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法语借词通过英语读音和词形同化而具备了英语词汇的读音和词形特征。依据非同化和同化概念细化的英语读音和词形同化方式,分析法语借词英语读音和词形同化的规律。英语读音同化法语借词呈现两种状态:英语读音体系的归属与法语发音方式的遗存;英语词形同化的法语借词词根不变,而是在词尾、词中等位置局部改变法语词形。  相似文献   

2.
民族大团结,使各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这反映在语言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很多形式的借词。苗族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相处,共同生活在祖国士地上。因此,语言上互相借用是难免的,尤其是汉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苗语的词汇,但是,在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和试验推行的今天,如果对借词(本文谈的是新借词)处理不当,那将会影响民族语文的正常发展。因此,如何规范借词,使之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发展和推行民族语文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丽娜 《青年论坛》2009,(5):120-122
英语融合词在形态和语义中均体现了融合概念。形态上,截短两个或三个源单词形态,通过音位或字形的融合点或面将截短的词形融合形成融合词。融合而成的形态中,显现了多语域、多层面词汇的融合概念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接触,都会引起语言接触。“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只要不同的人类集团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苗族和汉族自古至今频繁来往,苗语中有很多汉语借词。现在苗族有了自己的文字,汉语借词在文字中如何拼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苗族有四种文字,本文仅谈黔东苗文中汉语借词的拼法问题。对这个问题,有的人  相似文献   

5.
周歆红 《思想战线》2013,39(1):12-16
西方人类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语人类学传统",但"二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语人类学丧失了在国际人类学中原有的重要地位。当代德语人类学界面临着一些重要问题,如,"本土传统"与"国际接轨"之间的纠结;德国当代大学改革对人类学教育和科研的影响;人类学与民俗学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等。德语学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已经改变了德语地区人类学的一些格局,并将继续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德国人类学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启蒙运动直接影响之下形成的一门学科,德语圈国家是文化传播学派的发祥地,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在德语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上出现过3 位既有较大影响,又有着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中国的德语圈国家的人类学家: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洛克(Joseph F.Rock)和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中国民族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虽然在德语圈人类学研究中不占中心的地位,但也不乏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产生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黄彩庆 《传承》2010,(15):102-103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族际语,在和壮语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田阳壮民族长期和汉族杂居,深受汉语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田阳壮话从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借词。结合普通话,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百色田阳壮话中的汉语新借词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要分析了交际教学法在德语教学中的优越性。即借鉴国外先进的交际教学法 ,结合高职特点 ,通过移植、改造和创新 ,构建高职德语教学新体系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族际语,在和壮语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田阳壮民族长期和汉族杂居,深受汉语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田阳壮话从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借词.结合普通话,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百色田阳壮话中的汉语新借词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词汇借用是语言文化交流的记录和印证,依据词典信息建成的语料库可为词汇分析提供详实的语言材料。本文参考Cannon(1988)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所作的统计分析,根据《汉语外来词词典》建成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英源词)语料库,比较汉英词汇互借的异同。本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汉英词汇互借呈现三方面的特征:所借词汇总数悬殊,汉语从英语借用的词汇总数大大超过英语从汉语借用的词汇总数,前者是后者的三倍以上;所借用义项的比例具有相似性,高达93%以上的借词只借用了一个义项;所借用词语的义类有显著差别,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而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来源于食品饮料与生物群两个门类,多为与中国饮食文化和奇异生物有关的词语。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文化强势与弱势造成了所借词汇总数与义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锦屏侗语、汉语方言为例,说明在民族杂居地区语言接触会导致大量的借词产生。但是双方借词在意义范围、词类、数量、借入途径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从中体现出语言影响的一般规律:在两种语言的接触中,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使用人口占优势的语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祝丹 《理论月刊》2008,(5):78-80
本文研究了世界英语变体中的中国英语变体的特征,阐述了中国英语变体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启示,提出在教学过程,应正确认识中国英语变体,处理好标准英语与中国英语变体的关系.教师应结合中国英语与标准英语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目的语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郭永红 《青年论坛》2004,(6):108-110
汉语和德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 ,各自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体系及文化特征。因此 ,汉、德语言文化的比较与翻译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们文中现代汉语措词各种标调法的阐述与分析,认为改动后,约定俗成的现行标调法仍有不足之处,尚存在诸多问题。大胆提出侗文中现代汉语借词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可分别用“f,z,w,q”这4个字母作为调号来进行标调的初步构想。可为《侗文方案》(草案)的进一步修改及侗文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汉语声调的历史,要了解调类演变的情况是比较容易的,要了解调值演变的情况就相当困难了。把观察问题的视野从汉语扩大到少数民族语言,在认识调值的演变上可能得到有益的启发。本文以龙里羊场、贵定巩固、贵阳青岩和安顺黄腊布依语的汉语借词材料为依据,考察现在当地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四个调类中的去声调值的历史变化。由于篇幅的限制,汉语阴平、阳平和上声调值演变的情况,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夏萌 《前沿》2012,(19):167-169
本文从英语名词化角度对英汉翻译中的名—动词类转换现象进行了分析.以Halliday语法隐喻理论为依据,分析英语名词化现象,阐述了名词化结构是动作的“隐喻式”体现,其内在机制是动作再现.通过分析描述名词化结构汉译过程中动作再现的不同情况,尝试总结名—动转换的规律,揭示出升级翻译会引发词类转换.  相似文献   

17.
规模性的翻译活动是导致语言借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英语鲜有汉语借词而汉语大量吸收英语,到目前二者成为互为第一大借用语源的两大语言;从单向、不平等的"等级借用"到双向、平等的"文化借用,"发生在英汉之间语言借用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英汉翻译活动时代背景的改变,见证了英语和汉语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以及现实社会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8.
菲尼克斯,是德国一家世界著名的电气集团公司,菲尼克斯在德语和英语中都是凤凰的意思,用中国的神鸟作为公司名字,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公司要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9.
李萍 《理论月刊》2014,(4):89-91
新词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新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新词的形式构建和意义构建进行解构,研究表明,新词的产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其中隐喻、转喻、类比和概念整合等认知机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出原型效应。认知语言学理论为英语新词的产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网站双语化的概念;抽样选取了东、中、西部的15个县(区)作为样本,对其网站双语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均已建立中文政府门户网站,但只有少数拥有英文政府门户网站,且网站内容单薄、更新不及时、语言错误百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县级人民政府开展网站双语化工作需要合格的英语人才和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