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但任何时候也不能否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否则,就回到历史唯心主义去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推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是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余谋昌 《长白学刊》2005,(1):99-104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新文化.它的理论要求是确立自然价值论,它的实践要求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发展生态生产力,以及人类文化的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转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梁滨 《前进》2003,(11):11-12
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充分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决策。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认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化,在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可见,城镇化既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水平提高及经济发展,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又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由农业经济类型向工业经济类型转变的必然产物。在城镇化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发展遇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推动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地提升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本,可以有效地保护资源和环境。城镇化的重点是创造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的环境,把农民变市民。必须加大中学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消除城镇化建设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制定绿色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紧紧守住资源与环境的生命线;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推动形成乡村生活新风尚。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已经给人类提供的知识和方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及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与科学技术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都同样受到科学技术的推动和引导。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第一性的,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尤其是技术工人的劳动,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把培养造就跨世纪的劳动者和科学技术人才及合理使用现有各类…  相似文献   

7.
乡村生态振兴不仅是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主要内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需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强化农村水土资源保护,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利用强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培育乡村生态产业,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追求。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5,(9)
<正>知识青年给乡村带来的,不仅有生产形式的改变,更多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改变。他们是一支有生力量,也会慢慢引导乡村文明方式的改变。但长远来看,如果青年想在农村发展,还不是一个由他们引导乡村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应乡村、立足乡村的问题新一代知识青年返乡创业,他们对于恢复和重建农村,具有怎样的价值?他们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与摇摆?政府又该给予他们怎样的支持?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多年间一直关注乡村建设和青年人成长的中央党校文史部副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渗透化、社会信息化在曲折中发展,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我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行,生产力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方式、活动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使得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也相应变化。正如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标准适用于社会事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而生产方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生产力。生产力的状况最终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的面貌,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生产力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物质力量。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中的这种基础地位和首要作用,决定了社会要发展必须首先保障生产力的发展,并要求社会中的一切事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总是在适应自身的事物的推动下,不断突破某些事物的阻碍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生产力与各种事物的辩证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民族村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条件,决定了除工业化发展道路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资金及技术都严重不足的经济发展问题.实践证明,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促进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村寨完善发展要素和转变经济形态的一种新动力.乡村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力在乡村两级行政区域空间上的业态呈现,是乡村文化要素再生产与休闲消费需求互动交换的产业化,是乡村与城市社会交往行为的经济表达,是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及文化消费主义在经济场域中的际遇、交融与再现.  相似文献   

12.
浅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坚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可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基本结构;与此相应,文明的结构也应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基本部分,并且马克思认…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黑龙江包雷价值取向是指利益主体根据自身的信仰与需求所采取的思想、行为的走向。人们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是由他们对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即由他们对某种生产方式系统存在或消亡的意义及其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的理解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农村文化落后、农民精神生活贫乏、乡村文化边缘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以增加供给的方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扶贫、文化产业、地方发展等相协调。同时,还应为供给文化发展提供思想、制度及实践支持,解决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部现代化进程加快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西部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等方面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区别的根本变化,以及城市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教育普及、知识程度提高等方面的巨大进步,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的转型,开启了西部边疆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历程,其表现大致如下:一是宗教原有的神秘性等特色开始逐渐弱化,世俗生活方式愈来愈得到民族成员的认同。二是宗教信仰的全民性特征逐渐淡化,个人选择信仰的自由度在日益提高。三是宗教文化原有的独特性在逐渐弱化,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融合态势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新技术,特别是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所滋生孕育,符合生产力绿色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动力,需要绿色生产方式的拉动力、绿色生活方式的牵动力、绿色治理的推动力,三者同向发力,集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绿色动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伦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师生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原则和规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转型变革时期,随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伦理规范及价值观念的也在发生这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校园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与校园文化■吴崇华在社会转型期,不仅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表现也在迅速发生变化。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文化现象的校园文化,当然也不例外。随着高等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校园文化也凸现出来,逐渐引起研...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电气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它内在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要求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改造各行各业,创造新业态,实现互联网基础上的各业融合。在这个大变革时代,全面创新成为核心主题。全面创新是一场颠覆式创新,也是大众化、平民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现代民主起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是现代民主管理方式得以建立的现实基础。神秘与愚昧也正是在社会化的生产与交往实践中趋于瓦解,这已为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所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