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借贷在我国起源很早,即便从有文献记载时起算亦有三千多年历史,为限制高利贷的蔓延,历朝历代政府都制定了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其中不仅规定了民间借贷的法定利率,还包括禁止复利及违法责任承担等利率管制的法制化实践,这对于完善现代民间借贷的相关制度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民间借贷案件呈现出主要为生产性借贷、高息现象日益普遍、担保比例不断增大的特点。民间借贷案件的高发具有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应健全民间借贷立法体系,提高民众风险投资意识,强化司法审判职能,完善民间借贷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分析及立法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间借贷一方面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金融体制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由于缺乏规范引导,而给金融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危险。目前,民间借贷法律依据不足,利率一再飙升,纠纷不断,立法的紧迫性日益增强。建议制定一部专门的有关民间借贷的单行法规,从概念上彻底划清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完善民间借贷监管和监测法律制度,规定民间借贷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主要条款应加以规范,对于借贷资金数额较大的,规定担保抵押,建立通畅便捷的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间资金借贷行为,我国不同的部门法对其行为的评价不同,既有肯定性评价,也有否定性评价,还有如合同法、公司法持包容态度。企业间资金借贷一度为法律所否定,给司法实务带来困扰。我国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应厘清企业间拆借的性质,承认企业借贷合同的法律效力,使企业间资金借贷具有正当性、合法化,通过立法规范企业间借贷行为,使其成为金融贷款的一种补充方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温贷危机”引发的民间借贷风险与防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了民间借贷的风险及其根源,认为我国民间借贷风险主要来自于包括金融体制、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社会诚信状况等金融生态环境的失衡,因此通过建立普惠制金融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征信与担保体系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等手段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与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穆玲芝 《人民论坛》2012,(17):88-89
虽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在不同程度上认可了民间借贷的合法性,但这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积极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立法。文章建议清晰界定民间借贷的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明确民间放贷人的范围及其准入和退出机制;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民间借贷利率限额;明确民间借贷贷款的用途。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贷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民间借贷市场仅靠其内在稳定机制是远远不够的。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特点及民间借贷危机发生的诱因,追溯了民间借贷危机发生的根源,提出了以实现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可控化为基本目标展开制度建设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长期的"金融抑制"政策和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缺位使得民间借贷对借贷双方、金融市场、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稳定性均造成了较大的风险。应完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防控风险;合理开放民间金融市场,化解风险;构建民间借贷监管体系,提示风险;建立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制度,分担风险。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既是经济金融行为,也是法律行为,社会对其关注度很高.2011年以来,民间借贷发生了一些问题与风波,尤其在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已经呈现出“高利贷化”的特征,这应引起我们重视和警惕.为此,通过法律创新形成制度激励,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行为,预防和打击民间高利借贷,祛除民间借贷“高利贷化”之困,保护民间借贷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以此保障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在我国起源很早,即便从有文献记载时起算亦有三千多年历史,为限制高利贷的蔓延,历朝历代政府都制定了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其中不仅规定了民间借贷的法定利率,还包括禁止复利及违法责任承担等利率管制的法制化实践,这对于完善现代民间借贷的相关制度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已经历了初始发展、急剧扩张、风险爆发、退市萧条等阶段。由于网络借贷平台的性质长期定位不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标准模糊、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标准不尽合理等原因,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活动容易发生异化,并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罪名。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应重新审视我国刑法在打击网络借贷平台所涉相关犯罪的标准,明确网络借贷行为的出入罪标准。只有明确网络借贷平台刑法规制的界限,才能更好地发挥刑法保障法的作用,促进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2.
姜黎黎 《求索》2013,(11):144-146,149
选取中古时期"借贷"概念场中的单音动词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描写"借"、"贷"、"出"、"举"、"称"、"假"、"贳"、"貣"、"换"等9个单音动词在中古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揭示出中古时期"借贷"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了演变的机制:"出""换"、"举"、"称"通过隐喻的方式衍生出借贷义,而"贷"和"貣"通过转喻方式衍生出借贷义。  相似文献   

13.
罗蔚 《公民导刊》2009,(2):35-35
今后,在不非法吸收存款、借贷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前提下,个人有望合法从事放贷业务。日前,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民间借贷有望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获得规范。而来自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消息称,重庆市在全国成功先行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后,还有望先行个人放贷合法化。  相似文献   

14.
股东质询权是现代公司股东知情权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侧重于股东积极主动地寻求公司信息。通过对各国及各地区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可知,质询权客体原则上应采限制规范,我国立法应将质询权客体重新定位为与股东会会议议题有关的事项,且判断的标准应采客观标准。建议引入事前书面质询、设立说明义务免除等制度对质询权行使方式进行构建,建立质询权诉讼机制以弥补法律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要想真正使公司董事等高管积极实施"利他权",在我国不仅要树立和普及"公司利他权"之"价值理念";在《公司法》方面还应明确规定"公司利他权"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条款"、"抽象性目的条款"、"一般权利和具体权利",更应明确规定董事等公司高管之"商业判断规则";再者,还应不断完善相关"公司利他权"方面之其他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及行为,并辅之以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民间借贷日益活跃,借贷案件大量出现。以稳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规范民间借贷,促进民间借贷有序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提出应从完善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来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储蓄与借贷行为既是一种重要的农户家庭经济活动,也是农户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晋鄂豫苏吉3331个农户调查为基础,对新世纪我国农户家庭的储蓄与借贷行为做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的储蓄与借贷行为十分普遍,且民间借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户的储蓄与借贷行为是理性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农户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自己的储蓄与借贷行为。总的看来,农户的储蓄水平不断提高,农户的储蓄行为主要表现为预防性储蓄;农户借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情借贷”,借贷期限随着借贷金额的增加而提高,“立约”越来越被借贷双方所接受。研究同时表明,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等因素的差异,对于农户家庭的储蓄与借贷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方式,能有效缓解银行借贷资金不足、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制外的有益补充。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缺乏对民间资金的规范和引导,导致民间借贷纠纷不断,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形成制度激励,促使民间借贷走出困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间资本借贷是公民之间、企业之间、公民和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资金持有人无法找到合适投资渠道及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等原因促使民间资本借贷的发展成为必然,同时,民间资本借贷背后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它会加重借贷人的负担,影响金融秩序,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民间资本借贷可疏而不可堵,应规范民间资本借贷行为,采取相关措施正确引导,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间借贷在实践中的繁荣与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滞后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目前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学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和全局监管方面,缺乏细致剖析。民事借贷、商事借贷相区别是对民间借贷进行法律规制的基础。应当采取专门立法模式,制定民间借贷单行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