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百年的等待呼唤和迎接□王怀让有一片彩云向着太阳飘来,飘来,飘来……有一条小溪向着大海流来,流来,流来……有一个儿子向着母亲归来,归来,归来……有一个日子向着我们走来,走来,走来……在这个时刻,我的心、我的心哟,快要跳将出来!我的心哟,怎能不跳将出来...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以一首歌使一个小城名扬千里的事不多。而这首歌从50年代起就让我魂牵梦绕,长达近半个世纪久。儿时听母亲唱《康定情歌》,觉得非常动听:“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优美的旋律仿佛将我带入一...  相似文献   

3.
时间戏院     
吴钧尧 《台声》2013,(11):48-49
九月下旬,“天兔”台风扫过台湾南边,并往福建、广东逼近。我恰在厦门,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两岸共读亲情读书会”活动。风雨随时来袭,顾虑安全,行程多次更改。我在厦门,望对岸金门,想起就在上个月,“潭美”台风发布时,我带孩子回返故乡。“潭美”台风引西南气流进,我抬头看天,若不注意,很难看见云与天的层次。天,白漠漠,当底色,乌云浅一点,云絮于上流动,快、轻、薄,连叹息都比它浓。  相似文献   

4.
安东 《台声》2006,(11):89-89
故乡的云,无论在何时何地想起,总觉得那是一块故乡的胎记,风吹不散,雨洗不掉,岁月也改变不了。故乡的云,飘在每个游子思乡的梦中。游子的心,每一个身在海外的台湾同胞心中总装着一个故乡。那是期望、向往与魂魄的所在。那是母亲正张开着双臂,等待着儿女的归来的期盼。祖国,母亲,这一声声呼唤牵动着多少海外游子的思乡之心。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编辑、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一书,通过4个章节,讲述了60位从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台湾同胞,怀着对祖国母亲强烈的挚爱和…  相似文献   

5.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6.
董云牧 《今日广西》2010,(15):41-43
支持者说,“裸婚”本该是年轻人正常的生活状态;反对者云,“裸婚”不过是自欺欺人。 假期归来,同事萨摩王喜气洋洋地向大家宣布;“我结婚了!”正当大家对他的闪电结婚感到好奇,提出要看看婚礼的照片时,他抛出一个新名词——“裸婚”。吓得我们这些人以为他俩真的不穿衣服,实践一把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7.
1996年瑞金籍台胞谢国才先生慷慨捐资40万元,承建的长批里、宽3.5米的瑞金云集圩至谢属排小组的水泥路,1997年10月正式竣工。当地群众为了让子孙们牢记谢先生报效家乡的赤子之情,树碑立传把这条路定为“国才路”。今年2月对日,谢先生再次赴故乡瑞金探亲,当行至老家谢屋时,他久久不肯进村,当大家问其原因时,他很不高兴地说:“你们把我当什么外人,我捐资40万元修路,为的是向家乡人民表达一个游子的一点心意,那是理所当然的事,要留名立传我不修路!”第二天,几个年长者便叫几位年轻小伙子搬掉了那块碑。谢先生欣慰地笑了……瑞…  相似文献   

8.
周文辉 《台声》2001,(6):44-45
“亲不亲,故乡人。我几十年在台湾,做梦都是故乡的一树一木、一丘一壑的熟悉环境。我到美国看望女儿,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就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国人。” 4月 19日,回故乡莆田省亲的台湾文化大学教授吴东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吴教授老家在莆田县西天尾镇东星村, 1946年在家乡项青中学初中毕业,即随表兄到台湾谋生。当记者问他初中文化怎么当上教授的?吴教授感叹地说:“离开父母,才知父母的恩情。我 17岁到台湾,假如自己稍不努力,就一事无成。我先在财政部门当雇员,抄抄写写,什么都干,看到别人文化比我高,我就发奋…  相似文献   

9.
石板桥     
故乡那座古老的石板桥   溪水潺潺地从桥下   流向远方      父亲站在桥头   看着儿踏上石板桥   远航   源源流水   载满了父亲的期望      母亲站在桥头   念着儿何时返故乡   源源流水   竟是母亲那牵挂的泪珠   恣意流淌      啊故乡   啊故乡的石板桥   便是我悠长的思念哟 石板桥@冯克军  相似文献   

