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怎么想起写《叩问》这样一部"反腐倡廉戏"来的呢?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位市纪委的宣传部长在闲谈时,对我说:"您能不能写个反腐倡廉的戏?现在的形势很需要。"我认真考虑着,但没有吭声。她又说:"您就写当年刘青山和张子善的事件,行不行?"我停了一下才回答:"让我好好想一想。"当时我想的是还要不要再写主旋律作品,尽管我过去写过不止一部。老实说,多年以来主旋律作品已经"主"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西谚云:一个老人是一部书。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一老,人生一宝。当我提笔要写"李滨声"三个字时,自己先忍不住乐了——他肯定先纠正我文章的题目,说:"九秩就是九十岁,我今年八十九岁。"报纸如果就这么登了,他也不在意。我介绍说,滨老是(我一直这样称呼他)我国漫画界的大师,他纠正道:"我是原北京日报美术组的编辑,画点插图。"他不说美术部,说组,因为那时候美术组还没升格为部呢。  相似文献   

3.
同时,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的贺敬之同志也来看戏,谈了很好的意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戏。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盼望着这样的戏。这是一个表现了新的生活、新的斗争、新的人物的好戏。""照我看这是一个很不得了的好戏。好好宣传一下这个戏可以打消一些人的顾虑。难道写了尖锐的矛盾就是否定共产党?怎么能那样对待中央的文艺政策呢?看戏的时候,我的情绪一直在随着袁厂长走,喜怒哀乐都有。  相似文献   

4.
法源寺丁香诗会连年举办十届了,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诗坛"品牌",深受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欢迎。记者朋友问道:你不写诗,却每年来参加诗会,这是什么缘分?我说,台湾作家李敖没来过法源寺,却写了一部《法源寺》,这大概就是尊崇中华文化的缘分吧。  相似文献   

5.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4)
大师傅某大学食堂。话说一日某位南方籍人士排队买包子,对师傅说:“来戏个包子(此公4与10不分)。”师傅:“几个?”此公:“戏个。”师傅:“到底几个?”此公一急:“Ten,ofcourse。”师傅答道:“Isee!”然后迅速给此公叉了10个包子,临了还加了一句:“早说不结了,这么费劲!”众人瞠然。借钱上大学时,有件事我一直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处女朋友,我向铺上的三弟借100元钱。他推说没有。我苦苦相求,以手表抵押,并承诺下个月还他200元,而且当众写下欠据,才算借到。结果出去后,是女朋友花的钱。当晚我把100元钱…  相似文献   

6.
失去的金山     
有个穷人死后,上了天堂。他决定一定要瞅个机会,到上帝的面前,讨个公道。终于等到了一天,上帝接见了他,询问人间的情况。他仗着胆量,问上帝:“我可以向您问一个问题吗?”上帝看了看他,微笑着说:“说吧,把你心中的疑惑都说出来。”“人间都是你的子民,并没有您特别的亲人,对吧?”“是的!”上帝很痛快地回答。“那么,您为什么要给一些少数人那么多的财富,而让大多数人受穷呢?”“哎,我给人间所有的人的黄金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每个人能拿到多少,却由不得我了。”“您说谎!”穷人有点火了。“你跟我来!”上帝带着那个穷人…  相似文献   

7.
海玲 《新青年》2006,(8):13-14
妈妈:您的来信我收到了。我来武汉的短短半年间,这已是您给我写的第7封信了。每次收到信,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您趴在炕沿上,吃力地一个字一个字的写着信,同时眼睛里又写满了幸福与期待的情形。每次,每次,我总是看啊看啊看,看到泪水止不住地流,直到浸透了那世界上最美的字迹!妈,您只上过7年学,现在又53岁了,这么多年没有写信,肯定会提笔忘字吧,而且,您的眼睛花了,我不知道我收到的每封信是您费了多大的神才写出来的,可是每次您都坚持亲笔给我写信。记得您在第一封信里说:“海玲,吃好,喝好,学习好,休息好,这才是最棒的!朋友要多交,活动多参加…  相似文献   

8.
一位战士问胡志明:“胡伯伯您为什么不结婚?”胡志明回答:“我还没有结婚,而不是我不结婚”。  相似文献   

9.
笑话十则     
按时吃药 晚九点,八号病床的病人睡得正香,值班护士硬把病人摇醒说:“喂,快醒醒,你还没吃安眠药呢!” 剧场“爆满” 一位歌唱家向他的朋友说:“昨天您听我的演唱了吧?哎呀,整个剧场都容不下我的歌声了!” “是的,我虽然没有听清你唱的什么,却看到听众为你的歌声让座,把剧场都让空了。” 试验费用 有一次,萧伯纳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 手术做完以后,医生想多捞点手术费,便说:“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未做过的新手术啊!” 萧伯纳笑道:“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给我多少试验费?” 你…  相似文献   

