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报刊撷英     
国家统计局人口司的最新分析资料认为,所谓的“9亿农民”,是笼统地指“9亿农业户口”的人数。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农民已经往城市转移,在所谓的9亿农民中,实际上只有7.97亿人住在农村,占总数的88.43%,另外1.05亿农业户口的人都住在城镇,事实上我国真正的农民只有7.97亿人,而这7.97亿人中,真正搞饭吃的就业人口有5.23亿人,其余的2.74亿人是未成年的儿童和已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在  相似文献   

2.
钟远平 《重庆行政》2019,20(2):100-1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核心问题在于创新和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体系,广泛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黎慈 《桂海论丛》2023,(1):71-77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飞跃,其宗旨在于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农村居民,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群众满意度。当前,农村公共法律服务面临着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供给侧矛盾比较突出、服务体系转型相对艰难等现实困境,不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日益增加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有加快推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深化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元共建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才能保障“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美好图景早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张秉权  张睿 《前进》2003,(10):18-19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村城市化进程是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我国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全局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一、落实党中央“小城镇、大战略”的决策精神,必须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步伐在我国现有的城镇结构中,小城镇的比例明显偏低。我国的人口80%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将80%的人口与小城镇的建设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小城镇既满足了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愿望,又是我国解决城市化问题最好、最现实的选择。1979年,我国发挥区域政治中心功能的建制镇只有2800多个,而今…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在农村进行农民负担执法检查时发现,一些乡村的政务公示栏现状令人担忧:有的粗制滥造,形同虚设;有的锈迹斑驳,破烂不堪;有的内容陈旧,流于形式,“公示栏”变成了“空示栏”,政务公开变成了搞形式、走过场,许多农民因此而对政务公开失掉了兴趣和热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6.
数据浙江     
我省农民数量万781从人口统计的角度来说,“农民”的表述涉及以下几个指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村劳动力、从农产业人口、农业人口。1.农村人口: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也称农村居民,按常住口径统计。2003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467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199.4万人,占47%。2.农村劳动力资源: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按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测算,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为1785.2万人。3.农村劳动力: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16周岁及以上的就业人口。按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测算,浙江省…  相似文献   

7.
徐旭东 《群众》2021,(2):19-20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这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省“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的目标要求,强调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近年来,射阳县凝心聚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增强农民凝聚力、提振农村精气神,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63.11%,鹤乡大地焕发文明新气象,为进一步提振农民精神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宏伟的惠民工程,广大农民是主力军,而千千万万的乡村人才是生力军。培养和造就大批乡村人才,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一、目前农村人才队伍现状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总量不断增长,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鄂州农村人才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农村人才总量还是相对偏少,仅占全市农村人口总数的3.2%、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9%。二是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荟萃园     
《人大建设》2006,(10):54-55
城市化未必能解决『三农』问题近期出版的《中国合作经济》刊文:最近,在接受访谈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我们需要反思。对于城市化,温铁军说,我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考察过,没有发现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无论是墨西哥、巴西,还是印度等国,那里的所谓城市化基本上是靠大型贫民窟实现的。中国当然不需要这样的城市化。就算是发达国家,城市化也不能解决其“三农”问题。以日、韩为例,它们的工业化、城市化速度远快于中国。日本今天只剩下558万农民,95%以上的人口都已经城市化了。但是,日本农村不是在衰败吗?农业不是很危险吗?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它的农业是应该破产的。可见,城市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距世界平均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差距。但是,看看中国城市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多少?5亿多!而欧洲人口才3亿多。我们早已大大超过欧盟国家的人口总量,也超过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总量。城市需要的是高度的资源消耗。有人说中国城市人口应达70%。我们这块有限土地上的资源,能承载得了这么多城市人口吗?  相似文献   

10.
徐俊钐 《浙江人大》2023,(10):40-41
<正>“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这是20年前外省人士考察浙江村镇后的评价。“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这是现在的浙江。如今,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改变始于久久为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起,浙江省政府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相似文献   

