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深入发展,美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国际国内问题。这些问题对美国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念及战略理念构成挑战,引发了美国的文化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对美国当前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相似文献   

2.
美国目前的焦虑,有其广泛的背景与深刻的原因。其中,由发展焦虑、接近焦虑、期待焦虑、身份焦虑构成的战略焦虑以及由此引发的外交走形,是美国焦虑的主要表现。对此,我们应积极应对,防止适应性战略焦虑转向非适应性战略焦虑,或者防止适应性战略焦虑症候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界乱象纷呈的根源在于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转折性变化、相关方尤其是美国及西方对所谓"后西方世界"来临产生了战略性焦虑情绪、未能做好应对准备。从长线观点看,未来国际力量对比仍将沿着不利于美国及西方的方向演进,美国及西方的战略性焦虑不会消失,国际乱局仍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这将考验中国国际战略、尤其考验中国对美战略。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大师罗洛·梅认为,"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更是现代社会"普遍而深刻的景象"。"其中个人焦虑的部分包括内在困惑、疏离、心理混乱,以及价值和行为标准的不确定。"从这一意义上讲,某一社会公民的普遍而强烈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国的焦虑症似有恶化之势。其焦虑与政治氛围、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美国的政治权力争夺白热化,核心价值观异化;另一方面,美国推行蛮横霸道的"优先"政策,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坚持错误的商业价值观,其结果只会四处碰壁、挫败不堪。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当前中等收入群体仍面临医疗等支出过大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滞后,激励机制扭曲、供给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保障水平不足、保障形式单一化,这些因素都导致中等收入群体在面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支出时出现"医疗焦虑"。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有效缓解"医疗焦虑"。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社会的婚姻焦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新闻媒体热议的话题。然而,在谈论婚姻焦虑的各种表现的时候——无论是城市里的"三高"女性由于无法在当前的婚姻市场中找到匹配的结婚对象,还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剧烈的婚姻  相似文献   

8.
微观察     
《乡音》2013,(11):1-1
靠什么纾解"公平焦虑"《人民日报》:只有让人们在各项涉及自身权益的事情中,依靠规则而不依靠关系,依靠努力而不依赖背景,改革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今时代,"公平焦虑"已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毋庸赘言,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公平正义有关。"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既是对群众"公平焦虑"的及时回应,更为继续深化改革标注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到群众切身利益上,改革如何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成果不能惠及广大群众,发展如何获得持续的内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公平正义"不仅是推进改革的目标,更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侏罗纪世界》代表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保守自由主义立场,其主旨强调"尊重自然和传统,反对人为设计和激进冒险"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哲学传统,以及宣扬美国传统价值观中"典范家庭"的价值。同时其也体现了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对女权主义、新兴国家崛起的紧张和不信任。透过《侏罗纪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焦虑和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焦虑     
当前,美国的外交走形似乎已成为常态,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诸多症候纷纷表明:美国罹患重度焦虑症!于美国而言,鸵鸟心态绝非缓解焦虑的理性态度,"美国第一"绝非维护利益的鲜明旗帜,零和博弈绝非走出困境的最佳路径。挽弩自射,终将自食其果、挫败不堪。  相似文献   

11.
曾振华 《人民论坛》2020,(14):80-81
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市场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许多人都陷入了"什么都想学,但却学不透"的"知识焦虑"。"知识焦虑"不仅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个体学习心态、知识内化规律等内部因素有关。为此,应引导知识付费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健康的学习心态,缓解人们的"知识焦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资产的缺失、公共服务问题的突出、消费文化与道德价值的错位,人们产生了"财富焦虑"的心态。缓解"财富焦虑"需要注重金融创新和资产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财富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3.
廖嘉良  黄宗贤 《求索》2012,(5):182-18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形式的诞生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产生过重要影响。前之研究者对泼墨泼彩的诞生互有争议,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泼墨泼彩完全是对中国传统绘画中"泼墨"、"泼色"、"破墨"技法的继承和发扬,与西方艺术影响无关,另一种则主张泼墨泼彩的诞生是张大千融合中西文化艺术的一次汇演。实质上,泼墨泼彩的诞生及其嬗变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推进与流亡艺术家张大千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与身份焦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文化冲突与身份焦虑复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亚洲太平洋地区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下大国角力的主竞技场之一,美国二战后十分重视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通过均衡战略防止苏联和日本等大国对于美国主导下的亚太格局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有意利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已达到延缓中国发展和防止中国崛起对美国亚太地区主导权造成根本性冲击之目的,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环境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本文拟在回顾美国战后亚太战略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就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西方对中国的崛起感到焦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炒作"债务陷阱论",试图破坏"一带一路"合作,削弱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中国的对外投资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旨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发展机遇,通过贸易合作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恶劣的社会治安状况使美国人处于普遍的心理焦虑之中,给社会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那么美国人是如何消除焦虑、重树信心的呢?探讨这个问题可对我国当下化解社会焦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进幼儿园要会各种表演、幼升小要考试、小升初要选拔、中考竞争日趋激烈、明年起高考试点改革……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似乎都面临激烈竞争。有些课外辅导班为了招生,甚至还打出了"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的标语,让家长的焦虑和牵挂与日俱增。其实,随着近些年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孩子们享受到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那么——  相似文献   

18.
席楠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28-131
《赫索格》中的"自然"是犹太知识分子主人公赫索格悖论性认识论的客体化反映。它既象征着赫索格对"田园"传统和超验主义、个人主义的继承,也象征着赫索格作为犹太人对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盛行的美国社会的焦虑,"田园"幻灭为不受控的"荒原",他改造"自然"的试验受挫,最终他不得不回归社会。这一双重"自然"悖论也体现了美国犹太作家贝娄1960年代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9.
牛晓  吴蓓 《思想战线》2011,(Z2):418-419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乡土文学"作家朱厄特就开始在作品中探讨现今人类所面临的诸如城乡差距、工业发展对乡村生活方式的侵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问题。研究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其著名短篇小说《白鹭》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育焦虑"源于结婚成本高、托幼资源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养老负担加重等原因。化解"生育焦虑",应树立全过程管理的观念,逐项梳理各项政策,构建生育友好环境。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劳动保护,推动托幼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发展,促进教育改革,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