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和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恐怖主义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网络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网络恐怖破坏战、网络恐怖宣传战、网络恐怖心理战和网络恐怖协作战四种类型。网络恐怖主义与传统恐怖主义本质是相同的,但具有更强的智能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为有效应对网络恐怖主义,要重点做好相关立法、情报收集、技术提升和加强协作等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恐怖主义犯罪相比,在互联网环境下孕育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在组织形态和行为类型方面具有重大变化。在组织形态方面,恐怖组织的金字塔等级式结构向网络节点式结构转变,“独狼式”等个体型恐怖主义犯罪崛起;在行为类型方面,工具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和目标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是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伴随着恐怖主义犯罪新特征的出现,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纷纷通过颁布新的法案或修订刑法的方式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进行防控,在惩治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方面积累了许多颇有成效的立法经验。《刑法修正案(九)》和《反恐怖主义法》的通过,为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提供了更为全面、坚实的法律保障,填补了以往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规制的诸多空白。但是,我国刑法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制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暴力形式 ,网络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恐怖主义形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和武器 ,具有高智能化和不可控制的特点。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要预防和制止网络恐怖主义 ,就要认识和重视网络恐怖主义 ;完善立法和责任落实 ;加强国际合作 ;拥有先进独特的技术和自主的知识产权 ;建立监测系统和快速反应队伍 ;培养大量的优秀后备人才。防范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国家安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林喜庆在《网络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文(载《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中指出,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与“恐怖主义”的结合。互联网在发展的同时,也成了恐怖分子新的武器和新的攻击对象。“网络恐怖主义”,也有人称之为“虚拟恐怖主义’’或“信息恐怖主义”。目前对网络恐怖主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表述尚未统一,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已经形成。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借助于网络复杂性、多变性、虚拟性、隐蔽性以及系统安全的脆弱性等特征,网络恐怖主义呈现出跨国性、隐蔽性、成本低、破坏大、结合性等特点,并在表现形态上呈现多样化态势。中亚地区的网络恐怖主义根植于该地区恐怖主义的特性,将朝着更加便利、手段多元化、难以监控、独狼式激增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在强化反极端主义举措的同时,分别从微观技术层面和宏观的长远战略层面构筑中亚网络恐怖主义的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的社会政治维度来看,以推特和脸谱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仅能点燃"阿拉伯之春",而且也能将网络恐怖主义推向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兴起正是一次恐怖主义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全新生长,代表网络恐怖主义的一种最新趋向。由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所反映的网络恐怖主义最新发展变化,为我国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提供了诸多启示,再一次证明遏制恐怖主义离不开有效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7.
网络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形态,是传统恐怖主义向网络空间渗透与融合的产物。从网络恐怖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网络恐怖分子主要借助网络空间进行恐怖宣传、获取技术资源、发动恐怖袭击。构建网络反恐防恐机制,应当立足于类型和时间双重维度,同时寻求国际合作协同应对。  相似文献   

8.
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表述尚未统一,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已经形成。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借助于网络复杂性、多变性、虚拟性、隐蔽性以及系统安全的脆弱性等特征,网络恐怖主义呈现出跨国性、隐蔽性、成本低、破坏大、结合性等特点,并在表现形态上呈现多样化态势。中亚地区的网络恐怖主义根植于该地区恐怖主义的特性,将朝着更加便利、手段多元化、难以监控、独狼式激增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在强化反极端主义举措的同时,分别从微观技术层面和宏观的长远战略层面构筑中亚网络恐怖主义的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9.
