东北的曲靖市是云南省典型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现有各种少数民族36-2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83%。改革开放的20年来,曲靖市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和党风廉…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更为困难。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二是政治、文化相对落后;三是地理位置劣势,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吸引不了投资者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定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经济开发区的路子,开辟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开发区,对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根据近几年在河池市民族经济开发区工作的实践,谈谈对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的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