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海鹰  杨瑞梅 《长江论坛》2006,(1):59-62,95
官吏考核,是对官吏职位升降、奖优罚劣的基础,是我国历代官吏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纵向比较自原始社会末期到清代前期各朝代的官吏考核制度,力图从中发现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规律,以期对我国当今公务员制度改革以及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公仆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主张,人民应该拥有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人民掌握了这四大权力,“乃能任用官吏、役使官吏、驾驭官吏、防范官吏,然后始得称为一国之主而无愧色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官吏治理制度主要包括官吏考绩制度、监察制度和官员惩戒制度。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度,有效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统治。古代官吏治理制度实践,对于现代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俊 《人民论坛》2010,(5):230-231
汉代官吏试用(即守吏)制度中的关于官吏的选任、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官吏腐化的内容,包括"非正式官吏"的激励性;试用范围的合理性;试用形式多样化的灵活性;权责明确的制约性;不一定成为正式吏的防腐性以及不念旧恶的进步性等等,在当今社会仍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黄维中在中国古代官僚管理体制中,官吏的选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培养政府官吏的场所,很早就成为官吏选拔的途径之一。特别是教育与科举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使学校教育不仅成为科举取土的辅助者,而且也成为直接供应政府官吏的机构。...  相似文献   

6.
李文玲 《求索》2007,(7):209-211
自儒家孝伦理思想形成、完备后,其治世功能在汉朝得到了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儒家的孝伦理与国家的法律实现了充分的融合,孝伦理全面法律化。表现在行政法领域,则为在官吏管理上以孝选拔官吏、对在职官吏是否行孝进行奖惩、要求官吏推行孝教并进行褒奖;在文化教育上确立《孝经》的经学地位,并将其作为全国性的教材;用诏令形式优抚老年,颁布养老令、高年赐王杖;以诏令形式奖励孝子等。  相似文献   

7.
秦简之<效律>和张家山汉简之((效律>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监察法规中的国有财产审计法规,针对的是下级官吏,其中的处罚措施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处分.秦<效律>中相当部分条款针对官府财产管理,也能据以考核各级官吏的政绩,其中重视督促官吏的日常工作,对官吏失职的制裁措施是要求其承担赔偿或罚物等行政责任,并承担连带责任.张家山汉简的篇目和内容较云梦秦简丰富,户、兴两律出现,说明西汉法律在继承秦律的基础上形式增多,内容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北宋时期的官吏经商是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是历史研究课题中应有之义,亦不乏其现实意义。这里,笔者拟就北宋时期官吏经商的特点、危害以及北宋政府对官吏经商屡禁不止的原因,略抒管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官吏行政权力的滥用,在私权制度高度发达的宋代,法律对官吏的权利进行了系列限制,具体表现在购买权、贩鬻权、借贷权、婚娶权等私权的限制上。其私权的限制具有范围广泛性、职权相关性,违规处罚严重性等特征。宋代对官吏私权的法律限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强化公权、保护国家利益,保障民众私权、缓和社会矛盾,保护商人利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将会给予官吏以重权、要权,同时为了防止官吏权力的过度膨胀,危害自身统治,又制定了样式众多、惩处严厉的法典对官吏进行约束,这就是所谓的重典治吏。研究我国古代重典治吏的经验,深入探讨其定位、价值归属与特征,对于当下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主治吏不治民:汉唐盛世吏治的实践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吏是王朝的统治基础,大凡盛世,无不把整饬吏治,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各级官吏的言行,加强对官吏的管理与控制,以法治吏,作为政府经常性的重要任务。纵观汉唐盛世的吏治得失,有不少值得后人借鉴的东西,如通过“治吏”达到“治民”,重视吏治制度建设,通过建立选官任官制度,建立有效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倡廉惩贪,这些对整饬吏治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往对秦汉时期官吏连坐的研究多从历史学的角度展开,且分类标准模糊不清。从任用和管理的角度来看,秦汉官吏连坐现象可分为保举连坐和行政连带责任两大类,其中后者在基层手工业、军事事务以及官府财物的校验管理等不同职务领域规定不同。保举连坐和行政连带责任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官吏管理制度,并且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为整体刑罚的减轻和具体规则的细化。  相似文献   

13.
商鞅对官吏的犯罪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尤其关于防范官吏犯罪,商鞅提出了一些独特、深刻的见解和卓有成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这一思想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封建王朝的官吏考课制度,是整个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拓跋珪建立北魏以来,国家机器日趋完备,官吏人数不断增加。随着北魏王朝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各项政策和措  相似文献   

15.
赵慧宇 《传承》2010,(9):86-87
商鞅对官吏的犯罪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尤其关于防范官吏犯罪,商鞅提出了一些独特、深刻的见解和卓有成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这一思想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唐代对官吏犯罪问题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前者用于规范官吏的行为,后者则是对违反这些规范的惩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了这一历史时期吏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阶级社会,国家官吏制度的完善对于维护阶级统治至关重要。考察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是在政治领域中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地位后,才开始清除封建势力对国家行政管理腐朽影响,实现现代文官制度的。当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改革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国家官吏制度的时候,也正是马克思关于国家官吏制度思想形成  相似文献   

18.
杜世智 《人民论坛》2014,(6):111-113
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将会给予官吏以重权、要权,同时为了防止官吏权力的过度膨胀,危害自身统治,又制定了样式众多、惩处严厉的法典对官吏进行约束,这就是所谓的重典治吏。研究我国古代重典治吏的经验,深入探讨其定位、价值归属与特征,对于当下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秩禄指按行政职级序列领取工作报酬,乃是我国古代官吏的工资制度。秩禄又称秩俸,秩是指官吏职务级别,禄或俸则指薪饷报酬。秩是禄的依据,禄是秩的体现,两者密不可分。先秦时代分封食邑,世卿世禄,尚未形成官僚体系,虽然“自天子至下士凡六等”,上下等级森严,但并不讲究秩禄。秦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由血缘、门第任职的世卿世禄制,官吏统由国家任免,由政府付给俸禄,使君主与臣僚间形成一种雇佣关系,任官食禄的官僚制也就形成了。秦汉大帝国既要依靠众多的官吏来统治和管理庞大的国家,也就必须以国家财政来支付各级官吏的薪俸,使…  相似文献   

20.
宋太祖赵匡胤曾诏令各地官吏,不许经商贸易,“违者论如律”。然而,不少官吏利欲熏心,依然我行我素,以身试法。对此,一经发现,宋太祖即予惩处。据载,琼州知州周仁俊倒卖贩易,被降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