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向为现代化的国家,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这已被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中国在向现代化国家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对这种社会动员的重要性,邓小平有着深刻的认识。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他  相似文献   

2.
1、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上了我国政治发展的议事日程。厉行法治、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而不是党的领导地位的改变。为了顺利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2、我国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这类国家在法治化进程中,政党的作用同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是不同的。如果说早发内生型国家法治化的实现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然历史过程,政党对法治化的实现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的话,那么后发外生型国…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化、法律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化、法律化,是依法治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法理化程度。顺应世界国家管理的潮流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伟民 《小康》2014,(10):22-22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需要深入研究城市治理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其实已经提出了关于城市治理这样一个命题。  相似文献   

5.
18世纪中叶以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模式产生的重要原因,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国情和发展条件。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必须植根于该国家的具体国情中。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致力于现代化事业过程中,由于它本身缺乏进行现代化的任何经验和实践,所以交织着各种极为复杂的矛盾,其焦点是:内部缺少现代化因素,却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施行开始现代化进程;由于现代化进程起来晚,造成先天不足,但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在几百年间…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未来一个时期,我们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使其能够基本满足全球气候变暖所产生的日益复杂的灾害救助的需要,真正能够不断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6):4-7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经国务院同意获国家批复,这是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我省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区域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战略规划。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贯彻落实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开创全省“两个率先”新局面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8.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发展经济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决定因素;完善国家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因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性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起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下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奋斗目标。这里就提出一个非常重要而需要认真探究的课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历史现象。就现代化的起步时间而言,世界各国是不同的。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早发”现代化国家来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属于“迟发展”型。这种类型的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难题,如发展条件不充分,发展道路和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任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国家权力要不要以法制来规范?如何进行规范?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依法...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并对中国法治建设作了专章部署、专门论述,深刻回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何需要法治、需要何种保障作用的法治,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法治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理解应该是一个政治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在现代"国家治理"的制度层面,希望通过15大领域的60项具体改革,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基础建设?现在,人们把公司治理的理念引入公共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4.
尽快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秩序任何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来支撑。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我国国家能力与社会能力合理施行的传统边界正不断被打破,从而使依靠这两股合力调节的原有社会秩序已无法继续维持下去。社会生活中大量失序现象对社会持续稳...  相似文献   

15.
陈建刚 《群众》2013,(6):10-11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江苏继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规划的颁布实施,使苏南站在了科学发展新起点和现代化建设制高点上,给了苏南也给了江苏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年来的不懈追求,是落后了的东方大国脐身世界强国之林的战略性决策。实现中国经济的现代化需要内外各种条件的配合,同时也受到内外条件的制约,其中社会政治稳定,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就社会政治稳定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现代化对社会政治稳定的正负方面、短长时期、深浅层次的作用,作一初步的论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的实现程度,都与其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政治稳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稳定,是指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具有有序性、连续性、稳定性。也就是…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灾难备忘录》用现实的一个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反思、进步和问题。党的十六大已经提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4个方面的目标。显然,21世纪的中国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现代化。为了深化这方面的思考,笔者想强调下列看法:(一)中国未来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在增大尽管国际上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现代化还没有形成非常一致的意见,但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三个方面的“零增长”:资源消耗的零增长,污染…  相似文献   

18.
陆学艺 《传承》2012,(21):80-80
搞好社会建设,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新领域,还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我们今后5年、10年、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要实现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社会建设解决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约合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是需要对将来社会的性质和样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比较合适的治理体系,也就是我们讲的一个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所以,将来社会的走向,现代化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和形态,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太大,它的区域差别很大,每一个地区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从合法性到有效性:政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辉 《新东方》2009,(10):46-50
政党运用和驾驭公共权力有效治国理政的过程,既是政党与国家、社会互动过程,又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过程。一个把合法性建构在有效性基础之上的政党,能够将国家全面引向符合人类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方向上。近代政党政治的演进逻辑表明,一个完成自身现代化使命的政党必然是一个执政有效性的政党。因此,建立一个与政治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政党治理体制,增强政党执政有效性,对于实现政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