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屈原与浮士德并提,这原本是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众所周知,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作品《离骚》闪耀着他自己的光辉思想;浮士德则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长篇诗剧《浮士德》中的主人公,在浮士德身上有歌德的影子,但浮士德到底不是歌德。  相似文献   

2.
赵辉 《台声》2013,(8):89-91
绰号“小鬼”的黄鸿升身上有太多标签,而台湾综艺节目《娱乐百分百》主持人和潮流服装品牌主理人,无疑是他最出众的身份。至于“歌手”角色,从最初就附在他身上,但却好像少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3.
《湘累》和《屈原》是郭老运用同一历史题材,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两个剧本。这两个剧本都取材于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分别塑造了屈原的光辉形象,但是这两个屈原形象却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正陆延青,1971年生人。和他初次接触,就容易处成老友模式,身边的人对他贴的标签有青年才俊、随和、没有架子、学者型、睿智。接触多了,发现他身上最本质的是"真"与"实"两字,真是真性情,是对科学真理的执著追寻,实是务实、朴实,是为人的低调俭朴。陆延青现任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  相似文献   

5.
王剑侯 《今日浙江》2010,(24):54-54
刚过端午,案头看到厚厚一叠书稿,我一看书名,是《大爱若师》。什么是大爱?两千多年前楚国大夫屈原在端午那天投泪罗江而死,这是大爱么?屈原投江时身上的爱国情怀,当然是大爱。  相似文献   

6.
爱情的温度     
寒冷的车站里,我买好票候车。在我左侧的长长队伍中,有两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三十多岁的憨厚男人身上背着大大的包,右腿跪在地上,臀部靠着右脚跟,左腿弯曲,抬着脸与他身边的女人说着话。从他冻紫的嘴唇我感觉他身上已经没有了热度。女人笑吟吟地站在男人身旁,左腿单立,右脚连鞋放在男人的左膝盖上,一脸幸福模样,俨然是一对夫妻或情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两人过于亲昵的举止显得很不协调,尤其是他们旁若无人的谈话和毫无遮掩的笑声引来周围许多异样的目光。“这两个人也太不像话了,瞧他们那亲热样,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不知道这两个…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0,(10)
正从国家级新区到综改试验区,再到自贸区,浦东发展的这一历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不懈探索:改革开放的大试验。细看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浦东身上一直有个标签——试验。比如,2005年浦东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浦东。这个标签的内涵正是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坚持不懈的制度试验,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看,这是一场大试验。  相似文献   

8.
小师妹     
<正>2000年冬天,我因病住院,做了开胸大手术。同病房有一位邹姓老先生,是位高校退休教师。他患肺癌,早我两日做了手术。邹老师老伴早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婚后远赴加国,二女儿当时还不到三十岁,和他住在一起。护理的任务自然落在二女儿身上。巧的是,他的二女儿也毕业于法大,比我小两个年级,现在长春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后有了前科,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纸犯罪记录,成了他们身上一生都卸不掉的包袱。无论升学、就业还是与人交往,“犯罪标签”始终与失足未成年人如影随形,成为其回归社会最大的障碍。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的探索和试点,为消除失足未成年人“标签效应”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0.
杨文 《今日山西》2004,(5):22-23
大院就是大院,可一旦成为文化的载体,他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神秘老人,孩子从他身上寻找慈祥,学者从他身上寻找历史,诗人从他身上寻找灵感,商人从他身上寻找智慧。英国人有句俗语“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我们可不可以说“说不尽的大院文化”呢?在晋商大院中,出名最早的是乔家大院。有人说,乔家大院是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的名。确实,1991年张艺谋携巩俐等,在乔家大院一住便是好几个月,拍出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名噪中外的获奖影片,乔家大院也开始名扬天下。1987年是乔家大院开放的第一个年头,接待游客3万余人;从1991年开始,乔家大院的…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大树,是汉民族文艺的总的根源之一。”作为在湖湘大地度过了后半生,自沉汩罗,创作了大量与日月争光的辞赋的屈原,更是湖湘古代文学的开创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组织并领导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支文学创作队伍,这就是以他为首,包括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在内的“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楚辞创作队伍。虽然现在还没有材料证明宋玉等人到过湖湘,但它至少是一支楚辞创作队伍,而湖湘也是楚辞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漫江碧绿的资水岸边,在千年古城益阳,人们谈起邹岳汉,都说他是“小城的小人物,闯出了大事业”。说他主编的《散文诗》刊,是文学天空中的一颗启明星,为净化当代青少年的灵魂,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已入天命之年的邹岳汉,身上有两个头衔:益阳市文联主席,湖南《散文诗》刊主编。未见过面的人,都以为他是文人气派,学士风度,然而当你真正见到他本  相似文献   

