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季中扬 《求索》2014,(7):176-181
民间艺术长期处于美学研究视域之外,尤其是民间表演艺术,住住被视为民俗活动,对其审美经验缺乏深入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要求以及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民间艺术,研究其审美经验。就民间表演艺术的喜剧性审美经验而言,民间诙谐所引发的欢笑不同于有着深度思想内涵的讽刺性的笑,也不同于意识已经达到了自我反讽高度的幽默的笑,它是一种缺乏任河指向与内涵的单纯的节庆的欢乐;这种喜剧性的审美经验不是来自分离式的审美鉴赏,而是融入式的瞬间体验,是一种共享性的审美经验,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部体验到了同一种欢乐;其文化精神不是一种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否定性精神,而是一种自得、自满的肯定性精神,是一种充满美意的乐天精神;其文化功能不在于文化政治抵抗,而是有着类似宗教的功能,它祝福生命,团结族群。  相似文献   

2.
审美人类学对美的历史性理解,一是指美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发生的;二是指历史是美的发生基础和氛围;三是指美之为美的观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感。“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代表了两种典型形态的审美人类学:一种是侧重生活感觉的审美人类学,一种是侧重文化仪式的审美人类学,两种形态的审美人类学都批判了美与日常生活的疏离。审美人类学的历史视野和批判精神赋予了其整体性美学和反思性美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美育的崇高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祥华 《求索》2008,(10):113-1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并日渐成为当今审美实践的主流。大众文化过于平面化、感官化,过分迎合人性中的感性部分,因而它在解放人的感性的同时,却容易导致大众感性的过度释放与追求,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单向度的人”。当代中国美育欲拯救感性沉沦中的大众,必须从狭隘的学校美育圈子中走出来,转变为对现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众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4.
刘文君 《探索与争鸣》2023,(11):97-102+194
“慢速审美”是一种与加速社会对应的“减速”审美方式,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叛。杨向荣、雷云茜将其视为对加速文化的回应与反思,张谡在商榷文章中肯定其对加速的批判的同时,提出技术弊端不能完全依靠思维术来解决,且慢速审美的实践是从属于西方世界的地方性话语体系。在此需要商榷的有两点:一方面,慢速审美不过是人抵抗异化的温和路线,不足以让人们走向诗意的栖居;另一方面,审美资本对大众审美趣味进行塑造,并借助消费主义损害人们对审美的真实追求,慢速审美已是资本的傀儡。戳破慢速审美的幻象,思考社会变革,也许才能摆脱速度对人的奴役。  相似文献   

5.
向丽 《思想战线》2021,47(6):151
“审美资本”和“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议题,该问题阈源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空间隐喻的再讨论,亦即,审美和艺术不只属于上层建筑,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挥出基础性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审美/艺术与经济如何基于人的情感结构而建构新型关系的纵深探讨。藉此,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既是对于审美资本在当代社会转型和变迁中所发挥作用和意义的显现,同时也是基于审美资本的特殊性,对审美的资本化及其可能的旧病复发提出的批评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审美信息形态三个世界论李欣复信息论美学及其与电脑的结合产生了各种电脑艺术,充分证明几千年争论不清的美的本质与个性不过是一种人的感官可把握品味的形象性信息而已。根据这一成就,我们借用清人郑燮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象不同说①,可以从...  相似文献   

7.
王振复 《探索与争鸣》2023,(8):139-150+180
从原始巫性文化角度探析中华审美意识的发生,论证中国原始巫性文化的人文特质,揭示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的内在机制,是中国美学的一种“本土化”研究。中国巫性文化的本土特质包含五个方面:以“大巫”居于重要地位;作为汉文字、类比思维、实用理性的历史与人文前导,对于科学技术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容”;以祭祀祖神作为“中国巫”的独特品类,蕴含“生生哲学”的人文机制;从“巫”向“史”,形成影响深巨的“巫史传统”;封建王朝一般都对“大巫”文化采取崇尚与肯定的文化立场与国策。而从原始巫性转嬗为审美诗性的可能在于:原始巫性本就蕴含诗性审美这一历史与人文基因;构成中国美学主要范畴架构的“气、象、道”中,“巫性之气”成为中国式的“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的本原本体,“巫性之象”成为中国式的审美意象、意境说的历史与人文根因根性之一,“巫性之道”因其“实用理性”而历史地构系于德性生命“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巫性的“吉凶”判断,与审美诗性的性质不一而结构相同,可证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之可能。  相似文献   

8.
看惯与看不惯□湖北曲向阳罗力人们对待某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一般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看惯和看不惯。看惯,即习以为常;看不惯,则视为不平,甚至出来主持公道。自然界是由一种种物质构成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一件件事情合成的。人们通过感官感受着外界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个重要的理论、实践现象 审美的目标是最终形成知觉表象的完形化,即形成知觉完形、结构完形。 审美知觉有别于一般的感官知觉,当代符号学大师卡西尔说:“我们的审美知觉比起我们的普通的感官知觉来更为多样化,并且属于一个更为复杂的层次。在感官知觉中,我们总是满足于认识我们周围事物中的一些共同不变的特征。审美经验则是无可比拟地丰富:它孕育着在普通感觉经验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无限的可能性。”鲁道夫·阿恩海姆描述这一知觉  相似文献   

