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玉其 《前沿》2012,(11):128-131
养老保障是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养老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纵观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基本规律: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是各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共性,不同养老保障模式下的政府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追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加强经济保障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国际组织在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是各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人口老龄化视域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利霞 《求索》2013,(12):254-256
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和紧迫.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在农村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在全面考虑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参考世界其他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主线)+社区养老保障(辅助)+家庭养老支持”的复合型模式转型,同时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新时期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许多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富裕起来,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为基础,得出当前如何建立和完善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辽宁农村已经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还需要不断完善的思考。最后论述了现阶段辽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相关问题,并对如何完善辽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障等三种保障项目。相对于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障,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范围十分有限。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尽快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的对象和保障的标准,完善资金筹措机制,以及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制度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省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事项,勇于创新,努力打造"兜住底线,确保基本,普惠均等,方便可及,健康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注重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基本养老服务瓶颈。一是统筹制度合力。出台《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修订《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不断促进城乡居民保障制度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相衔接相融合。二是落实设施和用地规划。出台《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用地保障的通知》,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徐光志 《长白学刊》2008,(1):109-112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着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功能削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环境缺失,以及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模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层、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构建与地区经济发展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亚动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重新建构及推进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障由谁负责提供、提供多少以及如何提供首先取决于国家和社会所采取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成为社会养老保障方式,所以社会养老保障方式既是养老保障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又是养老保障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本文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养老保障方式提出的要求,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重新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路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峰 《求索》2007,(2):44-4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提高。尤其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障成为急需高度重视的现实课题,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路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应着重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在劳动结构上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民收入上要有显著的提高;在保障项目上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的社会保障范围;在保险税率上不能定的太高,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凉山州彝族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不健全、社会养老支持薄弱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该地区经济供养不足、农村家庭功能弱化,以及习惯法和家支等传统的影响。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完善养老保障的多元化援助体系,同时充分尊重彝族的习惯法,发挥家支等作用能积极推动养老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是党和政府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生活保障转向服务保障是现代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已具备了迈入服务时代的基本条件。认清这一形势,应主动积极应对,加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养老设施建设制度、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制度等基本制度建设。作为各项指标的先行省,浙江省要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走在前列,为全国提供示范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一、重庆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重庆市农民工参加城市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仅占进城农民工总数的5%,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呈低迷状态。即使在最早推出农民工综合保险的上海,目前参加养老保障的只占农民工总数的1/5;北京市的农民工超过300万人,目前实际参加北京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只有9万人。  相似文献   

13.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5):46-48
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问题,有助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大连市现行的农村失地失海农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失地失海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需求日益迫切,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应实施两步走战略。近期要按分层分类原则,按不同的群体、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点到面逐步推进;中长期要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整合,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通过城市化和“富农”政策、“土地换保障”、人口政策和养老保障政策相结合等办法解决制度建设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德国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其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颇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却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远远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所以,合理地借鉴德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提升和完善自身养老保障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大建设》2010,(2):48-49
如何通过国家、企业、个人的力量来保障老龄人口的福利,是各国都在探索的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欧美一些国家也在不断调整其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以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吴乐乐 《前沿》2012,(17):59-62
“老有所养”是事关社会和谐与人性尊严的多维度民生问题,其关涉民生的保障与改善以及公平正义的促进与实现.就基本权利的类型而言,养老权主要属于社会基本权利中的社会安全权,但也涉及财产权等自由基本权利;就基本权利的功能而言,养老权主要涉及受益功能.为了妥善地解决养老问题,保障公民的养老权,国家必须履行相应的国家义务,通过政策、立法等调控途径提供公共物品与制度性保障,进而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18.
《北京观察》2009,(7):27-28
养老保障实现了制度全覆盖 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我们坚持城乡统筹、整体设计、填补空白、有序推进的思路,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  相似文献   

19.
黎明 《人权》2003,(6):14-15
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简称,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喻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一条“安全带”。未被其他保障制度所覆盖或保障不足的人,以家庭为单位,只要人均收入低于最低标准,便可领取维持基本生活的补助。这项制度采取普遍性的全面保障原则,不需要个人承担任何缴费义务,体现的是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国家的当然责任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探讨农村养老保障,对于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乃至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与反思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指出该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对改进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