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打劫就是凶器,拿到法庭就是证据,但还是那块木头。这就是质的多样性。"此段话幽默风趣,富有哲理,给人许多联想。由这块木头,我想到了一颗豆子。  相似文献   

2.
在药家鑫案这类事件中,拿什么来平民愤?拿什么来获得受害一方的谅解?前者的答案是"公正判决",后者的答案为"设身处地地想,倾家荡产地赔"。无论是从司法实践中的"惯例"来看,还是从死者张妙父亲的一颗仁义之心来看,药家鑫原本有"活下来"的机会。他的父母是如何错失了拯救儿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艺术:游移与追寻刘玉琴艺术是什么?不同时代的人已经给出了太多的答案.众多专家学者深人这块领地中进行探寻,都想从困难和混炖中竖起一块明朗的"艺术"界标来,但他们的努力又总是为后来者所否定.而一般人基于一种股防的把握,在使用"艺术"一词以及由它派生的一些...  相似文献   

4.
金祖飞 《法制与社会》2010,(18):281-282
由于"见死不救"行为导致此类诉讼案件的增多,无论刑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部门都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那么,究竟"见死不救"所蕴涵的内容何在?其罪与非罪的界线和判断标准是什么?如果有罪,是西方的"见危不救罪",还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或是他罪?这就是"见死不救"所引发的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兴成 《法人》2009,(8):86-87
在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发生的时候,中国出现的高房价一时拯救了房地产开发商、GDP和财政收入,但拿什么来拯救购房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0年的新篇章翻开第一页,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翩然而至。 这是一个崭新而充满期待的时间节点,我们拿什么来迎接她呢?  相似文献   

7.
读料     
赵盛基 《政府法制》2009,(14):47-47
玉雕师王先生在毛料市场看中了一块石头,一块极普通的玉石。他用300块钱买了下来,想雕刻个作品。可他拿回家后端详了半天也没琢磨出要雕刻个什么,他就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角落里,一放就是5年。  相似文献   

8.
法律的文义解释与词典的使用──对美国司法过程中词典使用的述评陈金钊,尹绪洲对成文法律的解释,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看有三种相近的说法,这就是成文法的文义(含义)、意义、意蕴。这三种说法虽很接近,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区别。"文义"一词一般来说是指该用语或词在一...  相似文献   

9.
苦尽甘来     
奖里平 《江淮法治》2011,(11):59-59
海边的沙滩上,一位女游客发现一只搁浅的大海龟。它就像一块灰色的大石头一动不动地趴在沙滩上。女游客想推它下海,但哪里能推得动?于是她拨打了求救电话。海滩管理员接到电话,连忙驾车赶到。女游客问:"莫非它已被太阳暴晒致死?"  相似文献   

10.
舒圣祥 《法庭内外》2010,(11):44-44
国庆前夕,武汉公安局交管局告知当地一批拍摄交通违章的"拍客":"市民举报违章有奖"这一举措将于今年底取消。据悉,武汉是继广州、深圳等城市之后,第三个开展市民举报违章有奖活动又停止的城市。对于有奖举报违章,隆重推出后又黯然叫停,背后缘由和考虑究竟是什么?有人把账算到所谓"职业拍客"头上,认为有奖举报扭曲了社会价值观。可是,市民拍违章拿奖金不同于"钓鱼执法"里的"钓钩",为此付出了相应劳动,即使拿到点钱,也绝非"不劳而获"或"不当得利",有什么好批评或眼红的呢?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11,(21):9-9
无论从当初设立死缓,还是现在"偏爱"死缓,都是为了慎杀。但镇反时代的慎杀手段,与60年后的国情还适应吗?刑法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事实上,人都被抓到监狱里了,再"故意犯罪"的机会还有多大?所以实际上死缓相当于“22年有期徒刑”。把“22年有期徒刑”放到死刑里,这在逻辑上说不通,也无怪大多数人认为死缓就是“晚2年再杀”。  相似文献   