10.
“灰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非主导价值体系而存在,对青少年不良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它以形式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不断地削弱主导文化中的道德理性、审美价值、思想深度、终极关怀等内涵,将青少年塑造成具有玩世不恭、过度消费、行为不检点、缺乏理想等个性特征或反社会人格,以致于最终脱离社会主导文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传播者的领导;正确把握文化选择的向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加强文化劝导力度,提高青少年对“灰色文化”的“免疫力”。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且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西方美学认为只有人的视觉和听觉才属于审美感官,因为它们是“思维”的器官;而中国传统美学却认为味、嗅、触、听、视五觉都为审美感官,因为它们应是“享受”的器官,且特别重视为西方美学家所贬斥的味觉的作用。对审美感官的划分,乃是以中西方对美和审美的看法为根本依据的,其中更包含着中西方哲学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众媒介与青少年审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媒介化的社会,青少年的审美发展受到大众媒介的深刻影响.大众媒介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审美内容和形式,满足了其审美需求,拓展了其审美经验,提高了其审美能力;但另一方面,大众媒介又使得青少年的审美变得缺少主动性,审美经验日益感官化、平面化,在审美趣味上则追求娱乐性和刺激性,并呈现出模式化、同质化的特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为一种伪审美,难以胜任人的解放的使命.对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共同努力、各司其职,以减少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积极推动青少年的审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对严羽《诗话》中“妙悟”的解释,可谓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妙悟是一种灵感;有人认为是表现超尘绝俗恬静清远的审美理想;有人认为是想象力、判断力和移情作用;有人认为它带有非理性的玄学色彩,与西方神秘的直觉主义相似,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本文则认为“妙悟”是...  相似文献   

14.
董惠芳 《前沿》2009,(7):191-194
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他认为“自在”与“自为”在审美对象中可以调和为一种自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的赋予审美对象以“准主体”的地位,这样,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便形成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杜夫海纳将审美时象界定为关系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学审美对象主客二分存在方式观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5.
乡愁乌托邦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中国审美现代性和中国经验的考察与把握,同时也结合对中国悲剧美学精神的理解而形成。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与实践,它一方面从过去探寻那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被破坏了的、但仍具有合理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在多重文化叠合的当代语境中酝酿属于未来的力量。乡愁乌托邦与红色乌托邦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两个关键内核,它们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几乎同时产生,二者互相叠合构成了一个双螺旋结构,蕴藉着巨大的、充满着内在张力的情感空间。乡愁乌托邦规定了审美现代性的“中国性”,红色乌托邦规定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目标,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国审美现代性之路才能够基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当代语境通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刘春清 《湖湘论坛》2002,15(4):19-20
变态人格的审美特异性,其实质乃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习以为常的心理畸变倾向。它可表现在审美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意志系统和个性动力系统诸方面。它的存在意味着心理整体系统的弱化或其局部系统的“坏死”。他们在欣赏和表现美的一系列过程中,其美感的价值取向(审美内容)和价值心理调控,已明显丧失了常态人格应有的审美识别与调整能力。从其特异性的内部机理分析看,表现出三个特征:其一是潜意识的审美残迹性,即审美主体以往人格经历中的挫折所造成的缺损或扭曲,成为审美心理映象之变态,这点正是延续其特异性的人格动源;其…  相似文献   

17.
焦泉 《群众》2008,(6):76-76
美育,顾名思义,即审美教育,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审美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学术界对此却存有争议。其看法大致有这么几种:一种认为审美教育即美学教育。一种认为审美教育即艺术教育,一种认为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咏竹文学的形成、演进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咏竹文学的形成、演进及其文化内涵何明当你遨游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海洋,一首首神韵独具的咏竹诗就会使你流连忘返。竹,是中国古代诗人咏不尽的对象;竹,凝聚着无数文学家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融注了他们多少炽热的情感和睿智的思索;竹,实在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富中...  相似文献   

19.
张寒 《中国青年研究》2023,(1):21-27+61
审美本应是着眼于精神满足的理性活动,但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审美实践呈现出狂欢的态势,并有出现异化的可能。通过对审美活动作出分类与比较,本研究聚焦于青年短时效性的审美行为。网络社会的泛娱乐化、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青年群体的情绪需求,促成审美狂欢;异化边缘的审美活动对个体、群体,以及主流文化造成威胁;狂欢式的审美体验,既是欲望的投射,更是温和的抵抗,诸多审美实践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立美与创化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审美属性是艺术的根本特征,教学艺术也是一种追求美的活动,具有审美性。一堂赋有艺术勉力的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旷神治,流连忘返;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c听一堂优秀教师的讲课,知识会像涓涓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给你一种浓郁的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内心的审美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用真实的富于感染力的情感表现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兴奋、愉悦的感受;把教学作用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