11.
一、新的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住和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农民奔小康目标的重要靠山。到1990年,全省乡镇企业已发展到71.2万个,职工人数达232.7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6.7%,创产值156.87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0.5%;其中工业产值103.0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9.1%。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0.5倍和14.8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七五”后4年已连续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并形成以下发展的特点:企业形式上,突破单一乡村办,转向“多轮驱动”的新格局,乡村企业稳步发展,成为骨干力量,两户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发展现状及近中期趋势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亮 《前沿》2004,(12):217-218
马克思指出 :“没有城市 ,文明就很少有可能兴起”、“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 ,城市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聚集之地 ,而且是精神财富聚集之地。城市化的过程 ,既是人口聚集、财富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 ,也是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 ,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必经的历史阶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在 13亿人口中有 70 %即 9亿农民 ,据估计 ,我国目前农村有 2亿剩余劳动力。未来 2 0年 ,中国每年将有 12 0 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因此 ,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
王骏 《群众》2022,(23):16-17
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江苏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将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把着力点放在服务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上,加大对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方面的金融投入,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贡献力量。近年来,江苏农信坚持把支农支小作为首要任务,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固本之策,把改革创新作为关键一招,逐步成长为拥有县域金融市场主要份额、支持全省“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江苏农商行系统存贷款总量稳居全省同业之首、全国同行前三,信贷客户接近全省金融机构总户数的40%,发放了全省近3/5的普惠型涉农贷款、1/2的农户贷款、1/3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4的制造业贷款和100%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相似文献   

14.
综合信息     
我国未来 50年城市化将耗资 15万亿元人民币  日前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惟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报告认为,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 40%提高到 75%左右。这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 1%左右的城市化率 (即每年约 1 000万 -1 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报告计算了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预测到 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 10亿 -11亿,…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每当耳际响起这些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无限的希冀和向往。“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成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3年前已在河北起步。河北省委、省政府早在2003年初。即开展了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现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50000多个行政村,到2005年底,全省已有7374个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占全省总村数的15%:4920个行政村列入今年创建规划,占全省总村数的10%。截至今年春节,全省第一批创建村已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村内道路3.3万公里,综合文化室7144个,卫生室7255个。室外体育健身场地6672个,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发展。今年将拿出46亿元反哺“三农”,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而今,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在燕赵大地上蓬勃发展。当然,建设新农村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长期任务,实践中还会遇到不少难题。但是,美好的前景会激发热情。产生动力,我们相信——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06,(1):F0002-F0002,I0001
阳泉郊区地处山西省东部、娘子关内,所辖8个乡镇、184个行政村,总人口24.4万,面积616.9平方公里。阳泉郊区区委、区政府党政一班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紧紧围绕农村工业化、农业集约化和乡村城镇化目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实施企业走出村庄,荒山变工厂,企业向园区集中;村民走向城镇,农民变工人,人口向城镇集中;人才走进企业,能人变老板,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干部走出机关,管理变服务,精力向发展经济集中的“四走四变四集中”发展战略,使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农村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始终把农村工业化作为发展的重点来抓,一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煤炭、耐火、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粉末冶金、高压电瓷、精密铸造、攀宝色素、4A沸石等特新材料为主体的新型工业格局;二是规模企业培植良好,10个成长性亿元企业和10个成长性5000万元企业所占份额达到65%;三是工业区建设初具规模,从根本上扭转了企业分散的格局;四是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该区生产总值完成184800万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完成28600万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增长9.5%。农业集约化发展势头良好。阳泉郊区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上,有效地推进了农业集约化发展,一是围绕饮食消费,抓了“菜篮子”基地建设;二是围绕假日休闲,发展了观光农业,涌现出了翠枫山自然风景区、龙泉沟生态区、龙海山庄等一批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三是围绕改善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创建了文明生态村,发展了民营生态大户,推进了小流域治理:四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培植了三来食品、鸣凤鸡肉、大阳泉花卉等一批农业加工企业和农艺花卉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