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魁元: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我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大家的关爱,人们对残疾人照顾得几乎可谓无微不至。但是我却越来越不习惯了。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我都是可以自己做的,我说了他们又不听。难道我应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吗?大伟:接受关  相似文献   

2.
冯翊明 《当代广西》2009,(15):53-53
台风“黑格比”来了。黄昏时分,风雨飘摇,被秋老虎肆虐多时的这座炎夏之城终于浸没在一片清凉之中。我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天色一点一点地暗淡下去,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昏幽,舍不得起身将灯打开。终于,书柜,桌子,椅子……直至自己,都一起被黑暗淹没了。  相似文献   

3.
孩子上小学,他的班主任老师长得很清秀,也会打扮,有孩子缘,孩子老喜欢将老师挂在嘴边。一次我晚接孩子,急匆匆跑进校门,看见孩子和老师正面对面地比赛跳绳呢,孩子没大没小地冲她吆喝着,两人跳得满脸通红,呼哧带喘,很较真的样子。等他们跳完了,我才有机会插话,我说您真好,还陪孩子玩,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老师却说,哪里是陪他啊,是我自己也想玩。看见孩子和老师无所顾忌的样子,就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这个老师。我想老师是真的爱孩子,她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起,成为伙伴。老师享受着这份属于她的生活,更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问,快乐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其实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到了退休年龄,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组织上给我这么一次机会,去反映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参与和促进一些国家重大问题的解决,完善我国的一些运行机制,能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是我的荣幸,也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一定去努力做好。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诞生,往往要经历一番磨难,一个国家的诞生,又常常伴随着流血和牺牲。中国也不例外,无数革命的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9年1I月1日.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激动地流下了热泪、祖国终于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作为中华儿女,我为您而骄傲。全世界所有向往和平的人民都为您而骄傲。看着影片,我仿佛置身于历史。1841年的邪片战争,轰开厂清政府的大门,一向以闭关锁国…  相似文献   

6.
高潮 《中国残疾人》2011,(11):50-50
谈到无障碍,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2007年全国助残日那天,我和肢残协会的同志们为一个重度残疾人出行维权。他叫路敏,患有高位截瘫,为了能够出外活动,他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在自己的一楼阳台搭建了之字型坡道,没想到这却引起全单元邻居的反对。于是在助残日,我们市残联、市肢协联络新闻媒体和相关单位登门入户为邻居们做了工作,取得了他们的理解,让路敏终于能够出行,自由自在地享受户外的阳光。  相似文献   

7.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4个小家伙,他们中的两个是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另外两个是小矮人“哼哼”和“唧唧”。为了填饱肚子和享受快乐,这4个小家伙每天都在一座奇妙的迷宫里跑来跑去,寻找一种叫“奶酪”的香喷喷的食物。因为,找到了奶酪,就等于是找到了幸福和成功。这4个小家伙都很勤奋,终于,他们先后找到了存放着大量新鲜奶酪的C站。放着大量新鲜奶酪的C站。幸福的生活开始了。哼哼和唧唧庆幸奔波的生活结束了,他们想在C站过永远安逸的生活。但是,嗅嗅和匆匆就不同了,他们像以前一样,每天早早地来到C站,享受美…  相似文献   

8.
在无端地遭到迫害,尝尽人生的苦酒之后,王蒙正在思考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剥夺了创作权利,从文坛消逝之后,王蒙又终于提起笔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活。王蒙的艺术生命,复活了! 广大的读者以极大的热忱,关注着复活了的王蒙。希望王蒙写出更新更美的作品。仿佛是为了回答读者的关注一样,王蒙也发出了自己的创作宣言:“复活了的我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寻找我自己。在茫茫的生活海洋,时间与空间的海洋,文学与艺术的海洋,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说读书受穷应当不应当羞耻?这就是没有弄明白读书的真实现象和真实意义。所谓的读书就是一种文化生活,是对文化的享受和消费。有人可以偏重这种文化生活,有人可以偏重其它文化生活,就像饮食一样,各自去寻找和享受自己的口味。我还在一家主流媒体看到煞有介事的“警惕富人不读书”,这叫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2月9日初冬的阳光温柔地爱抚着岭南的湖光山色,广州市第一个群众性的残疾人社团——"广州市伤残青年协会"成立了。那时我很高兴,我们终于有了残疾人自己的大家庭,我在协会里认识了许多残疾朋友,其中许多是热爱生活、志趣相投的书画爱好者。我和他们一起愉快地交谈书画心得,并参加各种大小书画展现场挥毫,抒发着心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1.
1 终于一个人了。环顾这个刚刚安顿好的小屋.我疲惫地靠在沙发的角落里.闭上眼睛。一切好像还停在昨天下午两点三十七分——我和韩涛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楼门的那一刻。天气很好.4月的北京桃红柳绿的,到处是春的味道。街上走着的男男女女都面若桃花.看了让我妒忌。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快乐?如此享受春的浪漫?而我却在这个春天变成了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我的书房梦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最细微、最形象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对于我这样的文化人来说,能感觉和享受到的是与我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也是最重要的书、书架和书房的变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30年来我生活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李莹表白: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赢取来的。如果说我是幸运的,那是因为我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同时我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己、塑造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而且我还懂得享受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精彩。  相似文献   

14.
不要贪婪     
在新一年到来的此刻,我的心里十分真实地涌动着这样一句话:“人,不要贪婪。” 这句话,我不仅在讲给自己,讲给家人,讲给自己身边亲近的人,也似乎渴望着讲给我们共在一个时光中生活的许许多多陌生的人。  相似文献   

15.
该爱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很遥远的某一天,当我的孩子仰头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会微笑地回答他/她:去爱一个能够给你正面能量的人。 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在细看是碎片远看是长河的时间中间接地寻找着幸福,直接地寻找着能够让自己幸福的一切事物:物质、荣誉、成就、爱情、青春、阳光或者回忆。  相似文献   

16.
关于英莲     
很久以来,一种无法遏止的写作欲望在我脑海中冲荡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我梦中一次次地出现,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一种对理想社会生活的企求,及其我人生经历的体验、感悟、思维的火花,使我终于在六年前的春天拿起了笔,写了梦想写了渴望写了幸福也写了泪水。  相似文献   

17.
生活的标记是不安精神上的不安,便是生活之证明。──麦尼夏没有一个人会过得完全无忧无虑。人拥有未来,可是无法由自己保证未来的发展,所以会过得不安。晚上睡觉时,你松一口气,心想终于平安地过了一天。其实,在安心的背后,还隐藏着忧虑。有了铁饭碗,就可以安心吗...  相似文献   

18.
从容之美     
翟杰 《现代领导》2014,(4):54-54
我的一位朋友,每次见面总是抱怨她有多忙:家星,上有老下有小,都指望着她;公司里,因为担任一个项目的小组长,要上传,要下达,还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一一安排好……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时间,可是,时间总是不够用,更不要说自己的享受了,不知道多少天了,没有看过电影,没有读过闲书。更没有彻底地放松下来逛逛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  相似文献   

19.
我很平凡,与大多数人一样朝九晚五,为生活奔忙。因为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善意的社会,所以,自己先学着做一个善意的市民。  相似文献   

20.
住在城中央     
我读《桃花源记》,就会联想到我的老家。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可能是环境的相似,相似不仅在于田园风光,也在于偏远。我说我是一个乡下人的话,所谓的乡下,那可是乡下中的乡下了。而我最早的城市概念则来自于父亲工作的县城。一个人如果一直生活在乡村,是不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乡下人的,就像一个中国人只有到了国外才会明确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