13.
任树民 《求索》2011,(8):179-181
寻绎屈原一生之行事,把屈原放在春秋战国之际士人阶层的崛起及其"士志于道"这一"志道"固持的时代背景下加以考察,"士志于道"的时代精神也显现于屈原身上。屈原一生所"志"之"道"是"美"之"政"的实现。对屈原而言,个人价值的实现体现于社会价值之中。是故,当屈原上不能实现"美"之"政",下不能退守,而以"道"自任又不能使之"独立不迁"的个体价值固持放弃时,其结果只能是走向蹈死。  相似文献   

14.
屈赋哪一篇是绝笔?今昔学者聚讼纷纭,然不出《怀沙》与《惜往日》两篇。我认为这两篇还不是绝笔,真正的绝笔是《桔颂》。 大家认为屈原所说的“从彭咸之所居”是他死志的表白。除《渔父》外,他还有六篇谈到彭咸:《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怀沙》。上列次序,除最后两篇外,多数人是一致的。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屈原生死搏斗的精神矛盾与痛苦的发展历程,以考察确定他的最终绝笔。 《离骚》前半部分真实地回顾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希望竭忠君王,但遭谗被谤,失去了信任。  相似文献   

15.
梁颂成 《求索》2012,(6):158-159,151
龙膺的一生,始终以屈原"枌里(故里)后生"自居,对屈原崇敬有加。他自觉以屈原、宋玉为楷模,结合自己坎坷的仕宦经历,在诗文中尽情倾吐人生的屈怨骚情;他将屈原的行事为人、文学境界作为一种标杆,来评论文坛现象,论诗衡文。龙膺的思想,是在不同的"国家"理念背景下,调和了屈原人生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易靖茗  孙学宇 《台声》2013,(11):92-95
“如果我不从奥克兰去看他,他就不会帮我转学:如果他去澳大利亚我没有跟着去,我们也不会有后来的事;如果我回北京他回台湾了,我们也不会在一起……”原乃彭一直说,如果当初两个人对感情的意志薄弱一点,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与原乃彭聊天,总有一种错觉和穿越感。她看起来太年轻了,她是大陆新娘,也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东北女孩。在她身上,找不到岁月的痕迹,交谈中,她扑闪着的大眼睛仿佛也在跟你说着话。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已经结婚12年,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17.
胡颖 《小康》2005,(2):61-61
每周二早上11点,在上海的徐家汇公园,都可以看见一群外国妈妈推着手推车集合在一起,开始一天的散步与聚会活动。手推车里的洋宝宝们都不超过3岁,这群洋妈妈们都是Shanghai Stroller Striders(上海大步走)的成员。而从美国嫁到上海才1年的Melanie——梅兰妮,正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M&M,注定比巧克力还甜蜜叶继蔚的英文名字是Michael,你很容易在Michael和Melanie身上,找到如同两个巧克力般的幸福与甜蜜滋味。回想起两人4年的恋爱经过,叶继蔚认为,来到亚特兰大市,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如果他没有来到亚特兰大市,两人也许一生都不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顺义分公司经理王广山,刚刚从非典疫情便开始在从警20多年里,什么样的难题他都遇到过,对非典,他和所有人一样4月下旬,疫情更严重了,王经理感觉身上的担子在加他清楚地知道从现在开始,公司近2000名保安员的安全这近2000名保安员分散在100多有人来人往的商场,有昼夜守护的小有整天面对病人的医院……有什么办法能让所有的同志无一人感染非典呢?这种把握性有多大?这因为他心里实在没底,虽有一腔热血,可是一切只能是摸索、尝试。4月20日,王广山经理立即召开全体员工会,他说:“大现在首都是疫情如火,非典病人每天以几十人抗…  相似文献   

19.
黄健  吴杰  兰照发 《当代广西》2008,(16):36-3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两千多年前的一句名言,却在当今一位农村老党员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就是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对面岭村的蒋祖德。  相似文献   

20.
投射效应     
《群众》2020,(12)
正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这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