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维埃时期,为消除旧式社会关系对革命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苏区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使苏区民众之间由宗族关系转向阶级关系,党政军群之间形成新型合作关系,男女之间由压迫依附转向平等独立。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时期,为消除旧式社会关系对革命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苏区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使苏区民众之间由宗族关系转向阶级关系,党政军群之间形成新型合作关系,男女之间由压迫依附转向平等独立。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福建省牢记殷切嘱托,全力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老区苏区人民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努力拼搏,奋发有为,在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中展现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4.
张莉芳 《传承》2011,(5):10-11
苏区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创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进行的英勇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在当前,全面剖析苏区精神的当代价值,具有重大而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用苏区群众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文风宣传普及,使之成为苏区革命群众生气勃发的创造性斗争实践.这种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宣传,唤醒了广大苏区群众的革命觉悟,时组织、发动和武装苏区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苏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6.
唐国平 《求索》2008,(5):220-222
面对经常爆发的各种传染病疫情,中央苏区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成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措施,严抓疾病防治,同时在群众中加强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发动群众起来科学地防病治病;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加到卫生防疫运动中来,他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防病治病,收到了明显的卫生防疫的效果:既在整个中央苏区革命时期防止了恶性传染病疫情的暴发,保卫了苏区军民的生命安全,保障了苏区革命的发展;又对当今中国的卫生防疫工作积累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由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倡导和培育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生动体现。那时,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和其它苏区,都面临着反动势力的重重包围,而革命力量相对弱小。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如果一旦脱离了群众,苏区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苏区广大干部深知团结  相似文献   

8.
《云南人大》2009,(1):16-19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代表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机构最早是从苏区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的。开始是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后经过抗日战争时的参议会制度,建国前后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过渡,到1954年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面对这一制度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9.
<正>"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指示。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脱  相似文献   

10.
钟炳明 《人民论坛》2012,(33):68-69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这让老区人民非常感动,进一步激励了我们永远跟党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信念,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苏区精神是属于全国人民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去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苏区精神精辟地概括为28个字: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  相似文献   

11.
斯诺是"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自1928年来到上海,斯诺目睹了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从而理解并同情、支持了中国革命。他以客观、公正、诚实的品格,参与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的"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他是第一个冒险进入红色苏区报道中国革命的西方记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访并撰写"毛泽东传"的人,是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的人,是第一个翻译鲁迅作品的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7,(14)
正今天,当我们在江西瑞金、兴国、宁都一带实地走访80多年前中华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工作和生活旧址时,了解当年中央苏区干部在军情紧迫、环境复杂、工作艰苦的状况下,一心为民,尽心为公,真抓实干的生动事例,耳边回响着当年苏区传唱的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火把访贫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诞生,在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13.
<正> 1927年由于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此后,国民党南京政府作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封建买办法西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一面对江西苏区进行围剿,一面继续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而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监  相似文献   

14.
张强 《人民论坛》2013,(7):167-16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它的存在对于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经济动因是苏区政府坚持了“农业第一,以粮为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川陕苏区的农业政策及实施过程,是党的革命事业的生动教材,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引子 这是一块光荣的土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在这里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数十万革命先烈的鲜血将这里浸染。 大冶、阳新——“革命红旗不倒”的老苏区,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然而,贫困  相似文献   

16.
兴国作为全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在中国革命中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当时苏区兴国的统战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近年来,兴国县委统战部紧扣“同心”主题凝心聚力,贯穿活动主线顺势而为,着力开展了“同心·模范兴国”六大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杨会清 《长白学刊》2015,(1):96-101
"土围子"在中央苏区的大量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到苏区的革命动员,也对苏区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中央苏区的打"土围子"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对"土围子"的持续打击,不仅推动了苏区的革命动员,也促进了苏区的向外发展,同时也锻炼了红军及地方人民武装。虽然这一工作在当时党内受到非议,但从革命与秩序的角度看,打"土围子"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川陕苏区精神是川陕苏区党、政、军、民在革命斗争和各项建设中所形成和凝练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品格,区别于个别领导人的"左"倾错误。川陕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苏区精神的共性,也具有川陕苏区的特性,是共性与特性的辩证统一。川陕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体现在:"不胜不休"的坚定信念;"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为民精神;"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男女平等,冲破封建束缚"的革命精神;"服从领导,策应中央"的大局精神;"群众参与,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川陕苏区精神不仅具有很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土地”和“婚姻”为两个观察点,考察苏区妇女运动中的“性别中的阶级”和“阶级中的性别”,回答为什么苏区的妇女运动能够赢得劳动阶级青年妇女的支持。以国统区报纸中的两份报道、中共的工作文献、口述资料来展示中共、苏区青年妇女及中共反对者对于这场革命的不同态度。由此,从方法论角度说明言说者的“立场”如何影响了看待苏区妇女运动以及妇女的主体性。另外,本文想强调正视阶级性并以劳动妇女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最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琼崖革命精神以其"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而闻名于世。它既是过去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海南改革、建设、发展和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的精神指引,这种精神历久弥新,鼓舞和激励海南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弘扬琼崖革命精神,坚定自贸港建设必胜信心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革命动力的精神源泉。琼崖革命历经几起几落,革命的红旗之所以始终不倒,靠的就是琼崖共产党人对党与人民的事业抱着无限忠诚。1928年,国民党开始对琼崖苏区和红军第一次"围剿",琼崖红军以1400余人的兵力奋起抵抗,誓死保卫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