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全州县城十字街北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关岳庙,庙门左侧,刻着莫文骅将军题的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扭转危局。71年前,红七军政委邓小平同志在这座古老的庙宇里,主持召开了红七军离开广西前的最后一次前委会,会议抛弃了李立三“左”倾冒险计划,决定全军去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朱毛红军会合,从而挽救了红七军。这次会议是红七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闪耀着邓小平实事求是伟大思想的灿烂光辉。红七军来全州的缘由1930年10月,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指示传达到红七军,当时蒋桂冯阎军阀混战已结束,李宗仁…  相似文献   

2.
1931年7月红七军与中央红军会师1930年10月,红七军按照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计划,自右江苏区北上,攻打柳州、桂林,配合全国红军,以冀“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进军途中,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及时总结了几次强攻城镇受挫的教训,毅然抛弃了攻打大城市...  相似文献   

3.
覃汉旅 《传承》2012,(18):94-96
1930年10月,红七军从河池誓师出征,半年时间跨越五省,长驱七千里,于1931年4月到达中央苏区。红七军东征不但完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而且创造了经典的丰富的红色文化。红七军经过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载体,承载着的红军精神值得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3)
1930年,红七军三次进驻广西河池。河池红军标语楼是全国红军标语的第一楼,也是红七军军部宿营地旧址,是全国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单位。这里有红七军用黑木炭和黑石粉混合墨汁书写的56条标语和6幅漫画,是目前全国保存红军当年革命标语最多、最集中、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旧址。河池红军标语楼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英勇奋斗的一座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0日,"红色热土——红七军军史专题座谈会"在河池市东兰县举行,以弘扬和传承伟大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座谈会上,与会者通过集体观看《红七军——铁骨耀千秋》专题片,重温了红七军军史。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红七军)随之宣告成立。这支由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创建和领导的英雄部队,因骁勇善战、战功卓  相似文献   

6.
薛矢 《当代广西》2004,(17):37-37
邓小平、张云逸等创建的红七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支劲旅,在缔造和保卫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30年11月,红七军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之后,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这支队伍不断整编。至1949年1月整编为人民解放军陆军第  相似文献   

7.
向济萍  黄莺 《桂海论丛》2010,25(2):122-127
在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领导下,先后于1929年12月11日和1930年2月1日发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成立红七、红八军。红七、红八军在左右江地区坚持斗争10个月后,其主力于1930年10月北上远征,转战7000里,1931年7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归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建制,从此成为中央主力红军的一支劲旅。之后,虽然红七军的部队番号与建制历经多次改变,但红七军英勇善战的优良作风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8.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右江地区各族人民举行了震撼南疆的百色起义,缔造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当时全国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可以说,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是邓小平理论(包括建党思想理论)的发祥。百色起义的胜利,红七军的诞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土地革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7,(3)
正李杏锦是云南籍的第一个女红军,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个女红军。李杏锦,壮族,1907年出生于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13岁时因不满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到广西百色求学,18岁考入广西南宁女子师范班。在南宁读书期间,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与学生运动。毕业后回百色任小学教员.1929年10月,在百色起义准备时期,李杏锦毅然参加革命。12月11日,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组建红七军,李杏锦被分配到红七军政治部工作。1930年1月,李杏锦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庾新顺 《桂海论丛》2010,25(2):116-121
中共中央的决策与左右江苏区的创建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决策与俞、李合作,调遣邓小平等45名党员干部来南宁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发动左右江起义和创建左右江苏区的决策,具有重要的特点和历史贡献;中共中央关于红七军向湘粤边发展和相机汇合朱毛红军的决策,对于红七军前途和左右江苏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在指导中也存在"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庾新顺 《传承》2015,(2):8-10
1929年12月中旬和1930年2月,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到龙州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开辟左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红军第八军。龙州起义和红八军创建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实践和革命精神,红八军辗转中越边、滇黔桂边苦战七千里的英勇史迹,红七军、红八军在乐业会师的传奇故事,为广西各族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江虹 《传承》2001,(6):32-33
70年前枫叶正红的金秋时节,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会)于1931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4周年纪念日)在中央苏区的江西瑞金县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红色政权的大胆尝试,史家称之为18年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预演。创建于广西的红七军于是年春进入赣南,为巩固,发展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问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毛主席授旗红七军1930年10月,红七军奉命自广西右江地区挥师北上江西与朱毛红军会合,以开创全国革命的新局面。红七军不畏艰…  相似文献   

13.
黄好业 《当代广西》2007,(17):55-55
1930年,邓小平曾先后四次来到革命老区东兰县,指导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他运筹帷幄,为加强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发展和壮大红七军,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在东兰生活、战斗的峥嵘岁月里,邓小平的足迹踏遍了东兰的山山水水,尤与武篆的“魁星楼”有着不同寻常的情缘。  相似文献   

14.
《传承》1996,(3)
隆安隆重纪念“隆安战役”66周年“隆安战役”是红七军于1930年2月初,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其时,国民党反动军队5000多人,从南宁向右江革命根据地进犯。为了保卫红色政权,红七军2000多指战员在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领导下,与敌人奋...  相似文献   

15.
红色随想     
梁宇广 《当代广西》2011,(13):56-56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这里保存着邓小平在红七军军部起居室用过的油灯、被子、床铺、笔砚、马鞭以及《红七军报告》全文等。在时间面前,所有的物件静静的,但它们都在述说着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韦礼夫 《传承》2011,(13):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有11个县市区的100个乡镇被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为革命老区,各族人民为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问志是我党我车我国各族人氏公认的早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和积极活动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西北革命军队中负责政治工作,后来到武汉,参加决定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武装反抗方针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右江、左…  相似文献   

18.
曾启强 《传承》2005,(4):36
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流传着许许多多邓小平与红七军的故事,其中流传甚广的当是牙美元护送邓政委这一故事。如今,老红军牙美元虽然已经去逝,但他护送邓小平的故事仍在右江地区广为传颂。那是1930初,邓小平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广西左右江革命斗争情况后,于5月初赶回右江东兰,准备向红七军传达中央对左右江工作的指示。此时,红七军主力部队已转移到黔桂边一带游击去了。邓小平便决定前往河池寻找军部。当他们到河池长老得知部队已远去贵州荔波一带,邓小平只得返回东兰,与雷经天、韦拔群一起研究土地革命问题。5月初,得知红七军主力部队从贵州凯旋…  相似文献   

19.
一屯两猛将     
正在河池东兰县大同区板坡村弄肖屯,养育了壮族开国中将覃健和游击队猛将韦汉超两位时代民族英雄。"一屯两猛将",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开国中将覃健被刘震上将称为"一代名将"的覃健,1911年生于东兰县大同区板坡村弄肖屯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受革命思想影响和军事斗争洗礼。1929年12月11日,覃健参加了邓小平等发动领导的百色起义和在起义中成立的中国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他与东兰县农民自卫军一起被编  相似文献   

20.
庾新顺 《传承》2014,(7):4-9
邓小平六次来到广西。广西是邓小平革命生涯的重要起点。邓小平是广西红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领导发动了百色、龙州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谱写了中国革命光辉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三次视察广西,始终关心战斗过的八桂大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