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旅美爱国华人潘维疆先生的诗词选集《春晖集》。诗集中那热情洋溢、感人肺腑的诗句,不仅仅是潘维疆先生个人心灵的呼唤,那恢弘的情素展现出海外三千余万华人 21世纪美妙而宏大的梦想,那就是热切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繁荣强盛 !诗集还向人们展示了海外游子的心灵历程和爱国、思乡、怀念海峡两岸父老乡亲的深深情意。《春晖集》是了解和研究海外华人思想情感的一个明亮窗口。 心灵的呼唤新世纪的梦想@邢学智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1,(12):42-42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当这首《故乡的云》在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向外飘荡的时候,霎时间,  相似文献   

3.
游子吟     
当母亲熟稔牵挂的日子,游子在天涯猎梦. 游子宛若风筝,在母亲那浑浊的视线里愈飘愈远.母亲紧紧拽住那条长长的牵持着游子的线,久久不肯松开,后来她索性就在土屋前的那棵老梧桐树下将线头牢牢地系在了心里,从此游子走出了母亲的视线,却怎么也走不出母亲那系着线头的心.  相似文献   

4.
家在长江边     
"大陆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祖籍鄂城,然湖北省,以及大陆所有省市,都是我们游子的故乡。我们这一代,包括所有台湾同胞的祖先,都来自那锦绣的河山,所以那里的人都是故乡人,他们的事都是故乡事。"  相似文献   

5.
熊吉平 《世纪行》2010,(12):40-41
<正>和许许多多离乡背井的游子一样,故乡的印象在我心中,永远都往却不了,那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记忆犹新,我的思乡情结也正如李清照所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开了家乡,走进了军营,习惯了漂泊,品味着思乡。我的理想从遥远的秦巴山脉起飞,飞过了豫鲁大地,飞过雪域高原,飞过了皖南皖北,降落在江城武汉。而家乡的太平寨,一直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相似文献   

6.
正当我们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两周年之际,祖国统一的弦律又奏响了新的乐章,我们迎来了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民族盛事。1999年12月20日,是一个令中国人民光荣与自豪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澳门———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要回到母亲的怀抱。沧桑四百年,游子回故乡,归期可数,令人鼓舞!半个世纪前,著名诗人闻一多曾发出执著却又无奈的呼喊:“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  相似文献   

7.
今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沸腾起来,世界的目光,凝注东方——龙的故乡。今天是一个心醉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六周年这光辉的日子,被强盗掠走百载的游子,也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十周  相似文献   

8.
乡音     
常挂嘴边时没留意咀嚼其中的滋味想品味时 才发觉在陌生的城市常因一句熟稔的乡音变得清晰而明亮寻着乡音 便可听到小河潺潺的流水嗅到田野稻花的清香看到村头袅袅的炊烟和母亲倚门而望的目光寄自远方的包裹总被乡音撑得鼓鼓囊囊发往故乡的信件总被乡音扯得很长很长夜晚的哨所总被乡音染得很亮很亮每个寂寞的日子总被乡音熏得很香很香乡音是挂在故乡窗前的一串风铃被轻柔的夜风一吹便在游子的心上发出清脆的回响乡音@吴培力  相似文献   

9.
回到阔别30年的上海1979年暮春三月。黄克贞女士从飞机起飞的那一刻起,一颗心与飞机一样悬起来了。她一直从舷窗俯瞰,多么想早一点看到祖国故乡故土啊!当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徐徐降落的时候,她那颗激动的心,她那种迫不急待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在机场,她的母亲,她的两个弟弟、妹妹及各自的家人,早在那儿伫立仰首,迎候亲人的归来。是啊,女儿走了30年,这漫长的30年啊,给人为地阻隔的30年!女儿是什么样儿?是啊,大小姐"少小离家老大回",  相似文献   

10.
终于,《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问世了。我开始收拾散乱的稿件和老照片,翻看着一篇篇的文和一幅幅的图,编书时冒出的种种感想又涌现出来。那时忙于编书顾不得整理那些时不时冒出的零散的感想,而现在正是时候……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海归”这一新词。“海归”指从海外归来的人。“海归”亦是海龟的谐音,为此我查了海龟的资料:“海龟,一种大型海陆两栖动物,很有灵性,习成群活动,即便是游回故乡陆地产卵也是结队而行。最壮观的是海边沙滩上成千上万破壳而出的小海龟奋力爬向大海的景象,小海龟有与生俱来的追寻未谋面母龟足迹的能…  相似文献   

