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以个体性对历史进行关注为特点的大众历史书写颇受热捧。由于长期以来历史书写的被垄断,加上传统史学书写叙事功能的退化,造成了历史的困境与冷遇,而在后现代大众文化与史学自身所带有的休闲功能诱使下,大众历史书写规模逐渐蔚为大观。虽然这种大众化的历史书写是对历史书写规范的一种解构,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新型的建构。尽管大众历史书写受热捧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但这种现象并不能宣告史学热的来临。  相似文献   

2.
王镇富 《长白学刊》2009,(1):137-140
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影像史学”在史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应用。“影像史学”的出现,意味着变革传统的研究方法,这对拓宽传统史学的史料视野,延伸传统史学的研究范围,普及历史学的大众应用,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史学工作者如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对影像史学、书写史学、口述史学等治史方式进行整合,将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历史的真相。作为一门传统的老学科,历史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许多新挑战,“影像史学”可能是应对这类挑战的一条新出路。  相似文献   

3.
近十余年来,社会大众对历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出现了所谓的大众历史热。曹操墓认定风波,早已超出学术范围而成为一个社会公共事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源。大众史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关切人民的生活、利益与需要,把大众的主动参与视为自己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着重对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问题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西方史学编纂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推动历史学家将注意力转向普通大众,去感受他们的经验、行为和欲望。历史的表现形式也变得愈发多样化和多元化,广义上的一切媒质,尤其是电影、电视,成为展现过去、叙述历史的新手段,由此带来的是对于历史性质的不同理解。大众文化的即时性和碎片化倾向,虽然助长了一种微观主义研究风尚和对宏观历史的排斥,但这种历史观最近又被大众文化所营造的对确定性的追求所修正,宏大叙事的回归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张帅 《传承》2010,(30):108-109
心理史学是利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方法。心理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野,有利于将历史研究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充分地认识心理史学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心理史学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平仪  赵菊莲  曾羽 《传承》2011,(8):66-67
通俗史学期刊有办刊的困难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普及大众的历史知识和提高大众的人文素养是通俗史学期刊应负的职责。通俗史学期刊要扣紧时政,挖掘新闻背景;贴近生活,写实人生;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展现史学期刊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7.
覃坚谨 《传承》2011,(22):66-67
通俗史学期刊有办刊的困难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普及大众的历史知识和提高大众的人文素养是通俗史学期刊应负的职责。通俗史学期刊要扣紧时政,挖掘新闻背景;贴近生活,写实人生;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展现史学期刊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8.
侯方峰 《求索》2013,(9):87-89
历史叙事写作在西方史学史中曾占据中心地位.但在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这一写作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叙事体复兴的趋势,但相关争议远未结束。本文分析了历史叙事边缘化的理论背景:史学科学化对其“求真”“求规律”能力的质疑.并简析了后现代主义历史理论对历史叙事独特价值的发掘,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历史叙事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写作模式,可以与分析体的历史写作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9.
王传奇 《求索》2013,(6):67-69
必阇赤制度是蒙古政权时期出现的一种修史制度.这种制度对蒙元史学的诞生和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制度影响下编纂的《脱卜赤颜》一书,不仅标志着蒙古史学的正式诞生.同时其记载的内容因为具备独一性、隐私性等特点,也对后世了解黄金家族的政治、军事行为及其社会风俗、宗教等具体历史情况具有非常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文 《乡音》2013,(2):46-47
就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来说或许历史并不漫长;但对美洲这块地来说,历史却要复杂得多。书写众国的历史,完全反映了历史编撰以及历史教育者的心态。除了历史写,这种心态还通过各种媒介输入读者和观众的思想之中,好莱坞电《飘》《与狼共舞》等影片中不断流出白人对黑人、土著人的想象,灌着美国式的意识,也掩盖了许多历的真相。可不可以说,历史从来都是完整地出现在普通大众面前的?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对地理与历史的关系一直较为重视,不过前后的认识有所变化。大体而言,早年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他视地理环境为一种客观存在,认为其仅为历史发展提供不可改变的物质条件。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通过考察地理与学风之关系,更深入地认识到地理环境可以"陶铸"学风,是构筑文化传统的重要因素,因而将之视为文化史书写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对地理环境与历史之间关系的不同论述,主要是由于其史学取向的变化所导致。  相似文献   

