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正派讲的是怎样做人,公道讲的是如何行事,公道正派把做人与行事统一起来,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与作风。坚持做人与做事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到公道正派,是我们组工干部应当始终坚持的准则规范。一、正派做人。正派做人就是为人处世要坚持原则,诚实守信。有各种的人,对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例如从事政治的人有可能成为政治家;从事艺术的人有可能成为艺术家。人虽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讲,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或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这就提出了一个怎样做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都在…  相似文献   

2.
<正>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一个领导干部的修养高下,往往影响到其境界和作为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有什么样的修养,就有什么样的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以修身不仅是国人对从政者要求的起点,更是共产党人执政的底线思维,如今已经上升到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成为作风建设的新标尺。作为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努力做严以修身的表率。严以修身重在修"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总开  相似文献   

3.
正书房《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读后感文郭家雄人的一生,做人做事,始于读书。最近,一篇《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的文章颇受关注。文章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写的一篇自述,篇幅不长,主要讲述作者这些年读书与做人、修身与处事的部分经历和所感所悟。怎么做一个好人?叶小文认为要读书。他引用钱穆先生的话解释说:"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  相似文献   

4.
学问是什么?有时,我们讲谁有才、有学问,其实都是第二位的,做人才是第一位的。走到启功先生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他做人的境界,是我们真正的收获。现在的人,不管在哪个领域,大多在谈"我"怎么样,"我"该怎么样,"我"要怎么样,或者别人对"我"该怎么样,等等。先生从来  相似文献   

5.
正人的一生,做人做事,始于读书。最近,一篇《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的文章颇受关注。文章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写的一篇自述,篇幅不长,主要讲述作者这些年读书与做人、修身与处事的部分经历和所感所悟。怎么做一个好人?叶小文认为要读书。他引用钱穆先生的话解释说:“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可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  相似文献   

6.
正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对共产党人如何修身做人,提出了"五个人"的标准,即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人"的标准,指出了共产党人要有怎样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要有怎样的思想和道德境界,要有怎样的修身和做人的努力方向。学习了毛丰美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我感到,毛丰美是自觉追求和践行"五个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与修身,音乐与青年,音乐与人才,音乐与优秀文化,音乐与美学精神,都可以有关联,都可以带来人生感悟、生命感动和事业激励。我的退休生活已经一年多了。2016年2月卸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领导职务后,我主要忙两件事: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  相似文献   

8.
阎根生 《先锋队》2013,(10):15-17
一、做人、做事、做"官"怎样做人、做事、做"官",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理想又现实、平凡又崇高、常说又常新的人生课题。做人是本,人正,事自然直,为官就可能好。做事是基,是一个人展示理想抱负、体现做"官"价值的基础和载体。做"官"是径,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干事创业平台,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为人民福祉拼搏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人、如何为官、如何行事,对于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常思常想的"领导干部三大课题".不断解决好这些课题,既是一名领导干部思想品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的反映,也是一名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体现,还关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执政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等传世名言精辟地诠释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为社会多作贡献,这跟企业的发展并不矛盾。因为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做对国家有利、对社会有利的事情,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做的”。这就是孙建中的肺腑之言。他不仅把开封市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更是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者。真诚做人德为先多年的商海纵横,造就了孙建中开阔的视野、过人的胆识和从容自信的气度,也让他领悟到了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正>"三严三实"从做人、做事、待人、待己、用权等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说到底就是做人做事的问题。一、做人要忠诚任何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有多重身份。在室里,对我自身来说,就有共产党员、党史工作者、处室负责人三重  相似文献   

12.
梁新 《学习月刊》2013,(10):1-1
近日,一位领导说:"相对于‘实’而言,虚就是信念空虚、能力虚华、工作虚浮、为民虚假、做人虚伪。针对这五‘虚’,我们提倡五‘实’。就是对信仰要忠实,对工作要扎实,对同志要诚实,对群众要朴实,对自己要老实。"也就是"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对信仰忠实的人。信仰就是旗帜,信仰就是方向,信仰就是精神,信仰就是力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信仰。有信仰,才有理想、才有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7,(10)
<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载体为国和家,简称为国家。做人的完美境界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忠"字,这是对国来讲的,为国尽"忠";再一个是"孝"字,这是对家来讲的,为家尽"孝"。忠孝两全,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的追求。今天主要谈一谈"忠"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对党忠诚有过许多重要论述。2014年5月8日,他在中办调研考  相似文献   

14.
正成全别人的好事、学习别人的长处、原谅别人的过失、容忍别人的伤害、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是人格修养的集中体现,涵盖了做人、为官的基本要义,决定着一个人"气象"的高低。人格修养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修炼出来的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来自道德的深处,又表现在人们的一举一动中。它是成为一个好干部的内在要求,关乎领导干部的认知是非、心灵善恶、党性强弱、境界高低。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修的是从政之道,  相似文献   

15.
正核心阅读包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容人容事、不计恩怨的雅量和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气度,用真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在共事中增进团结。林则徐有一副自勉联,上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在提醒自己和他人,心胸要像大海容纳河流一样宽广,能包容所面对的一切。我们党员干部所做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是做人的工作。而人  相似文献   

16.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17.
蔡建军 《奋斗》2020,(8):79-79
"想到"与"做到",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映照出谋事做人的两种境界。"想到"是一种预知和谋划,体现的是意愿和思路;"做到"是一种示范和引领,体现的是实干和实效。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到",还要"做到"。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主席今年初在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境界和担当。这种无我,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人民至上的宏大格局,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标杆。我们都应自觉对标对表,找准人生方位,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格是人格境界,局是胸怀视野,格局就是人生的眼界和气魄,也是看待人生的态度和方法,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体现。格局决定结局。格局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9.
漫谈"境界"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如何评价一个人,可以有多种角度和不同的标准,境界就是对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等方面的综合评判。人们常说的有的人有境界,有的人无境界;有的人境界高,有的人境界低,就包含着许多鲜明褒贬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徐文秀 《学习月刊》2013,(11):35-36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是不少人需要经常面对和正确把握的大问题,处理好了,则健康成长,反之则裹足不前,甚至掉入人生的一个个"陷阱",这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身在其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心得,我以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