10.
说鞋     
一次乘火车去南方,车厢里几个人都健谈,有位小老板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是作协的。“您,做鞋?”他不信,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又说,“那您一定是皮鞋公司的老总!”萍水相逢,无须辩白。他又很关心欧盟企图对中国鞋类征收反倾销税的事,话题便由此展开,一路上谈到了各种鞋,高跟鞋、尖头鞋、旅游鞋、运动鞋、休闲鞋,以及地球上7个人当中就有一人穿中国造的鞋。  相似文献   

11.
少年     
这已经是我第五次把包裹退给眼前这位老人了,他每月的第一个周二都会准备一个包裹在家门口等我,连续半年,从未间断,我和他说过他写的地址查无此人,但老人执意要寄. 这一次,老人仍不例外地拿着包裹在门口等我,我有点忍不住,我说:“老人家,这个包裹我不能再给你寄,寄包裹是要钱的,您浪费您的钱,也浪费我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没想到这部小说能写成这个样子。思路是通畅的,人物都是现成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顺着就下来了,一如悬河泻水,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起笔时,不论人物还是情节,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这是我搁笔十年后的一部新作品。仍然是现实题材,仍然是近距离地描写现实,仍然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题材。也许,这才是我的一部真正的反腐作品。通篇都是腐败对人与社会的戕害和毁伤。反腐势在必行。反腐功德无量。反腐功德无量,不是一句时尚新潮的话语。腐败侵蚀的是人心,侵蚀的是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当前的碳减排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碳减排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博弈,对此,您如何看? 钱宏:我认为共同致力于二氧化碳减排的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减排的目的。不要把减排当作一种政治博弈。碳排放本身就是危害社会。就是说排了多少就是多少,不是说换个算法就可以抹灭的。比如现在中国是碳排放量第一。如果你要和别人博弈,那么你可以说13亿人口的人均碳排量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妈妈:我已经在心里呼唤您千百万次了。妈妈,如果您在天有灵的话,应该能听到的。33年前,您因病去世。后来我听说,您临终前要看看我,因为我是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您最放心不下的,可当家人带我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您住的医院时,您已经撒手西去……妈妈,亲爱的妈妈,您怎么舍得下您5个年幼的孩子呀!当时大姐才12岁,我只有一周岁呀!看着这5个哭成一团的孩子,在场的医护人员和所有的亲属都流下了辛酸的泪。妈妈,您知道吗?您住院期间,哥哥姐姐轮流照顾我。大姐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哄我睡觉,经常是她睡着了…  相似文献   

16.
戏与画     
马得画戏 当代画戏曲人物,马得可称一时之翘楚,笔墨飘逸,得传神之妙。我与马得兄有交,自1949年初同时参加南京文工团始,后来我写戏,他画戏,因戏结缘,交往数十年。  相似文献   

17.
肖琳 《新青年》2006,(10):64
我一夜把它读完. 作者张洁在书中结尾处说,没想到这十几万字写得这样艰难.我终于明白:爱人是可以更换的,而母亲却是惟一的.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地失去自己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最大的伤痛.在这样的变故后,我已非我.新的我将是怎样,也很难预测.妈,您一定不知道,您又创造了我的另一个生命.  相似文献   

18.
给我多少试验费 有一次,萧伯纳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手术做完以后,医生想多捞点手术费,便说:“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没做过的新手术啊 !” 萧伯纳笑说:“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 ?” 终于兑现了 一次,好友帕特里克·马奥尼与萧伯纳夫人谈了许多问题,当他们谈到名人的爱情纠葛时,马奥尼问萧伯纳夫人:“您是怎样与您丈夫那些众多的女性爱慕者和平共处的 ?” 萧伯纳夫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则轶事。她说:“在我们结婚以后不久,有一位女演员拼命追求我丈夫,她威胁说,…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的第一个华灯初上时分,被誉为“艺海奇人”的著名艺术家罗军先生偕夫人到舍下小坐,特意带给我一部青汶、景秀合著并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龙马生涯》,嘱我读后写些评述性的文字。虽然我正忙于笔耕一部时限短促的长篇传记,又利用罅隙间刚刚校对完一部即将付梓的长篇小说,大脑还一片云里雾里,头绪纷纭,况且写评述性的文章之于我为一忌,从不敢妄加为文,但罗军先生是我的挚友,挚友交办的事情焉有不办之理?故夤夜捧读。谁知,一旦读起便立刻被书中主人公马观适先生那非同寻常的身世以及在群雄…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泰一”比作《圣经》,也许你很惊讶,你说:《圣经》我知道,而“泰一”是什么?而且.有什么能与《圣经》相提并论呢?让我告诉你,“泰一”是一种药。怎样向你讲述这种药呢?“泰一”药曾治好过许多癌症患者,但你不能说它专治癌症;它使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焕发如枯木逢春,但你也不能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补品;肾病、肝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服了“泰一”立见奇效,就连小孩子生口疮,含上一口“泰一”,几分钟就好。然而,你能简单地说”泰一”是消炎药吗?我想到《圣经》,它真是一部奇书,它奇就奇在各种类型、各行各业的人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