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庭的和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婚姻法对家庭全体成员权益的有效调整和充分保护,婚姻法律制度的要求对家庭关系的稳定具有特别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对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角度,提出更有效地对家庭成员进行均衡保护、构建和谐幸福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雪玲 《法制与社会》2012,(14):190-191
展开人类历史逶拖的画卷,家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先贤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婚姻家庭纠纷涉及男男女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既是家庭制度文明的典范,又是和谐家庭关系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婚姻家庭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婚姻家庭纠纷的特点,探讨公正司法,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家庭,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钡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究其主要原因有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与重建、个体的人格因素、传统家族伦理道德的沦丧与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破坏、经济理性对家庭核心价值的入侵、过度强调以权利理论全面建构家庭制度及婚姻家庭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等.对此我们应力倡并践行"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社会就不能不关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构建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行政权力与行政相对人私权利的同一性决定了和谐必然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常态,同时也说明在我国构建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完全是可能的。构建我国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先要求行政公开制度要进一步的完善,包括行政告知制度和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孔德认为宗教在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整合作用,社会劳动分工带来了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家庭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孔德的社会秩序思想对于我国社会建设具有用家庭维系社会和谐,加强微观社会结构建设、注重对社会秩序的建设、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构建和谐家庭着手。充分正确认识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部分家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提出如何营造和谐家庭,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关系的和谐是全区社会和谐的根基。为了更好地实现广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平安广西,我们必须采用法治的模式来进行治理。本文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自治立法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广西民族法治的建设研究,以期对平安广西、和谐广西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而和谐家庭的建设又依赖家庭成员法律意识提高,因此,无论是构建和皆社会还是促进和谐家庭都有必须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着手。我们要深入开展公民普法活动,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从而推动全社会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来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制度也是桌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拥有完善的各项制度,而制度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笔者从法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及公共经济方面的制度或体制入手,分析了建设和谐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及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陪产假”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陪产假"作为一个实践中并不广为人熟知的名词和法律制度,一直以来并没有为男性职工所积极追求、为用人单位所严格遵守。"产假"之外,在女性分娩期另赋予男性合理期间的"陪产假"不仅对夫妻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而且对于家庭的幸福,社会的文明发展皆具有重大意义。剖析"赔偿假"制度的内涵属性、法理基础和实在法的规定,旨在提升"陪产假"制度的效力位阶,与"产假"制度一起,共同促进代际亲昵、家庭关系和谐以及社会关系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谭万霞 《法制与经济》2008,(10):114-116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关系的和谐是全区社会和谐的根基。为了更好地实现广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平安广西,我们必须采用法治的模式来进行治理。本文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自治立法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广西民族法治的建设研究,以期对平安广西、和谐广西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家庭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家庭立法如何适应这一变革的要求,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的巩固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谈谈有关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代位继承制度是维护我国和谐的婚姻家庭的一个重要制度,它属于法定继承。代位继承为维护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能更好地保障个人的合法财产。代位继承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代位继承制度存在一定的缺憾,制约了财产的流转,使之无法与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相平衡,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其发挥应有的家庭、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配制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长健 《法学杂志》2006,27(5):82-8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分配制度是一种涉及重要利益关系的制度,需要我们以和谐为理念去架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配制度。从分配和谐的理念出发考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配制度的基础性影响——资本制度、关键性影响——产权制度和主体性影响——组织制度,努力架构和谐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5.
张留营 《法制与社会》2011,(23):180-18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是相违背的。本文针对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进行阐述,从而对家庭暴力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对家庭暴力的制止,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诸要素中,家庭和谐是最主要的因素.建设和谐家庭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完善的家庭调控体系,从而形成平等友爱、科学民主、文明健康、充满活力、稳定安全、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以及和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法律性质应该界定为妥协式契合关系。妥协式契合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和谐的契合关系,是一种权益配置失衡的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关系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旋律相阻相背。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冷静地思考"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的废止。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夫妻关系,尤其是夫妻财产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如何处理夫妻间财产关系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也是我国民法、婚姻法等部门法的主要调整的范围之一。以下,作者通过对新旧婚姻法中有关夫妻财产方面规定的比较,浅述新婚姻法对完善和规范我国新型夫妻财产制的进步与不足。一、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特征以及80年《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方面规定存在的不足之处。所谓夫妻财产制,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关于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  相似文献   

19.
张燕玲 《法学论坛》2012,(5):99-106
宪法对家庭的保护意味着既禁止国家对其实施直接侵害,又要求国家颁布法律以落实宪法精神。《婚姻法》作为规范家庭成员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其关于家庭的制度构建及完善直接影响着公民家庭权益的实现。我国应借鉴国际社会家庭形式多元化与子女利益最大化之理念,弥补传统法的缺陷,完善家庭扶养制度,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保障的互为补充;拓展家庭的法律内涵,赋予同居伴侣平等的家庭权益保护;健全人工生殖规范,明确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完善家庭暴力的防治立法,让家庭和谐在私法自治与公权干预的最佳平衡间实现。  相似文献   

20.
理论摘要     
《中国审判》2009,(1):47-49
亲属之间拒绝作证虽然是封建时代的旧制,但并非历史的糟粕,相反却是值得现代司法实践借鉴的一项制度。我国现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正是和谐家庭,和谐家庭需要有道义支撑的容隐和信任,让剑拔弩张的司法程序中的指责、揭发、作证退出家庭这个温馨的港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