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建军副教授撰写的《改革与发展中的印度经济》一书于 2 0 0 4年 1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改革与发展中的印度经济》共 2 8万字 ,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回顾了 1 991年以来印度经济改革的历程 ,主要阐述和分析了印度的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和财政金融等部门改革和发展的状况。中篇主要介绍和评估了印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外资政策的演变 ,并对中印两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外资政策进行比较。下篇题为“印度经济与中国经济”。这一篇除了对中印经济发展状况做了总体比较外 ,还就印度反倾销对中印双边贸易的影响、中印两国国家创新能力比…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南亚问题学术研讨会”2 0 0 3年 9月 2 3日至 2 4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南亚学界的 1 2 0多名学者与会 ,提交论文 50余篇。学者们围绕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南亚与云南的次区域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 1 )关于中印关系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 ,双方联合发表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印方在宣言中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对中印建立互信和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有学者提出 ,为使中印关系很好地发展 ,在增加领导人之间的互访的同时 ,加强与印度各党派尤其是反…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7月 11日 ,印度副总统希克瓦特宣布 ,为了避免日益增多的人口吞食经济发展的成果 ,印度中央政府将推出“小家庭计划”,即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不论男孩女孩 ,组成一个利国利民、幸福和美的小家庭。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据 2 0 0 1年的人口普查 ,至当时为止 ,印度的总人口为 10 .2 7亿。至 2 0 0 3年 7月已达到 10 .6亿。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计算 ,到 2 0 2 0年前后 ,印度有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这比联合国估计的时间至少提前五年到十年。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印度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印度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而同为亚洲大国的印度自从1991年实行经济自由化以来,其现代化的进度也在明显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的经济增长开始提速,已经踏上了快速崛起的道路。中印实行不同的政治制...  相似文献   

5.
亚洲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国家最多、政治体制多元化、经济差别大、近年来经济发展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世界主要大国大多在亚太地区 ,该地区主要大国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的重点都在亚太地区 ,因此研究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 ,研究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是亚太研究所的主要任务。鉴于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与世界知识出版社计划合作一套亚太丛书 ,2 0 0 2~ 2 0 0 3年已出版了其中的八部 ,出版该丛书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一些可读…  相似文献   

6.
法国《东西方比较研究杂志》1983年第2期刊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阿·德·格莱特和助理研究员伊·谢弗里埃的文章,比较中国和匈牙利的经济改革,内容介绍如下:中国和匈牙利有着截然不同的地理条件,人口状况和历史传统。在这两个国家中,改革发生的时间和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有所不同。但是,两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却遇到了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联合国把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的现象称为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当今世界存在的重大的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人口规划等多方面的战略问题。日本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早在1970年 ,日本老年人口就达到 7 1% ,1997年 ,这一比例达到 15 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据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测算 :2 0 0 0年老年人中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 16 3 % ,这意味着日本将进入“完全超老龄化”社会。而中国老龄化程度亦在 1997年达到 7 0 4 % ,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由于中…  相似文献   

8.
秦亚青 《美国研究》2003,17(2):128-135
西方主流政治学理论认为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是共生共存的。在过去 4 0年里 ,这一观点一直占据了理论界的主导地位。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法学教授蔡美儿 (AmyChua)刚刚出版的著作《燃烧的世界 :自由市场民主的输出滋养了种族仇视和全球动荡》却从种族研究的视角 ,对主流政治学的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① 该书一经出版 ,立即引起了学界的重视 ,并且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一 利普塞特命题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相辅相成1 95 9年 ,美国学者利普塞特在政治学权威杂志《美国政治学评论》上发表了《民主的社会条件 :经济发展和政治合法化》的著名论文…  相似文献   

9.
司乐如 《当代亚太》2007,63(10):34-41
中国和印度是正在崛起的大国,而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一般认为,美国的利益在于维持国际格局的现状.但实际上,目前"改变现状"的国家不是中国或印度,而是美国.中国、印度与美国的安全战略转变与发展,不但引起三大国之间政治、经济与军事关系的互动,而且对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印美在2005年7月发表的关于核能合作协定的联合声明,成为印美两国关系互动中的一个里程碑,有可能对美、印、中三国的国家安全及国际格局的秩序带来深远影响.但是,美、印、中三国之间过去的怀疑尚未完全消除,这有可能妨碍美印核能合作协定的执行.而且,即使核协议能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最终得到实现,它也会带来改变现状的多种政治、经济和军事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0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东南亚国家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要小得多,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快一些.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力量"运动此起彼伏,在一些国家,街头政治成为常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国家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际是民主的反动.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一 绪 论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和地区协作两种发展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0 0 4年 12月末展开关于服务行业与农产品领域多方会谈 (DohaDe velopmentAgenda)等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2 0 0 4年欧盟扩大为包括 2 5个国家的庞大联合体 ;2 0 0 5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也要发展为包括 34个国家的地区经济联合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变化 ,已经成为韩、中、日以及东亚国家重新确认地区经济合作必要性的良好契机。东亚金融危机以后 ,ASEAN十国于 1998年举行了ASEAN +3峰会 ;随着中国的发展 ,韩、中、日三国讨论了有关在地区内…  相似文献   