网络恐怖主义及其防治——以犯罪学中的遏制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网络实施颠覆性破坏是恐怖主义发展的一个新趋向,如何有效地防控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以犯罪学家雷克利斯的遏制理论为视角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宗教冲突、民族矛盾等是促成恐怖主义升级为网络恐怖主义的内部推力;实践中恐怖组织的不断受挫和利用网络实施恐怖活动的种种便利是推动网络恐怖主义产生的外部推力.因此,创建公平、公正、和谐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是消除网络恐怖主义的内部遏制力量,以立法为主导的综合防治对策是防控网络恐怖主义的外部遏制力量.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主要为工具型形态,并表现为向对象型形态发展以及与传统恐怖主义犯罪相联结的趋势。与传统恐怖主义犯罪相比,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工具、犯罪对象、犯罪行为及心理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征;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由外在原因和内部原因共同作用而成,其中,传统恐怖主义向网络恐怖主义蜕变进而相互结合的根本原因是其主动抉择的结果。对其除了以技术性措施和制度性措施实行定向防控与全面防控之外,还需要对《刑法修正案(九)》以及《反恐法草案》的立法状况进行巡检,实现网络反恐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信息时代,恐怖主义通过与网络的有效结合,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寻找到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网络恐怖主义的跨国性、灵活性、隐蔽性、迅捷性等特点,使得其具有多样的活动方式,因而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防范、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成为各国面临的新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反恐不仅指防范恐怖分子对网络发动的恐怖袭击,而且还指阻止恐怖分子对网络的利用,以网络为战场反击恐怖主义。恐怖分子为了隐蔽地进行恐怖活动,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普及等特性,隐身其中,将网络开辟为其“第二战场”。为了有效利用网络进行反恐,应重视网络系统的安全,加强网络反恐立法,打击恐怖主义网站,同时利用恐怖主义网站搜集有用的反恐信息,瓦解恐怖组织,打击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信息技术日益进步、交通运输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美国正面临来自恐怖主义、信息网络攻击等多方面的非传统威胁。推进美国情报界情报共享变革,加强情报界内互助合作,已经成为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美国情报界信息共享战略》的推出,进一步表明美国情报界在非传统威胁下促进情报的深挖掘、宽共享和全联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我国而言,情报共享程度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安全保障水平的跨越式提高和打击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发展。革新情报共享意识、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强化情报搜集共享和分析利用的标准化建设,同样是在非传统威胁下,我国必须加以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与邪教虽然不能等同,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邪教的本性及其组织行为模式,注定了邪教最终走向恐怖主义。这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也是一种必然。邪教恐怖主义活动具有疯狂性、突发性、活动方式多样性等特点。邪教恐怖主义未来发展具有科技化、网络化、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对恐怖主义融资加大刑事打击使美国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界开展金融反恐的参照样本。美国的反恐融资执法机构重组、刑事立法及时跟进、加大刑事措施力度和权限,以及具体的办案经验,以期为我国的打击恐怖主义融资刑事对策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对恐怖主义融资加大刑事打击使美国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界开展金融反恐的参照样本。美国反恐融资执法机构的重组、刑事立法的及时跟进、加大刑事措施的力度和权限以及具体的办案经验,为我国刑事打击恐怖主义融资提供了经验,并对我国反恐融资刑事立法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目的,对无罪的平民使用暴力并残酷致死,借以镇慑人们从而屈从其意志。恐怖主义初期,其行为目的是要更多的人观看,达到某种宣传效果;现在则是要更多的人死亡,造成死亡心理威胁;今后可能会以更隐蔽的手段,使用杀伤力更大的武器,造成更大的恐怖。国际恐怖主义具有跨国性、非政权主体性、现代科技性三犬特征,形成在二战结束、冷战、非殖民地化、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时代背景下,目前起主导作用、协调各派、构成全球性地下恐怖网络的则是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恐怖主义是宗教信仰中非共生因素的极端发展的恶果。正视信仰的成因、深度及其恶劣后果,才能设法形成各教、各族的共生环境,最后消弭宗教对立的信仰,这才是消除恐怖主义最根本的道路,也就是人类共生之路。  相似文献   

18.
自“9·11”事件发生以来,应对恐怖主义风险、加强反恐情报工作不仅被美国提上日程,也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为了更高效更全面的阻止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应该运用情报技术收集反恐情报,高效利用反恐情报研究相应的对策,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把握反恐斗争主动权、明确各级反恐部门职级分工、确定涉恐重点人员及重点目标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反恐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恐怖组织资金的来源、性质和洗钱渠道是金融反恐的关键环节。在充分考虑国际金融反恐形势的基础上 ,反恐部门可以结合我国恐怖活动融资特点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金融反恐 :以反洗钱网络为基础开展金融反恐 ;根据不同时期恐怖组织动向适时调整金融反恐重点 ;加强与国际反恐机构在金融反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