10.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11.
祥和的祖国     
啊我穿过长白山我穿过松花江我穿过饮马河我真真地感到我的最最亲爱的祖国哟是这般的祥和呵我走过昆仑山我走过古长城我走过大运河也许吧由于我是骄傲的祖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所以我才有这种厚厚重重亲亲爱爱的实在感觉当我望到那山边小秋的茁壮成长便想到田野高粱的拨节当我看到那河畔女儿的美丽出脱便想到出水荚蓉的鲜活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歌集,它记录了独龙人千百年来在爱的世界里的思考和追求。这里有对爱的渴慕的歌声:“鱼悄悄对水说:/上去哟,上去/去寻找爱情的源泉//水大声回答说:/下来哟,下来/去投入爱情的大海”(《鱼水》);这里有对爱的寻觅的歌声:“从江头到江尾的路/虽然很长很远/我已经走完//从山脚到山顶的路/虽然又陡又弯/再难走的路哟,我已走完//通到你心里的路哟/说不清是直是弯,是长是短/阿妹哟,什么时候才能走完?!”(《路》)。阅读这首小诗,我总是想起《诗经》中那首著名的《蒹葭》,它们在诗歌的情感与…  相似文献   

13.
王晶晶 《中国减灾》2008,(12):32-33
胡清华出现在映秀小学时正是课间.孩子们在小操场上打乒乓球,忽然一个男孩跑过来,“一会儿过来和我们耍吧。”他对胡清华说。“我在他们那里当驻村干部,”胡清华说完转过头告诉男孩:“他们是来采访我的。”小男孩没说话,瞪着眼睛想了想,咧着嘴乐了。  相似文献   

14.
农民老韩头     
闽北沙县,也算我的第二故乡。在沙县乡下,我吃过百家饭。我认识的第一个沙县朋友是老韩。老韩那时并不老,赶上了第二次分田分地。在分到责任田的那天晚上,他把一小坛珍藏三年的老酒,就着干菜萝卜全喝光了。酩酊之际,他一再问我:“这政策,这天,不会变了吧?”过了...  相似文献   

15.
终于,《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问世了。我开始收拾散乱的稿件和老照片,翻看着一篇篇的文和一幅幅的图,编书时冒出的种种感想又涌现出来。那时忙于编书顾不得整理那些时不时冒出的零散的感想,而现在正是时候……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海归”这一新词。“海归”指从海外归来的人。“海归”亦是海龟的谐音,为此我查了海龟的资料:“海龟,一种大型海陆两栖动物,很有灵性,习成群活动,即便是游回故乡陆地产卵也是结队而行。最壮观的是海边沙滩上成千上万破壳而出的小海龟奋力爬向大海的景象,小海龟有与生俱来的追寻未谋面母龟足迹的能…  相似文献   

16.
怀念严寒     
每年层林尽染、秋叶飘零的时节,我的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希冀和期待,盼望着即将到来的冬天是一个冷得够劲的、像样的冬天———哪怕能像我幼年时期南国故乡那样的冬天也好。然而,今年我又失望了。北京的冬天竟然成了一个有气象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暖冬!整个冬天一场像样的大雪也未曾下过,更不消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更令我深切地怀念起儿时故乡的冬天来。在我的印象中,严寒的冬天有着无数的趣味呢。围炉坐听“讲古记”我的故乡位于靠近广东的湘南地区,当属气候温暖宜人的南国了。但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故乡的冬天非…  相似文献   

17.
终身难忘的教诲理应归还的“瑰宝”陶振国1951年秋初,当我还在故乡江苏省常州师范附中读初中时,曾以个人名义,致函中央人民政府宋庆龄副主席,衷心祝贺她荣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60年代后,更名为列宁奖金)。同年9月下旬,便荣幸地得到了她的复信——...  相似文献   

18.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3,(22):62-62
恕我孤陋寡闻,借“舞台”形容某一行当的,大概除了本来意义上的文艺舞台外,只有“政治舞台”了。没听说过学术舞台、技术舞台,抑或其他什么“舞台”之说。倒是有“人生舞台”一说,但人生毕竟不是行当,无非取“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之意吧。  相似文献   

19.
游海南     
何宝安 《今日海南》2009,(12):45-45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这是孙犁先生的一句诗。我虽然还未到晚途,但我也与先生一样,常念叨我的故乡,梦里每每迷失在故乡的路上。  相似文献   

20.
莫志稳 《当代广西》2012,(15):48-48
2012年6月2日星期六组织上选派我到灌阳县灌阳镇马头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决心把马头村当做第二故乡,像过去在军营28年的生涯那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干好本职工作,用军人本色和战斗精神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建设好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