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两年以来,在打击和震慑黑恶势力犯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从W市扫黑除恶实践来看,黑恶势力犯罪周期性特征明显,打小打早战略基本符合实际,黑恶势力犯罪趋利性特征显著,黑恶势力犯罪手段隐蔽化程度提高,专项斗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专项斗争即将进入"治本"阶段,有些地区表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从"推进"变为"掘进"。这不仅表明扫黑除恶正处在攻坚时期,还意味着今后扫黑除恶工作的内涵更广、力度更大。从战术上看,"纵深掘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该至少包含"掘漏鱼""掘早小""掘黑财"和"掘黑伞"等四个实践路径。但是,根治黑恶势力犯罪战略的逻辑向度应该表现为,通过完善刑事司法制度供给,有效提升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黑恶势力犯罪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首次提出打黑除恶专项活动,到2018年初,党中央高瞻远瞩将其升级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明确提出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的战略定位,既是对过去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性成果的总结,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态势经验的总结。推进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相结合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同步谋篇布局、同步协作联动、同步到位打击、同步督导问责的基本路径,切实跳出部门、行业的"小圈子",形成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跨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等多部门大协作、大联动相结合的战略格局,努力打好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相结合的"主动仗"、"攻坚仗"和"持久仗",推动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相结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按语     
正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按照"一年治标、二年治根、三年治本"之目标不断推进,成效显著。在专项斗争治根之末,治本之初,针对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及发展态势,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以下问题应着力研究。第一,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所谓"法不责众"只不过是少数违法分子自行壮胆、自欺欺人的托词,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法不责众"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这也是法律适用的疑难点之一。以群体违法犯罪为基本特征的黑恶势力犯罪的生成和滋长与"法不责众"有一定关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利于矫治"法不责众"。在扫黑除恶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克服与摆脱"法不责众",包括:完善立法,协调"法"与"众"的冲突,解决有法难责众、无法可责众问题;扫黑除恶要坚决贯彻"打早打小"策略,扼制黑恶势力从寡到众、从小到大的演化;对黑恶势力的侦查取证要深入发动群众,应强化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法律应当而且可以责众。  相似文献   

5.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也是扫黑除恶"第二战场"。如何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惩治与改造黑恶势力罪犯,对于确保专项斗争始终沿着法治轨道深入推进,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扫黑除恶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重要环节。扫黑除恶既是赢得党心民心之战,更是彰显法治权威之战。在汲取既有经验的基础上,要明晰新形势下黑恶势力犯罪防治的方向和重点,把握当前黑恶势力犯罪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灵活应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协调好打早打小与打准打实间的关系,着力构建防治涉黑涉恶犯罪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牢固把握法治基准底线,多措并举根除黑恶势力,确保专项斗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猖獗的情况,湖南省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这一斗争,分析出黑恶势力犯罪的五大特征。在把握了犯罪特征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安全、稳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决策,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在黑恶势力逐步从硬暴力转向软暴力、帮派转向公司、黑色产业转向白色产业以及寻"伞"到变"伞"的转型背景下,基于传统的组织犯罪理论,黑恶势力将给我国公民安全、经济发展、政治环境以及政权稳定带来连锁性威胁。当前,扫黑除恶需要坚守法治思维,维护现代法治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创设新型法律制度,应对黑恶势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推进扫黑除恶与反腐败结合法治基础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还存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界定标准不明确,对恶势力的规定不完善,"软暴力"、"套路贷"等在司法适用中界定尚有不成熟之处等诸多问题,扫黑除恶与反腐败结合配套法律体系仍有待完善。必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着力解决司法执法突出问题,坚持在实践中完善配套法律制度,构建完备的法治体系,为推进扫黑除恶与反腐败结合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决胜阶段,继续保持着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打击态势,并逐渐向信息网络方向延伸.相比现实社会中的黑恶势力,虽然网络黑恶势力组织结构逐渐扁平化、犯罪手段软暴力化、经济诉求明显,但其仍然符合恶势力、黑社会性质组织基本构成特征,在其认定上仍应遵循"四个特征"标准.在网络黑恶犯罪规制过程中,存在"恶势力"规范地位过低、证据易灭失、被害人拒绝作证、指定管辖范围过宽、由公安机关主导指定管辖和并案侦查易造成法律监督缺位,不利于司法公正等困境.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在刑事政策指导下,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采取相应优化措施,比如将"恶势力"犯罪纳入犯罪圈,予以单独刑法评价;限缩"犯罪地"范围,强化法律监督审判机关制约作用;坚持扫除黑恶长效常态机制与专项斗争有机结合,实现对网络黑恶势力犯罪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套路贷"作为一种分工明确、隐蔽性强、社会危害大的犯罪现象,被纳入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范围予以严厉打击。工作开展以来,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取得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阶段性成效。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套路贷相关犯罪的打击也存在负面溢出效应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套路贷取代特定犯罪构成要件;因套路贷而被定性为涉黑涉恶,不当扩张处罚范围;因"套路贷"或"涉黑涉恶"标签而被过重处罚。对此,应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的基础上,严格把握"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构成要件,并因案制宜地考虑可否以其他更适合的罪名进行认定,从而尽可能消除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惩治涉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建设专业化队伍,开展国际合作。与此同时,还应正确识别涉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加强国际司法协助,做好情报信息的搜集、交流和利用,运用联合调查和特殊侦查手段开展侦查,强化引渡程序,做好犯罪收益没收,加强对证人、被害人的保护和帮助,鼓励犯罪人与执法当局合作等。这一系列对策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惩治涉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过程中,一系列理论问题引起关注,《刑法修正案(八)》惩处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的修正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为了有效控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真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组织犯罪的滋生、发展过程,正确认识不同阶段有组织犯罪的特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有效地打击和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法制原因:党内和社会腐败现象给黑社会犯罪寻求政治保护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定社会环境下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和某些失误,给黑社会犯罪提供了发展条件;立法、执法方面的某些偏颇是黑社会犯罪滋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警惕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福建实际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特点、社会基础进行了分析 ,并就此提出对策与建议 ,认为首先必须坚决贯彻新刑法关于惩治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规定 ,并进一步严密有关条文 ;其次公安工作必须把反黑斗争摆上重要议程 ;三是坚持严打方针 ,强化治安管理 ;四是从宏观对策上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主要表现之一。当前我国首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黑恶势力滋生蔓延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对其预防的措施:加大反腐力度;充分发动群众;拓宽信息来源,大力开展扫除“黄”、“赌”、“毒”和收缴黑枪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有效防治恐怖活动犯罪离不开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出于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目的,国际社会对于恐怖活动犯罪排除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打击恐怖活动犯罪还需在联合侦查、情报交流与信息合作、案件文书送达等方面开展司法协助。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有必要建立刑事诉讼移转管辖的司法合作制度,以便于各国之间加强反恐合作,更加有效地打击恐怖活动犯罪。  相似文献   

18.
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是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勾结的官员腐败,是影响最恶劣、危害最严重的腐败。近年,随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膨胀壮大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日益猖獗,以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犯罪为生长土壤的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更加滋生蔓延,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廉洁。研究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的特点,有利于侦查机关制定专门的侦查对策及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我省涉黑涉恶犯罪发生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为切入点,对预防和减少涉黑涉恶犯罪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真正实现除恶务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涉黑犯罪保护伞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其危害性是使黑恶势力形成气候;涉黑犯罪保护伞的特点是拥有一定权力、保护形式多样、成员复杂;摧毁保护伞必须与反腐联系起来,发动群众,完善干部任用制度,强化公安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