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出席 “东盟和中、日、韩”(“10+ 3”)政府首脑会议时,提出要研究中国与东盟发展自由贸易的可行性问题,与会各方极为重视,东盟也给予积极响应。会后,中国和东盟成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和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之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东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联合研究。现在,专家组已经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对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2.
李巍 《理论参考》2009,(10):47-48
今年8月15日,商务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在泰国曼谷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这意味着双方成功完成了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自贸区将按照当初的构想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3.
王勉  李洁 《瞭望》2006,(45)
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本地区国家间友好交往的典范,为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金桂飘香,绿城披彩。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荔园山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文莱苏丹博尔基亚、柬埔寨首相洪森、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老挝总理布阿索  相似文献   

4.
在雅加达举行 的东盟外长会议、 东盟地区论坛会议 和东盟与对话伙伴 国会议,已圆满地 划上了句号。这次由21国外长参加的聚会,对促进本地区的政治、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对话与合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都是以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身份出现在这次聚会上。过去,一  相似文献   

5.
曼谷专电 11月14日,中国总理李鹏健步登上波音707专机,挥手向差猜·春哈旺总理等泰国高级官员告别,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泰国副总理、欢迎李鹏总理访泰委员会主任披猜·拉达军在机场对本刊记者说:“就政治和贸易合作而言,李鹏总理的访问确实取得了成功。”他说,两国总理集中就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泰中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仍然很大”。“在政治  相似文献   

6.
杜新  李嘉 《瞭望》2003,(48)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是今年10月在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由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的。这对于广西南宁来说,是巨大的契机。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高虎城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于一体,充分展示自由贸易区经济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出访重在经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井 《瞭望》2004,(48)
11月底,温家宝总理访问老挝,并出席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及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是中国一次重要的"大周边外交"行动,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和日韩的全面和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8.
王文 《瞭望》2002,(45)
朱镕基总理11月1日至4日出席了在金边召开的东盟有关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了正式访问。期间朱总理代表中国提出了27项不同类型的建议和设想,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协议。此行的成果之一是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推进到了全面发展新阶段:一是以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启动了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二是以发表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为契机,启动了中国与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全面合作;三是以发表《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为契机,启动了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0,(48)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5国在曼谷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目前共有10个成员: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它的组织机构是:(1)首脑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正式首脑会议,两次正式首脑会议期间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会议;(2)外长会议;(3)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每年东盟外长会议后,由东盟国家外长与其对话伙…  相似文献   

10.
雅加达专电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第29届外长会议、第三次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和东盟与对话国会议7月25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闭幕。此间舆论认为,这次会议有三个明显特点:东盟影响不断扩大;东盟更加团结、坚持原则,用一个声音讲话;东盟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和扩大。 东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之一。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东盟的组织和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次东盟三会上,中国、俄罗斯与印度这三个对本地区和平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大国,被接纳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使对话伙伴国由7个(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日本、韩国)发展到10个。它们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后,无疑将  相似文献   

11.
应全面建立起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内部机制,并以此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和实质载体 10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意味着这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中国举办的盛会,迎来5周年。此前连续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有2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6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南宁这个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达成了多项共识,形成了多个机制,开辟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渠道。大家已越来越习惯于一个称谓——"南宁渠道"。这一"南宁渠道",成为11国搭台,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6,(32)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及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同月,马、泰、菲三国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代替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的精神,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及文化发展,共同奠定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的基础,并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格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3,(44)
该地区涉及东盟的半数国家,合作不仅可使中国与东盟双双获益,也 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7月21日东盟七国外长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上接受了柬埔寨、老挝提出的1997年加入东盟的正式申请,并让缅甸享有观察国地位。会议欢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成为东盟新的对话伙伴国,并希望扩大与这三个新对话伙伴国之间的合作,这对推进亚太地区的全方位对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反映东盟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国务院部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这次参加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的新阶段。 东盟国家是中国南方近邻,并且同属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意识形态在东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美誉度与话语权,同时也面临挑战。对此,要完整准确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战略中的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深入分析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东盟影响力面临挑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实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战略下提升中国对东盟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唐昊 《瞭望》1997,(50)
世纪之交的聚会●唐昊东亚国家领导人12月14日将开始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聚集一堂,举行东盟—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和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应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出席上述会晤。这是东亚国家领导人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17.
黄勇 《瞭望》1987,(51)
曼谷专电 泰国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目,被誉为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 80年代初期,由于受到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东盟各国经济陷入不景气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8.
吴迪先 《团结》2013,(2):70-72
2011年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万众瞩目。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一起出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签字和揭牌仪式.并共同打开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牌匾盒门、祝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成功启动。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峰会。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对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所经地区及相关各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政治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9月4日刚刚结束的东盟和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议上,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宣布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国际上区域性经济组织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这一成果不仅显示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正在迅速加强,而且也将对东亚地区的合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