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山寨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寨文化"最初在手机领域摧城拔寨,接着又在文化领域内以种种吸引人们眼球的方式挑战着主流文化,如山寨电影、山寨明星、山寨新闻联播等.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技术使艺术具有了相异于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功能,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睿智判断与乐观估计,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后,在当代语境下得到了更强有力的凸显.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山寨”文化盛行的一年。从山寨厂、山寨手机到山寨版周杰伦、山寨版春晚等。“山寨”文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影响大增。  相似文献   

3.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忽如一夜春风来,“山寨”之花遍地开。山寨电脑、山寨汽车、山寨网站,。山寨大学、山寨电影、山寨明星、山寨春晚……从工业产品到文化生活,“山寨”可谓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9,(2):8-9
在2008这个伟大之年,“山寨”却成流行语之一,从“山寨”手机到“山寨”店铺、“山寨”品牌乃至“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一时间“山寨”好似一种时代文化。“存在即合理”,  相似文献   

5.
魏英杰 《新东方》2009,(9):63-64
2008年以来,“山寨”一词大为流行。日常生活中,时尚人士动辄日“山寨”,报刊杂志取标题简直缺了“山寨”二字就不行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山寨文化现象,自然也引起不少争论。高度赞赏者号称“无山寨,不销魂”,持保留意见者则冷言嘲讽——“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山寨”。到底何谓山寨,山寨文化又是什么?大家却又莫衷一是,简直成了文化无头案。所以,这里确实有必要对山寨及其文化略作梳理,澄清个中谬误与偏见,还其本真面孔。  相似文献   

6.
2008年,随着“山寨”一词的迅速流行,网络山寨文化在青少年中受到热烈追捧,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支撑得到快速发展。它以青少年草根为主体,反映了他们要求得到平等的话语权的呼声。但是这种快餐式文化也存在着内涵不足、缺乏规范制约和模糊青少年的价值观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1,(4):4-5
近日,有居民反映,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绿地广场鼓扬线车站附近的盲道出现了异样,原来约30米的市政工程盲人道路,是用胶带贴成的一段"山寨"盲道。  相似文献   

8.
感动翁丁     
生长在滇西连绵起伏的大山皱褶深处,自然走过许许多多的山寨。有些山寨曾经让我感叹,有些山寨曾经让我留连,有些山寨曾经让我思念,可从来没有一个山寨能够像翁丁那样让我感动!  相似文献   

9.
2009年,“山寨”一词传遍全国.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议论的焦点.它从经济行为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到“山寨明星”.再到“山寨春晚”、“山寨诺贝尔奖”等.“山寨”成为最流行的网络高频词.红火的“山寨”现象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也以强劲的态势冲击着军营.影响着官兵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前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寨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既具有创新、实践和制衡精神,又含有抄袭、盗版、剽窃、侵犯知识产权的成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当趋利避害,探索其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9,(1):100-100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小作坊。“山寨”产品,一般是指以低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靠价格低廉抢占市场的仿制产品,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仿造性、快速性、平民化。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12.
要说2008年什么词汇最红最火最流行?莫过于“山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岁末年初的“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形成了当前的“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7):42-45
山寨一词原意指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现在则取其引申义比喻一种由民间发起、逃避政府管理的生产模式,它们有着模仿、快速、平民的产业特点以及创新恶搞的产业文化,而其中异军突起的就是山寨手机。  相似文献   

14.
马背乡情     
2009年3月10日,贵州省龙里县公安局谷龙派出所民警像往常一样.牵着马匹驮着备种宣传资料向不通公路的大山深处山寨走去。多年来,谷龙派出所针对该乡115个村民组有一半多山寨不通公路的现状.建立了马背上的流动警务室,坚持每周3天以上步行到山寨群众中去.为乡亲们服务、办事。  相似文献   

15.
薄薄的暮色从对面的山梁上轻轻地飞过来,严严实实地把一个小小的侗族山寨围在大山的皱褶里,把一幢幢木楼挤在深深的冲沟里。灯火初上的山寨恰似少女百褶裙上的一颗珍珠款款地在高原渐沉渐深的夜色中闪烁。歌声与伴和的声声琵琶从雕窗的木楼下悠悠地传开去,如莽莽大山中的一泓清泉涓涓流淌。  相似文献   

16.
有媒体称:2008年为"山寨元年","山寨"正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甚至被命名为"山寨文化"。君不见,"山寨产品"摧城拔寨,"山寨文化"层出不穷。据媒体调查,有近五层的网友看好"山寨文化"的未来。"山寨"从哪里来这么多的底气?它真的能够扛着大旗高歌猛进,开创新的文化潮流吗?  相似文献   

17.
孙晓青  杜娟  陈勇 《小康》2009,(1):20-24
一股叫做“山寨”的风潮来势汹汹。有的人瞬间被卷入其中,成为“达人”;有的人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山寨“雷”了一下;有的人拼命抗拒着,但却也难逃“ ”运。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9,(1):25-27
这是一场专属于“山寨”的狂欢。粉丝们在喧嚷中过上了“山寨生活”,有人只是为了娱乐,有人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宣告内心的渴望,同样也有人希望“山寨”可以帮助自己成为“红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史分期及命名问题——以1912年—1949年文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广莉 《求索》2011,(1):204-205,182
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10月1日这一时区的中国文学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如"新文学"、"现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等,对其予以纵深挖掘,前述观点虽有其合理性,但存在各种缺陷,从文学史分期的宏观把握并结合命名学原理,用中华民国时期文学史(简称为"民国文学史")来命名1912—1949年文学有其合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意识”视野中的当今文学创作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沛好 《求索》2010,(6):199-201
文学创作,从根本上说是创作主体在审美领域的一种心理意识的产物。运用"意识"这一心理学的理论视野,从创作主体的心理层面上,去透析创作感知的特质及其形成的心理根源,可更为清晰地审视时下颇有争议的当今文学。在传统文化失落,而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今社会里,当今文学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烙印和社会文化的色彩。这些心理意识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创作感知,在不同的意识层次上形成不同的创作感知特质,从浅入深分别有:角色层感知、自我层感知、存在层感知、心灵层感知,呈现出当今文学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后现代多元化的创作态势。善于运用"静修"这一心理策略,能拓展和提升自我意识水平,从而提高文学的创作感知力,提升文学的创作品位,让当今文学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