12.
眭达明 《政府法制》2011,(32):14-15
武则天时期,朝廷有位官员叫张衡,虽是令史(俗称吏员或胥吏)出身,但宫阶已到四品,如果再升一级,就成了了品官员。唐朝的三品是个什么级别呢?如果拿现在的官职来对比,那么四品是司局级或副部级,三品就是正部级了。不仅如此,在唐朝,有些三品官员如能加上“同平章事”头衔,还是实质上的宰相。所以在唐朝的官场上,从四品到三品是个很难爬的坎,就像现在的军官从大校升到少将、地方干部从厅长升到副省长一样,难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13.
跨世纪的联合国:修宪与改革盛红生,曾蕾今年,联合国已迎来五十寿辰。已"知天命"的联合国究竟应该如何检讨反思半个世纪以来的所作所为?置身于当今日新月异、变化纷繁的时代,联合国又有多大能力来实现其扶危济困之使命?"发展,还是没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丁刚 《政府法制》2009,(23):39-39
受贿是有标准的,比如有人收了贿款,100元还是100万元。结果肯定不一样。但在瑞典国家酒专卖局(简称酒局)的规定里,没有这样的划分,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标准指的是法院量刑的依据,而不是有没有受贿的定义。受贿就是受贿,不该拿的钱一分钱也不应拿,拿了就是受贿,这也就是所谓的对受贿“零容忍”的立场。当然,有了这样严格的规定,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地杜绝受贿,但可以大大地减少受贿。  相似文献   

15.
法律的目的性追求,就是"法律的理想";"理想的法律",一是指对法的突然状态的价值模式或设计,一是指对法的实然状态的道德(价值)评价。一个社会选定了法律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工作,接下来就是要将这些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渗入到具体法律之中,使法律成为它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的载体。当前,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目标,并相应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法律改革任务。这既是我国现阶段法律发展的目标,也可认为是现阶段的一个理想的法律发展模式。在这一法律发展目标和模式后面,蕴含着什么样的法律理想?这是法理学不能不回答的问题。要搞清楚什么是法律的理想,什么是理想的法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想的法律模式的选择标准如何设定,它应具备哪些实体内容和形式要求,进而才能对现阶段"理想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模式作出理论设计和模式设计,并运用于法律创制实践。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段时间的铁窗生活,方秀莉的脸上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仍可发现些许并未泯灭的女孩的纯真,使人很难把她与贪污巨额公款的重大经济罪犯联系起来。可就是她——珠海前山邮电分局一名22岁的营业员,为了替男朋友偿还赌债和做生意上的投资,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贪污公款近52万元!  1  方秀莉的言谈与眼神至今仍充满着困惑与迷惘:我不过是拿了公家的钱给男朋友用,这到底犯了什么罪呀?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公款拿回家,数额多达50多万元——难道她真的不知道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吗?在看守所,她是这样回答我们的:“当时我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字的语言     
龚依文 《检察风云》2014,(15):96-96
数学是一种模式的科学,是我们看待世界,包括外在的物理、生物与社会世界,和内在心智世界的一种方式。数学的美,隐藏在数字、点、线与面、几何图形、函数等符号中……让不可见变成可见我们已经利用"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一口号来回答"何谓数学?"这一疑问。有关数学,还有另一个根本的问题,能以一个吸引人的短语来回答:"数学作什么用?"  相似文献   

18.
庄严 《法庭内外》2008,(11):36-38
噩梦!这绝对是噩梦!一年中不间断地接到200多个午夜神秘电话,电话中还发出可怕的怪笑声,让接电话的老人不由头皮发麻,能不做噩梦吗?即使更换电话号码,但可怕的笑声还是不断出现。这真的是传说中的"鬼来电"?  相似文献   

19.
谈谈哲学和哲学的使命闫红卫毫无疑问,当前哲学正处于不景气之中。哲学的不景气,从哲学本身来看,似乎是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的贫乏和过时;从外部来讲,似乎是哲学市场的萧条与冷落,哲学正在成为很少有人问津和被人遗忘的领域。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使命是什么?或者通俗...  相似文献   

20.
买碗的哲学     
王立 《政府法制》2009,(12):6-6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