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分别会见了尼克松、美国前驻华联络处主任布什和著名记者海伦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同海伦的会见。海伦是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位夫人,在30年代是美国驻华记者。1937年,她从西安出发,只身前往延安采访。当时正逢中共中央开会,因此她有幸见到了毛泽东、周  相似文献   

2.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建国3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入首次访美。邓小平在华盛顿期间,美国进步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交给邓小平一封自己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在1937年写给他的信。故事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陕北时,采访了中央红军和党的许多领导人,因当时朱德、刘伯承和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仍在长征途中,所以,他离开陕北后,希望他的妻子到延安去,以便会见更多的红军领导人和根据地各界人士。海伦·斯诺本人也早就想到陕北去,打算继《西行漫记》之后,再写些报道中国红军和…  相似文献   

3.
海伦·福斯特.1907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律师的家庭.她的父亲约翰·穆迪·福斯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律师.在海伦早年的记忆里,密执安湖上的滚滚波浪,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1年8月,海伦来到中国上海,在驻上海的美国总领事馆当秘书.就在这一年,海伦认识了正在上海的埃德加·斯诺.1932年圣诞节,海伦和斯诺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婚礼.1933年3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宋黎:想不到昨日(笔者注:1982年4月10日)收到你从华盛顿希尔顿大酒店寄来的信,告诉我你为签署加州奥克兰市同大连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协议来到美国。并谢谢你送我织锦缎。”这是与宋黎阔别46年后,海伦·斯诺写给宋黎5000字长信的开头语。 海伦·斯诺(全名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于1907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国犹  相似文献   

5.
她是收到过毛泽东亲笔信的唯一外国妇女她是第一个访问韶山冲的美国记者她是第一个写毛泽东故乡的外国作家  相似文献   

6.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美国进步女作家和记者,中国人民的朋友,从1925年起她6次访华。1958年来中国定居,1970年3月在北京逝世。她多次与毛泽东主席会谈。本文节选了她建国后第二次1964年与毛泽东主席谈话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1月11日,为期两天的波黑重建问题国际会议在布鲁塞尔降下帷幕,与会的50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审议了波黑重建的优先方面,并确定今年国际社会提供的重建资金总额为14亿美元。 据新华社1月15日消息,美国著名女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海伦·斯诺11日在美国一家养老院病逝,享年89岁。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去年6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曾授予她“人民的好使者”称号。  相似文献   

8.
1946年8月,暑气蒸人.6日,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住处的窑洞外的石桌前,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正在热烈地交谈着.“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起来样子可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的问题时,毛泽东回答了她.从此,“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极其伟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诗刊》 1957年第 1号发表时 ,未标明时间 ,《毛泽东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 3年 12月版补上 192 5年。据考证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是 192 5年 ,应是 192 6年 12月。理由如下 :第一 ,毛泽东 196 1年 10月 16日手稿标明的写作时间是 192 6年。《毛泽东手书选集》影印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五份手稿 ,① 其中第一份手稿 ,即落款为“一九六一年 ,十月十六日 ,毛泽东”的那份手稿 ,在《沁园春·长沙》后 ,本来写有“一九二六年作。”② 影印时被隐去了。这样做 ,既使头重脚轻的“独立寒秋”一行字失去了支撑 ,…  相似文献   

10.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这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7月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对赣西南革命斗争的高度赞誉。词中所提到的黄公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1月24日生于湖南湘乡县。1916年底,投奔湘军,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在北伐过程中,黄公略接触了马列主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黄公略认清形势,于12月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党史上,恐怕没有哪部书像《西行漫记》那样在海内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了。1936年6月,由英、美几家报刊出版社资助,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在乔治·海德姆(即马海德)医生的陪同下,秘密进入陕北苏区保安(在西北,比延安更僻远)采访。此前的苏区从未接受过外国人的访问,斯诺是第一个到访的外国记者。四个月后的10月下旬,斯诺悄悄返回北平。随即,斯诺在夫人海伦·福斯特的帮助下,抓紧写作。不久,斯诺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报刊刊发保安访问报道,从…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4,(1)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同志们: 正当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党史人物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我的心情是很兴奋的。湖南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是毛泽东、刘少奇等同志领导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的地方,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省份,湖南文家市是我党大革命时期战略转移的起点,湖南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  相似文献   

13.
在中共党史上,恐怕没有哪部书像《西行漫记》那样在海内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了。1936年6月,由英、美几家报刊出版社资助,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在乔治·海德姆(即马海德)医生的陪同下,秘密进入陕北苏区中比延安更为偏远的保安采访。斯诺是第一个到访苏区的外国记者。四个月后的10月下旬,斯诺悄悄返回北平。随即,斯诺在夫人海伦·福斯特的帮助下,抓紧写作。不久后,斯诺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报刊刊发保安访问报道,在中国文化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1937年10月,英国…  相似文献   

14.
海伦永远忘不了对少帅的记忆:他那天身着一件灰色长袍,愈显儒雅,他有些激动,全身充满革命的激情。1936年6月,南京国民党军与东北军、西北军的紧张关系如阴云笼罩着西安。此时,埃德加·斯诺只身秘密去了陕北,夫人海伦则留守在这座古都,海伦确信这里必将有绝好的新闻发生,她甚至认为这也许是她最后一次有机会来记录历史了。新闻果然在毫无征兆之时发生了。10月3日,张学良派人来请海伦———在西安唯一的外国记者前去采访,希望通过斯诺工作的报纸———伦敦《每日先驱报》向外界披露西安的形势。海伦永远忘不了对少帅的记忆:他身着一件灰色长袍…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的进步女记者、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从1925年到1970年,她曾6次访问中国,出色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同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和她谈话时,首次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次谈话的内容后经整理,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1946年8月6日,雨后初晴,万象更新,延安杨家岭宁静、清爽.下午3时许,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从延安北关美军观察组大院里乘坐一辆  相似文献   

16.
海伦·斯诺,美国人,在美国犹他大学毕业后于1931年来华。1932年底与在华美记者斯诺结婚(1949年离异)。翌年迁居北平,任美国在远东最有影响的报纸《密勒氏评论报》驻华北记者。1936年6月,斯诺由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美国新闻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历经艰险,独自访问延安。在毛泽东和朱德帮助下,她得以见到许多中共要员和红军高级将领,但未能与已率部赶往前线的任弼时和邓小平谋面。直到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海伦·斯诺终于见到了邓小平,并将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了他。1979年1月30日晚,美国华盛顿,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举行盛大的招待会,庆祝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的著作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1927年5月27日,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用俄文发表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国外刊物首次发表毛泽东的著作。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在1928年出版的《中国大众》  相似文献   

19.
正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毛泽东在1937年写给他和任弼时的亲笔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埃德加·斯诺第一任夫人海伦·斯诺那里。海伦也是一名美国进步记者。1937年4月,她在斯诺的影响下,只身前往西安,并成功进入延安,写下了她的成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幽默诙谐驱散了延安上空的乌云,凌青如沐春风。毛泽东对罗德里克说:赫尔利最多只给小米饭吃,不开欢迎会,不拍巴掌。“四八”烈士事件“极可能是国民党特务搞的”除了斯特朗女士外,来延安的外国记者还有上面提到的贝却敌、白修德、阿屈·斯蒂尔等。阿屈·斯蒂尔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延安时我有幸做过毛主席的几次翻译。除同一些外国友人的一般性接触没有留下文字以外,有记录可查的较重要的翻译有两次:一次是同阿屈·斯蒂尔,另一次是同罗德里克等几位记者。谈话时间是在1946年9月29日,记录全文后来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