12.
印度对欧政策初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印度对欧政策是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是为印度谋求成为全球性大国服务的.为此印度与欧盟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对话合作机制,其重点则落在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上,从而构成了政治与经济同步前进的态势.但作为南亚的首要大国,印度却无意将这类机制扩散到南盟与欧盟的地区性合作,这反映了印度尚未真正主导南盟的现实,也是印度能否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9,24(4):63-68
媒体和国家形象互相影响和互相建构,在这方面传媒对国家国际形象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并通过特有信息源和信息传媒在受众体头脑中定格并形成国家形象,影响人们对某一国家的看法和态度。鉴于国家形象的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等诸方面,本文主要以德国主流媒体之一《时代》周报为研究对象,对5年来《时代》周报有关中国经济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时代》周报视角下的经济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李道揆 《美国研究》2003,17(2):119-127
20 0 2年 1 0月 ,收到李世洞先生以编者的名义赠送的《美国研究词典》(以下简称《词典》)。《词典》的面世 ,对于促进我国美国学的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 ,我为此很是高兴。但是在浏览《词典》时 ,我意外地发现此《词典》在转引本人的专著《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一书中的附录 2《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时 ,“对一些修正案的批准日期依据R .B .莫里斯编 :《美国历史百科全书》第 6版 (纽约 ,1 982年 )作了订正”(见《词典》1 1 76页 )。①但是 ,我现在写这篇短文 ,不是要讨论有关擅自修改他人原著的问题 ,而是这一件事使我认为有必要探析有关美国…  相似文献   

15.
欢迎投稿     
《当代亚太》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与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亚太问题研究的核心期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推动亚太问题研究、服务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这一宗旨。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本刊已从原来的单月刊改为双月刊。改刊后的《当代亚太》在继续刊登研究亚太地区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文章的基础上,还将逐步加强对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安全、文化等问题的理论探讨,并适当增加书评和综述类文章。  相似文献   

16.
一 东北亚地区科学技术的潜力目前 ,东北亚地区占有世界GDP的 2 0 %以上 ,预计到 2 0 1 5年左右 ,东北亚的经济规模将会接近世界GDP的 45 % (美国兰德公司 ,2 0 0 2 )。这表明具有世界最高经济增长率的中国、掌控世界顶尖技术的日本以及正在跃升为新兴技术强国的韩国所处的东北亚地区 ,将会主导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韩、中、日三国现拥有1 60余万名研发人员 ,占OECD研发人员的 47% ;这三国的研发投资也达到了 2 0 32亿美元 ,其规模是OECD全部研发投资的 31 % (OECDMainS&TIndicators,2 0 0 4 )。在研发投资方面…  相似文献   

17.
印度近年来宗教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自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以后,出现了一股空前的宗教热.本文简要介绍了部分典型实例,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印度近年来的宗教热主要是中产阶级推动起来的.而印度中产阶级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迅速膨胀起来的社会群体,也是印度经济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他们的宗教热情既来自传统的宗教价值观,又受到市场经济的推动;他们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到印度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吴永琴  吴冰 《法国研究》2001,(2):130-138
1.前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 ,中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据统计 ,中国 2 0 0 0年的进出口额为4742 .0 8亿美元 ,比 1 999年增长 3 1 % ,据估计 ,到 2 0 0 5年中国的进出口额预计将达到 60 0 0亿美元。换言之 ,中国的商人将会越来越多的与其他国家的商人打交道 ,中国市场在向世界开放的同时 ,世界市场也在向中国开放。但是 ,另一方面 ,中国商人与各国商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是很不够的。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 ,中国商人、乃至中国人对于外国人都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又由于国门才刚刚开放不久 ,中外的商贸往来还…  相似文献   

19.
至2 0 2 0年把印度建设成为世界强国是印度政府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人才是关键。目前生活在外国的印度人有数千万之众,其中不乏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者。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政策得当,这些人才将成为印度强国战略可资利用的一笔宝贵的智力财富。印度总统卡拉姆、总理瓦杰帕依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呼吁海外印度科学家回国,运用他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帮助政府实现把印度建设成为发达国家的梦想。为了吸引海外精英回国工作,印度政府承诺“海归派”可保留双重国籍,来去自由,政府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他们安居乐业。这些海外精英…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即将出版的《东南亚古代史》一书的结束语。《东南亚古代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从远古至19世纪初叶东南亚历史发展的地区史,既有对地区历史发展的综合性整体论述,又有对各主要国家和重要事件的具体分析与专题研讨;既有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历史论述,又有对古代东南亚国家的各民族宗教文化的阐述。作者们从东南亚自身历史的视角出发,对东南亚的史前文化及其特色、稻作文化与社会基本结构、早期国家的形成和演进、中央集权国家的兴起与特征、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和本土化,以及中国、印度与古代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