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手机垃圾短信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给接收人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有些带有欺诈性质的短信更是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治理垃圾短信,无论政府层面还是手机运营商等,都应当发挥各自的作用,抵制垃圾短信的产生,努力净化短信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手机垃圾短信广告进行了法律分析,就垃圾短信广告侵权行为在客观上的表现形式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由于短信的多种发送方式,导致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化,因而责任承担的主体及承担的方式也多样化。文中分别从短信广告发送方、移动通信运营商及行政机关的责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存在严重的"手机吸费"现象,不少手机用户的账单中多出无线增值业务费。这是一些不法手机厂家、经营者和软件作者利用手机内置扣费代码或者扣费程序所造成的,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手机吸费"暴露出目前我国的电信领域监管不严和相关法律措施不完善等弊端。分析我国存在的"手机吸费"现象,对"手机吸费"行为进行法律解析,提出应加强电信领域的法律规制,建立"冷静期"制度,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全面打击"手机吸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手机犯罪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手机犯罪越来越严重,其中不良短信是制造手机犯罪的罪魁祸首.手机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3G时代,手机病毒的危害最为严峻.遏制手机犯罪应落实"实名制",完善立法,严格管理,技术防范,并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5.
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商海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海南省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设立。公司2006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7883万元,专业子公司七家。公司定位为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商,致力于为通信运营商、设备  相似文献   

6.
手机短信在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手机用户面临着垃圾短信的困扰。垃圾短信主要包括欺诈、色情暴力、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产生各种不文明或者犯罪行为,加之目前垃圾短信的治理还存在立法欠缺、手机短信监管不力、缺乏长效的制度化的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公安机关必须联合电信管理部门等开展联合行动和专项整治,有力地打击各种垃圾短信违法犯罪活动,肃清垃圾短信不规范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手机短信给人们交流信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人们所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谣言短信便是其中之一。谣言短信侵害了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利益,严重扰乱了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治理谣言短信,行政权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介入。当然,行政权在介入治理谣言短信时,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治理谣言短信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手机垃圾短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监会已于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手机违法短信的治理工作.垃圾短信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违法犯罪内容的信息;二是未经接受者同意发布的、具有广告性质的信息;三是具有骚扰、报复等性质的信息.其侵害了接受者的生活安宁权、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权,都具有违法性.目前技术上和法律规定都有缺陷,建议尽快在相关法律中完善有关责任规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猛速发展,手机这个新生事物于1973年诞生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它逐步的走进了世界各地寻常百姓家中,然而随着手机热的全球兴起,人们发现手机除了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无限商机和生活方便外,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烦恼和伤害,诸如,短信骚扰,黄色侵袭,虚假广告,暴露个人隐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人们的伦理道德及构建社会和谐产生了极大反响。为此,本文就手机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信诈骗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同时也成为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进行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犯罪分子进行电信诈骗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手机短信诈骗犯罪行为的广泛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与利益,更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为了能有效地预防和惩处手机短信诈骗犯罪,应该完善立法,强化监管和打击力度,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手机作为网络终端设备,具备了网络终端的一切基本特征。当我们把无线网络中的手机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无线网络终端用户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弱势群体。文章分析了网络电信服务中消费者弱势地位加剧的原因,并对网络环境下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屡屡利用手机短信违法犯罪,严重干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成为一种新的污染和社会公害。然而,从根本上控制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违法犯罪已成为摆在公安工作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和大学生教育的冲突与制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速发展的移动通讯是一条庞大的经济产业链、文化产业链,由其衍生出来的手机短消息 文化功能,给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信息传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校园文化空前活跃、丰富,并全 时空、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重视和研究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尤显紧 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4.
地方养老服务发展面临较为严重的供需矛盾,养老服务发展的目标模式是政府、社会力量与老年人分别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主体互动同时又有各自的功能与职责权限。围绕这一目标模式,地方养老服务发展要转变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和机制,完善与落实养老服务政策制度支持体系以及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免息按揭预缴话费送手机"是近年来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一种新型的手机销售方式。就这种销售方式的创意来说,本应该能够达到消费者、手机经销商、通讯运营商及银行"多方共赢"的效果,但是由于运作过程中部分消费者的信用缺失,导致了大量的贷记卡因持卡人拖欠话费而透支。这种特殊的透支行为由于持卡人不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目的,且贷记卡在借款合同的履行中起到的只是支付工具的作用,只是持卡人对借款合同的一种违约行为,而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犯罪中"恶意透支"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支付宝、微信等移动互联方式带来了支付方式的改变,但是银行消费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大额的消费,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然很大。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深化改革期,对银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十分必要。我国银行消费者法律保护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信息安全权被银行掌控、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式合同的运用使其丧失话语权等。因此,应从立法体系、保护机构、司法救济方面着手,对我国银行消费者进行细致、完善、周到、切实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金融事业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互联网为载体的电信诈骗犯罪逐渐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职业犯罪,成为一种案发区域广、涉案金额巨大、群众反响强烈的常发性侵财案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鉴于电信诈骗侵财案件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及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中所遇到的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快电信立法、构建全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平台、提高远程协助办案能力、加强与金融、电信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密切国际和区域间司法互助等,以有效遏制电信诈骗侵财犯罪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