12.
陈姝君 《求索》2012,(5):77-79
天人关系是历史学中的一大关节点,归根到底是对历史本原的认识。班固与李维作为中西方古典史学的代表人物,都用天人二元论对此进行了回答,但这种相似性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从地理环境以及政治、文化层面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国内史学界关于“历史事实”概念的认识,长期陷入“历史事件—历史事实”二分法这一西方话语的逻辑怪圈而无法自解,这是导致无法厘清历史虚无主义根源的重要原因。重建历史学中的“事实”关系是摒弃西方话语的关键。历史“元事实”是历史载体和历史认识形成的母体和源泉,由基本事实、过程事实、因果事实、观念事实四种类型构成,且具有真存性、根源性、庞杂性、唯一性、系统性、连续性、变化性、传承性、不可见性、难验性等特性。历史学家要达到的书写目的是,借助历史载体,运用历史、科学、艺术和价值四种思维而获得逻辑事实。逻辑事实是历史真实与历史认识的有机统一,是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科学性与艺术性、逻辑性和想象性的知识生产。其中,求真是史家之秉性、逻辑事实之基石、史学之根本。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的口述历史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学术界对口述历史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仍有两种不同的倾向.由于史学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档案开放和公布的滞后与当代史研究的日益深入、"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和认识历史的迫切需求等原因,使我国的口述历史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口述历史发展中必须注意提高认识和改变观念、加强队伍和学科建设两个问题.新的史学革命终将由口述历史的充分发展而引发.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是中国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全面、系统、自觉地反思为鲜明特征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史学工作者以极大的魄力和勇气对历史和史学研究的过去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反思.“反思史学”的出现是史学思想新陈代谢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历史学的内省运动.“反思史学”是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当然,人们在思考近10年“反思史学”这一历史现象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各种看法也必然会有保守与进步、正确与错误、形而上学与辩  相似文献   

16.
口述历史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历史”是历史学者借助口头和录音等传播手段,从口述者的讲述中获取历史信息的特殊的传播活动。口述历史是一种新的史学形态,也是一种新的史学方法。不少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对口述历史进行了论述,本文尝试以传播学为理论参照,分析口述历史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秋良  胡鸿保 《求索》2010,(2):227-228,223
历史人类学是一个包含多种不同研究方式和研究传统的概念,既有史学的历史人类学,也有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这一分类虽有时难免有些勉强,但可以使我们避免一些可能制造混乱的误解,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也能更自觉地面对不同的学术传统,能更有效地发展史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朋友间的闲谈中,我曾试探着提问:“史学能不能替代宗教的功能?”朋友回答说:“你要建立一个史学教?这是不可能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我当然不是主张史学宗教化,但也可见这一提法难以为人所理解,也不太确切。一 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一设想呢?因为在专业史学队伍中,多年来盛传着史学危机的观点。其实,从表面上看,史学空前繁荣。只要到书摊上看一看,与“史学”相关的作品琳琅满目,什么纪实文学、传记文学之类,俯拾即是。而全国各种各样的非专业人员组成的史学机构,和不太规范的由缺乏专业训练的人员撰写的史学作品,也十…  相似文献   

19.
魏源史学经世思想述论蒋大椿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曾经是解放以后我国史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至今还有学者在继续思索这个问题。回顾一下我国史学先贤对于这个问题已经作出过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或许会有所助益。本文拟对魏源史学经世思想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一段较长时间当中,我们的历史学界、侨务工作者没有引起对华侨历史研究的足够重视,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1981年12月,我国华侨历史学会在北京成立时,朱杰勤教授等在会上首倡集全国研究桥史学者的力量,共同编纂一部《华侨通史》。这个倡议得到与会者的赞赏。但由于当时条件还不够成熟,全国侨史研究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机的力量,这种愿望是难以实现的。不过,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