11.
韩芳 《台声》2006,(9):86-87
能到祖国大陆亲自走一走、看一看,亲自登临雄伟的天安门城楼,登上人们引为自豪的万里长城,亲自漫步在充满老北京色彩的胡同是许许多多海外游子向往的事情!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每年在祖国大陆举办的台湾青年夏令营,为众多的海外台湾同胞提供了机会。本文的主人公邓本元是今年全国台联台湾青年夏令营海外营的一员。他在巴西出生、长大,是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借助全国台联的东风,他踏上了祖国的大地,来到了梦中无数次到达的北京。黝黑的皮肤、卷卷的头发、热情浪漫的性格,更多地展示了邓本元已具有的南美洲情调。但当你和…  相似文献   

12.
一百年的等待呼唤和迎接□王怀让有一片彩云向着太阳飘来,飘来,飘来……有一条小溪向着大海流来,流来,流来……有一个儿子向着母亲归来,归来,归来……有一个日子向着我们走来,走来,走来……在这个时刻,我的心、我的心哟,快要跳将出来!我的心哟,怎能不跳将出来...  相似文献   

13.
李钧 《中国保安》2012,(19):17-1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诗塑造了一种温情洋溢的佳境,也倾诉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中秋节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山东省济南市振邦保安服务总公司高新分公司驻烟草公司保安员却和往常一样,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相似文献   

14.
我不责怪母亲那善意的欺骗, 她反而让我明白了故乡的月为何总是那么圆、那么亮, 犹如母亲的心永远照耀着我和小妹成长。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的元旦,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发 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我逐字逐句地仔细读了几遍,感到每一句话都有说服力和现实意义,整个身心按捺不住地高兴。特别是30年前离开台湾故乡的我,自然产生一个游子对故乡对父母日里夜里的思念。我知道,目前回  相似文献   

16.
黄英剑 《今日海南》2006,(11):46-46
海口钟楼仍是今天海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一点勿庸置疑。但如今提到海口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雄伟的世纪大桥,而不是渐显矮小的海口钟楼。但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海口钟楼不但是海南本岛人,还是众多海外乡亲公认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它一度被看作故乡的象征,并成为海外游子思乡的精神寄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这一切都显得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据史载,海口钟楼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海口设立统管本岛沿海十处的海关总口,国内沿海港口和东南亚各国来往商船日渐增多。咸丰八年(1858年),海…  相似文献   

17.
回归感言     
在鲜花盛开的时节,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望着那葱茏玉翠的田野,闻着那泥土的芬芳,心潮涌动,思绪万千。故乡啊!少小高去的游子又回到你的怀抱。尽管我没有显赫的功名,尽管我不是腰缠万贯,然而,我带给您的礼物,是一颗从军男儿滚烫的心,一个庄严的军礼,托给您的是万般亲情,不尽的眷恋。山还是这里的山,水还是这里的水,天空还是那湛蓝色的天空,土地还是这里的土地,热河果清清细语,磬锤峰傲然而立……一切都里那么亲切,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故乡啊,我曾在你那宽厚的胸怀中长大,17年前的那个宁静之夜,为了一个神圣的使命,为…  相似文献   

18.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著名诗篇——《乡愁》。  相似文献   

19.
爱我蕉岭爱我乡,风光绮丽赛苏杭, 远山含笑迎归客,碧水幽情意更长。 这是一首异乡游子的思乡诗,它除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缠绵思念,还告诉我们,有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叫焦岭。这也是我此次广东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2006年,他们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0.
还记得故乡小溪边,柳荫下,有一块母亲的洗衣石,这是一块厚厚的麻石,质朴、洁净,安详地睡在溪边的沙子上,表面十分的光滑,那是母亲用岁月洗去的……小溪在我家老屋前流过,只记得麻石是父亲从山上背回来的。母亲常年就在这块麻石上,洗着父亲被汗浸透的汗衫,为我揉搓着儿歌,棒槌下不知打落了多少个岁月的心愿。后来我进城上了高中,离开了故乡,也离开了这块美丽的洗衣石……每一次回家,母亲便为我把衣服洗好、晾干,让我第二天带回学校。一次,我回家时已经很晚,母亲借着微弱的月光来到溪边,一不留神,踩翻了一块石头,“扑嗤”一声摔伤了腿,痛了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