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整体论与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伦理学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派别,在环境伦理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在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罗尔斯顿把整体论思想与生态学观念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新的价值论实现原则,即生态-整体论。罗尔斯预借助生态学范式与生态-整体论的有机结合达到对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运动与女性主义运动的共同目标是推翻二元统治的逻辑框架,以此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情境伦理(contextualist ethic),认为个人的伦理叙述和实践都是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关系伦理的强调,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首先认清自身作为关系中的个体或共同体而存在,从而使人与自然关系有一个更为和谐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学术聚焦于环境伦理学。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对女性、其他受支配的人群、动物和自然的概念化和待遇之间的联系,需要一种女性主义的伦理分析和回应。最低限度上,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是发展不偏向于男性的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理论与实践并在前女性主义存在中提供一种导向去实行。但生态女性主义与其他环境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又存在显著不同,除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还研究性别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成长于对女性的支配和自然的支配之间的联系和理论化。作为一种关爱伦理,生态女性主义重新将环境伦理学的焦点聚焦于自然可能的意义、道德上的说法、人与与他者联系的观点(人与非人类自然),塑造人类、自然以及人类对非人类自然环境的义务的基础。生态女性主义伦理以反对二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批判为基础,将所有具有父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不平等现象均纳入其探讨的视野。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将女性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相结合,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在当代环境伦理学中展示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广义 《前沿》2011,(13):173-176
寻求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双赢"路径,已成为建设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桂西北河池市地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系统非常脆弱,在自然资源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伦理—经济—生态"范式遵循了一定的生态伦理原则,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的较好方式,有利于该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梅 《求索》2010,(6):125-127
"天人"思想是中国哲学传统的核心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智慧。儒家的"天人合德"、"天人同构",道家"天人同源"、"道法自然"以及佛家的"依正不二"思想是中国天人思想的精辟表达。与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下的人天分离思想相对照,中国哲学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同构合一。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这种思想将普遍被世界重新认识和发掘,扭转当代生态环境危机,必须在整体上放弃西方"二元对立"的生态范式,确立以东方传统为原则的伦理文化指向。倡导中国哲学传统,寻求现代性转换和整合,为当代生态伦理育成提供精神滋养,应成为当代人的文化自觉与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5.
倪慧芳  李韬 《思想战线》2001,27(6):40-43
生态伦理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人类在初始时期就具有了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在世界四大宗教以及中国儒道哲学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关于"自然-人-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论不但与生态伦理学具有一致的旨趣,而且还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基于反思思维方式的价值性认知和评价体系,其着眼点是现代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的"转移改造"效应及其建于其上的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理性对传统的自然主义的一种替代和覆盖。当前,生态文化是较为关键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两元对立统一的范畴,即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关系的优化,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当下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解困的需要,分析生态文化建设背后的哲学、伦理根源,从而确立科学、全面而深刻的治理发展视野和极富实操性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军  刘迪平 《前沿》2010,(3):110-113
企业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是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传统制约企业这种短期经济行为的措施往往是采用环境经济学所谓"外部经济内在化"即"谁污染谁负责",面对的是一个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若企业本身没有这种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本文拟从企业生态伦理问题入手,通过对加强企业生态伦理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提出以资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所面临且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基本的基础性问题。今天,随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人们已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环境保护运动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肤浅走向深沉,因此环境伦理成为当今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自然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超越了传统价值观,提出的“生态价值”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其本体论的解释原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立足于人类生存论的解释原则考察自然的价值,克服了生态伦理学与传统发展观的各自片面性,提出并论证了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把"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作为它的价值论和伦理的基础,因而面对着如何从"是"推导出"应当"的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的价值论基础是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发展伦理学确立了个人与人类、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提供了伦理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